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97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箱、絮凝池、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所述絮凝池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污水箱一侧,所述沉砂池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絮凝池顶部一侧,所述初次沉淀池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沉砂池顶部一侧,所述初次沉淀池顶部一侧导通连接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顶部固定有加药箱,所述曝气池顶部一侧通过管路导通有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池底侧通过管路导通有浓缩池,所述浓缩池一侧固定有预加热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新颖,结合絮凝、沉沙、二次沉淀、添加药剂、和沉淀物回收为一体,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水中的细菌及杂质,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现有结构中的污水处理设备较为复杂,使用的成本及制造的成本较高,同时不具备沉淀物回收和加药净化的效果,使得污水的净化效率和效果较低,不适合长久的发展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箱、絮凝池、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所述絮凝池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污水箱一侧,所述沉砂池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絮凝池顶部一侧,所述初次沉淀池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沉砂池顶部一侧,所述初次沉淀池顶部一侧导通连接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顶部固定有加药箱,所述曝气池顶部一侧通过管路导通有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箱(1)、絮凝池(2)、沉砂池(3)和初次沉淀池(4),所述絮凝池(2)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污水箱(1)一侧,所述沉砂池(3)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絮凝池(2)顶部一侧,所述初次沉淀池(4)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沉砂池(3)顶部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沉淀池(4)顶部一侧导通连接有曝气池(5),所述曝气池(5)顶部固定有加药箱(6),所述曝气池(5)顶部一侧通过管路导通有二次沉淀池(7),所述二次沉淀池(7)底侧通过管路导通有浓缩池(8),所述浓缩池(8)一侧固定有预加热箱(9),所述预加热箱(9)一侧固定有二次加热箱(10),且浓缩池(8)通过管路与二次加热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箱(1)、絮凝池(2)、沉砂池(3)和初次沉淀池(4),所述絮凝池(2)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污水箱(1)一侧,所述沉砂池(3)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絮凝池(2)顶部一侧,所述初次沉淀池(4)通过管路导通连接于沉砂池(3)顶部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沉淀池(4)顶部一侧导通连接有曝气池(5),所述曝气池(5)顶部固定有加药箱(6),所述曝气池(5)顶部一侧通过管路导通有二次沉淀池(7),所述二次沉淀池(7)底侧通过管路导通有浓缩池(8),所述浓缩池(8)一侧固定有预加热箱(9),所述预加热箱(9)一侧固定有二次加热箱(10),且浓缩池(8)通过管路与二次加热箱(10)相导通,所述预加热箱(9)固定于浓缩池(8)和二次加热箱(10)连接管路外环,所述二次加热箱(10)底部导通连接有集泥池(11),所述二次加热箱(10)顶部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沼气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佃国刚吴仰泽马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新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