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叠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90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叠板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接板机构主要由接板装置、下压装置和对称布置在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两侧的临时接板装置构成,其工作时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使连接在转动轴连接的曲柄连杆组件带动卡板做打开或关闭的往复动作,能够准确地将板材进行卡位,同时所设置的下压装置下压,将板材有效的下压叠置控制板材准确叠落及防止板材的卡机。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接板机构不仅能准确承接和有效地平整板材,对板材进行自动整齐堆叠工作,还能解决因板材的表面不平整、传送过程走歪、而无法进行叠置的技术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板材的堆叠采用从下往上接板的方式,具有叠板效果好,设备不卡机,设备不容易磨损,安全性能高的有益特点。

Automatic stack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aminator. The connecting plate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onnecting plate device, a pressing device and a temporary connecting plate devic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When working, the driving shaft is driven to rotate by a third driving device, and the crank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opening or closing of the chuck plate to move back and forth. It can accurately clamp the sheet metal and set down the pressing device to control the accurate overlapping of the sheet metal and prevent the clamping of the sheet metal. Therefore, the connecting plate mechanism adopt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smooth the sheet metal and automatically stack the sheet metal, but als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overlapped due to the surface irregularity of the sheet metal, the devi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the way of overlapping the sheet metal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from bottom to top, which has good laminating effect and the equipment is not stuck. The equipment is not easy to wear and tear, and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叠板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材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叠板机,属于木材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木材加工市场,常使用接皮机或者叠板机对从旋切机出来的木皮进行后期输送与叠置。在对木皮进行叠置时,现有接皮机/叠板机的输出端的接板结构均是随着叠置板材高度的增加而从上至下移动,即为从上往下持续接板方式。例如:第一、授权公告为为CN20673537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叠板机,在机架(4)设置有转动的分板器滚筒(8),该分板器滚筒(8)外圆周有多个弧形的分板器(7),相邻分板器(7)之间形成板材卡槽A,所述分板器滚筒(8)的转动方向与板材送入板材卡槽A的方向相符合;在分板器滚筒(8)转动方向的后端固定有伸到板材卡槽A根部的挡板器(16),挡板器(16)将运动到与挡板器接触的板材推出板材卡槽A,使得板材落入机架下面。所述分板器滚筒(8)下面有用于收集从板材卡槽A被推出板材的升降台(14),所述升降台(14)的升降位置由控制机构进行控制。该种结构的叠板机实现了对木皮的自动层叠,但其仍存在如下缺陷:1)旋切出来的板皮不平整时,例如木头的干湿度不一样、旋切机的调整有误差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板皮的整体平整度。该叠板机采用分板器滚筒(8)进行分板,滚筒式翻转是正面板进入,叠出来是反面。当板皮不够平整时,极其容易出现卡机现象,特别是干的木头(干木头旋切出来的板皮质量更轻、板皮更卷),更加易卡机;此外,当遇到烂板、二级板、洞板时也容易卡机,叠置效果大打折扣,并不适用于厚度较薄的板皮的自动叠置工作。2)其用于收集板材的升降台(14)随着板材叠置高度的变化从上至下进行移动(即从上往下持续接板方式),升降台上堆叠的板材时刻需要第一链条5、第二链条6、气缸17进行承托和牵拉,升降台单次堆叠的板皮达到叠置高度其总重量一般为400~500KG,提升的组件长此重复持续受重,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3)升降台由于会在竖直方向产生高度的变化,无法适应多种板皮搬运的工作模式。现有板皮搬运使用方式分为两种:电动三轮车、机械叉车、传送带/传送导轨等,上述结构的叠板机就无法将电车直接倒入升降台下方,进行板皮的自动装载。第二、申请号为201610366830.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接皮机,包括机架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输送带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组件;第一输送带组件倾斜布置,较高一端为输出端;第一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带组件;第二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组件的输送方向设置,一端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表面接触,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端外侧延伸,并相对所述输出端向下倾斜布置。该种接皮机能够实现接板与叠板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并能够适用于高转速的旋切机,但其仍为从上往下持续接板结构设置,存在如下缺陷:1)其采用的升降装置5主要由第三驱动组件51、钢丝绳52、定滑轮53、升降托架54、转动装置541、滑轮55、滑轨56构成,在工作时,用于收集板材的升降托架54也是随着板材堆叠高度的不断升高从上至下进行移动,升降托架54单次堆叠的板皮达到叠置高度时其总重量一般为400~500KG,用于对升降台进行提升的钢丝绳52、定滑轮53、滑轮55和滑轨56各个组件因长时间持续受重作业,容易磨损,存在安全隐患;2)其开合装置中的滑块433、导轨434一天作业往复动作大概4万次,当达到200万次时,磨损出现明显变化,磨损之后的滑块与导轨将导致接板431接板的偏移,影响板材的叠置效果;此外,虽然其设置有平整装置,但是当板材不够平整时,其叠板效果也不理想。从而不难得出,第一和第二列举出的自动接皮机/叠板机的输出端的接板结构均采用从上往下持续接板方式,除了存在上述缺陷外,当每完成一次接板与叠置工作后均需要关机,无法做到24小时持续工作的的目的,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叠板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自动叠板机,且本结构的叠板机还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接板与叠板的工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叠板机,包括升降机架、升降台、输送机构、控制系统和能够承接与平整板材的接板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通过输送组件与旋切机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在升降台上并且能够跟随升降台移动,所述升降台设置在升降机架上并连接有用于驱动升降台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沿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水平方向外延伸且位于接板机构下方的空间位置为板材的叠置区域;所述接板机构设置在升降台上并随升降台的升降进行同步移动,用以将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由下至上依次叠置在叠置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板机构包括接板装置、下压装置和临时接板装置,所述接板装置分布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两侧,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朝向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合起或背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打开的往复动作以对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进行卡位与叠置;所述临时接板装置设置在升降台的下方并分布于所述接板装置的下方,用以当升降台提升至最高限位高度时,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进行承托;所述下压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且位于叠置区域的上方,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收缩的往复动作,用以对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送出的板材进行下压与平整;所述下压装置的最大下压行程与最小下压行程的高度差为所述升降台的单次提升高度且当下压装置处于最大下压行程时所述下压装置的底端所在的竖直高度略低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处平面的竖直高度。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板装置包括一个驱动组件、两个曲柄连杆组件和两个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平行设置的卡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皮带、皮带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台上且在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皮带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皮带的另一端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作为从动轮与传动轴轴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升降台上,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曲柄连杆组件,所述卡板与曲柄连杆组件连接并对称分布在输送机构的输送端的两侧且所述卡板与处于最大下压行程时的所述下压装置的底端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传动轴通过带动曲柄连杆组件使得两个卡板能同步进行合起或打开的往复动作。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曲柄连杆组件包括连接杆、活动转杆和竖直设置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传动轴连接,传动杆的底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转杆上;所述活动转杆的两端分别活动铰装在升降台的底部壳体上且活动转杆与所述卡板相平行设置,所述卡板固定在活动转杆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第三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安装在输送机架上,包括第一滚筒和若干条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一滚筒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输送机架上,第一输送带的始端连接在第一滚筒上,第一输送带的末端通过内轴承支撑在输送机架上并与其始端同平面设置;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数目相等的第一压紧输送带和安装在升降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叠板机,包括升降机架、升降台、输送机构、控制系统和能够承接与平整板材的接板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通过输送组件与旋切机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在升降台上并且能够跟随升降台移动,所述升降台设置在升降机架上并连接有用于驱动升降台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沿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水平方向外延伸且位于接板机构下方的空间位置为板材的叠置区域;所述接板机构设置在升降台上并随升降台的升降进行同步移动,用以将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由下至上依次叠置在叠置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板机构包括接板装置、下压装置和用以当升降台提升至最高限位高度时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进行承托的临时接板装置,所述接板装置分布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两侧,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朝向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合起或背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打开的往复动作以对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进行卡位与叠置;所述临时接板装置设置在升降台的下方,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两侧且位于接板装置的下方,各个承托板均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以驱动承托板沿水平方向进行伸缩动作;所述下压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且位于叠置区域的上方,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收缩的往复动作,用以对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送出的板材进行下压与平整;所述下压装置的最大下压行程与最小下压行程的高度差为所述升降台的单次提升高度且当下压装置处于最大下压行程时所述下压装置的底端所在的竖直高度略低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处平面的竖直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叠板机,包括升降机架、升降台、输送机构、控制系统和能够承接与平整板材的接板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通过输送组件与旋切机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设置在升降台上并且能够跟随升降台移动,所述升降台设置在升降机架上并连接有用于驱动升降台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沿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水平方向外延伸且位于接板机构下方的空间位置为板材的叠置区域;所述接板机构设置在升降台上并随升降台的升降进行同步移动,用以将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由下至上依次叠置在叠置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板机构包括接板装置、下压装置和用以当升降台提升至最高限位高度时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进行承托的临时接板装置,所述接板装置分布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两侧,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朝向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合起或背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打开的往复动作以对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送出的板材进行卡位与叠置;所述临时接板装置设置在升降台的下方,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两侧且位于接板装置的下方,各个承托板均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控制端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以驱动承托板沿水平方向进行伸缩动作;所述下压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且位于叠置区域的上方,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收缩的往复动作,用以对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送出的板材进行下压与平整;所述下压装置的最大下压行程与最小下压行程的高度差为所述升降台的单次提升高度且当下压装置处于最大下压行程时所述下压装置的底端所在的竖直高度略低于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处平面的竖直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板装置包括一个驱动组件、两个曲柄连杆组件和两个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平行设置的卡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皮带、皮带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台上且在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皮带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皮带的另一端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作为从动轮与传动轴轴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升降台上,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曲柄连杆组件,所述卡板与曲柄连杆组件连接并对称分布在输送机构的输送端的两侧且所述卡板与处于最大下压行程时的所述下压装置的底端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传动轴通过带动曲柄连杆组件使得两个卡板能同步进行合起或打开的往复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组件包括连接杆、活动转杆和竖直设置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传动轴连接,传动杆的底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转杆上;所述活动转杆的两端分别活动铰装在升降台的底部壳体上且活动转杆与所述卡板相平行设置,所述卡板固定在活动转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和第三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安装在输送机架上,包括第一滚筒和若干条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一滚筒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输送机架上,第一输送带的始端连接在第一滚筒上,第一输送带的末端通过内轴承支撑在输送机架上并与其始端同平面设置;第二输送组件,包括若干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数目相等的第一压紧输送带和安装在升降台上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台上的侧部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滚筒与第一滚筒相互平行设置且在第二滚筒的两端端部均安装有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同侧的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三滚筒设置在第二滚筒的下方且在第三滚筒的两端端部均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滚筒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二输送带的始端通过内轴承支撑在输送机架上、第二输送带的末端连接在第三滚筒上,所述第一压紧输送带的一端连接在设置于输送机架上方的活动支架上、第一压紧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滚筒上,且所述第一压紧输送带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正上方;第三输送组件安装在升降台上,包括若干条相平行设置的第三输送带和与第三输送带的数目相一致的第二压紧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始端连接在第三滚筒上、第三输送带的末端作为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位于叠置区域的侧部,所述第二压紧输送带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双成李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腾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