渣场监测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07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渣场监测井,包括:井、墩体、盖体,墩体为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圆柱体中空处分为上段和下端,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上段和下段连接处形成平台;上段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两个以上L形卡槽;盖体包括下支撑盘、竖杆、转盘、弹簧;支撑盘直径大于墩体下开口直径,竖杆与支撑盘同轴线设于支撑盘上,竖杆上螺纹连接螺母;弹簧套设于竖杆上且位于支撑盘与螺母之间,转盘套设于竖杆上且位于弹簧与螺母之间;转盘两侧设有卡块。使用扳手驱使转盘下移,促使卡块于L型卡槽内滑移至底部,然后转动转盘,使卡块于L型卡槽内卡住;再驱使扳手拧松螺母,在弹簧作用下即可将盖体固定于墩体内部,同时封堵住井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渣场监测井
本技术属于垃圾填埋厂地下水质监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渣场监测井。
技术介绍
地下水监测井一般井径在12cm-30cm,垃圾填埋场一般建设于偏远的郊区,较难监管,易遭到破坏。破坏的方式一般多为孔口填埋,井中放入杂物等,如果没有孔口保护设施,自动化监测设备有被盗走的风险。不管是哪种破坏方式造成的后果都是严重的,孔口填埋或井中放入杂物,轻者需要洗井修复,严重的话会造成监测点报废。洗井修复和重建新点需要几万到几十万的费用,自动化监测仪器被盗走损失也在数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场监测井,用于解决上述孔口被填埋、井中被放入杂物、设备存在背盗走风险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渣场监测井,其特征是,包括:井、墩体、盖体,所述墩体,为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圆柱体中空处分为上段和下端,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上段和下段连接处形成平台;上段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两个以上L形卡槽;所述盖体,包括下支撑盘、竖杆、转盘、弹簧;所述支撑盘直径大于墩体下开口直径,竖杆与支撑盘同轴线设于支撑盘上,所述竖杆上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弹簧套设于竖杆上且位于支撑盘与螺母之间,转盘套设于竖杆上且位于弹簧与螺母之间;转盘两侧设有卡块;墩体安装于井口,盖体的下支撑盘置于墩体内的平台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上端设有助力把手。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杆通过轴承与下支撑盘转动连接,所述弹簧下端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为外壁为圆柱形,沿螺母径向设有两个对称的卡孔。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盖体还包括用于拧松/紧螺母的扳手;所述扳手包括套筒和设于套筒上端的扶手;贯穿所述套筒的侧壁且沿套筒的径向通过螺纹连接两个螺杆;螺杆外径小于卡孔的直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墩体与井上端口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综上所述,盖体置于墩体内部后,下支撑盘搁置于平台上;使用扳手驱使转盘下移,促使卡块于L型卡槽内滑移至底部,然后转动转盘,使卡块于L型卡槽内卡住;再驱使扳手拧松螺母,在弹簧作用下即可将盖体固定于墩体内部,同时封堵住井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井、墩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2、墩体;3、盖体;4、L形卡槽;5、下支撑盘;6、竖杆;7、转盘;8、弹簧;9、卡块;10、助力把手;11、轴承;12、卡孔;13、套筒;14、扶手;15、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如附图1-4所示,渣场监测井,其特征是,包括:井、墩体、盖体,所述墩体,为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圆柱体中空处分为上段和下端,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上段和下段连接处形成平台;上段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两个以上L形卡槽;所述盖体,包括下支撑盘、竖杆、转盘、弹簧;所述支撑盘直径大于墩体下开口直径,竖杆与支撑盘同轴线设于支撑盘上,所述竖杆上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弹簧套设于竖杆上且位于支撑盘与螺母之间,转盘套设于竖杆上且位于弹簧与螺母之间;转盘两侧设有卡块;墩体安装于井口,盖体的下支撑盘置于墩体内的平台上。工作原理:盖体3置于墩体2内部后,下支撑盘5搁置于平台上;使用扳手驱使转盘7下移,促使卡块9于L形卡槽4内滑移至底部,然后转动转盘7,使卡块9于L形卡槽4内卡住;再驱使扳手拧松螺母,在弹簧8作用下即可将盖体3固定于墩体2内部,同时封堵住井1口实施例二: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盘7上端设有助力把手10。设置助力把手10便于转动转盘7。实施例三: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竖杆6通过轴承11与下支撑盘5转动连接,所述弹簧8下端固定连接于轴承11的内轴。转动转盘7时,弹簧8通过内轴、外轴将不设轴承11时与下支撑盘5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更加省力。实施例四: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螺母为外壁为圆柱形,沿螺母径向设有两个对称的卡孔12。螺母外形特殊,避免破坏使用普通进行扳手破坏。实施例五: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盖体1还包括用于拧松/紧螺母的扳手;所述扳手包括套筒和设于套筒13上端的扶手14;贯穿所述套筒13的侧壁且沿套筒13的径向通过螺纹连接两个螺杆15;螺杆15外径小于卡孔12的直径。使用原理:将套筒13从竖杆上套下套于螺母上,使螺杆15对准卡孔12,扭螺杆15至卡孔12内,转动扶手14即可实现螺母的拧松/紧。实施例六,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墩体2与井1上端口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渣场监测井,其特征是,包括:井(1)、墩体(2)、盖体(3),所述墩体(2),为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圆柱体中空处分为上段和下端,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上段和下段连接处形成平台;上段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两个以上L形卡槽(4);所述盖体(3),包括下支撑盘(5)、竖杆(6)、转盘(7)、弹簧(8);所述支撑盘直径大于墩体(2)下开口直径,竖杆(6)与支撑盘同轴线设于支撑盘上,所述竖杆(6)上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弹簧(8)套设于竖杆(6)上且位于支撑盘与螺母之间,转盘(7)套设于竖杆(6)上且位于弹簧(8)与螺母之间;转盘(7)两侧设有卡块(9);墩体(2)安装于井(1)口,盖体(3)的下支撑盘(5)置于墩体(2)内的平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渣场监测井,其特征是,包括:井(1)、墩体(2)、盖体(3),所述墩体(2),为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圆柱体中空处分为上段和下端,上段内径大于下段内径,上段和下段连接处形成平台;上段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两个以上L形卡槽(4);所述盖体(3),包括下支撑盘(5)、竖杆(6)、转盘(7)、弹簧(8);所述支撑盘直径大于墩体(2)下开口直径,竖杆(6)与支撑盘同轴线设于支撑盘上,所述竖杆(6)上螺纹连接螺母;所述弹簧(8)套设于竖杆(6)上且位于支撑盘与螺母之间,转盘(7)套设于竖杆(6)上且位于弹簧(8)与螺母之间;转盘(7)两侧设有卡块(9);墩体(2)安装于井(1)口,盖体(3)的下支撑盘(5)置于墩体(2)内的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场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田王万海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万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