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半自动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55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半自动夹钳。包括第一液压缸、推杆、第一支撑柱、第一滑轮、连接柱、空心壳体、第二支撑柱、第二滑轮、固定夹钳臂、活动夹钳臂、第二液压缸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水箱、第一水管、第一电磁阀、集水管、固定杆、第二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一支撑杆、第一按钮开关、第二支撑杆、第二按钮开关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改进以及隔热和/或散热结构的配合,从而延长液压缸以及夹钳整体的使用寿命,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High strength semi-automatic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strength semi-automatic clamp. It includes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push rod, first support column, first pulley, connecting column, hollow shell, second support column, second pulley, fixed clamp arm, movable clamp arm,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nd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s;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s include water tank, first water pipe,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llecting pipe, fixed rod, second water pipe, seco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first support rod, first button switch. Second support rod, second button switch and limit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extend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clamp as a whole an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coordinating the heat insulation and/or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半自动夹钳
本技术涉及夹钳
,尤其是高强度半自动夹钳。
技术介绍
在金属锻造时,加热至1200摄氏度金属的可塑性大大加强,目前,锻造行业中,通常通过专用夹钳来将运送小车上的加热后的金属块夹持到加工平台上,夹钳包括固定夹钳臂和活动夹钳臂,其中,活动夹钳臂通过内置的液压缸驱动,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液压缸的密封件损伤较大,长久使用会导致液压缸的损坏,因此,需要具有隔热或散热的结构来保证液压缸能够长久稳定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高强度半自动夹钳,通过结构的改进以及隔热和/或散热结构的配合,从而延长液压缸以及夹钳整体的使用寿命,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高强度半自动夹钳,包括第一液压缸、推杆、第一支撑柱、第一滑轮、连接柱、空心壳体、第二支撑柱、第二滑轮、固定夹钳臂、活动夹钳臂、第二液压缸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推杆配合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底部,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空心壳体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底面上,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且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大小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夹钳臂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底面上,所述活动夹钳臂转动设置在位于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的转轴上,同时,所述活动夹钳臂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侧顶面上的第二液压缸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外,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相配合顶靠;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第一水管、第一电磁阀、集水管、固定杆、第二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一支撑杆、第一按钮开关、第二支撑杆、第二按钮开关和限位块,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顶面上,所述空心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水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所述第二水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集水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外,所述集水管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固定杆相连,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集水管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水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一端与所述集水管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限位块均设置在车间地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一液压缸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滑轮和加工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并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气连接,当所述第一滑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按下所述第一按钮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当所述固定夹钳臂和所述活动夹钳臂将铁块运送至加工平台上方时,所述第一滑轮移动至所述第二支撑杆处并按下所述第二按钮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和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均为直板面。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和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均为波纹面。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空心壳体内设置有若干对所述第二液压缸起隔热作用的隔热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结构的改进以及隔热和/或散热结构的配合,从而延长液压缸以及夹钳整体的使用寿命,提升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高强度半自动夹钳,包括第一液压缸1、推杆2、第一支撑柱3、第一滑轮4、连接柱5、空心壳体6、第二支撑柱7、第二滑轮8、固定夹钳臂9、活动夹钳臂10、第二液压缸11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缸1与所述推杆2配合连接,所述推杆2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轮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底部,所述连接柱5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空心壳体6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7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6底面上,所述第二滑轮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7底部,且所述第一滑轮4和所述第二滑轮8大小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夹钳臂9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6底面上,所述活动夹钳臂10转动设置在位于所述空心壳体6内壁上的转轴12上,同时,所述活动夹钳臂10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6内侧顶面上的第二液压缸11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6外,所述活动夹钳臂10的钳头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钳臂9的钳头的夹持面相配合顶靠。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13、第一水管14、第一电磁阀15、集水管16、固定杆17、第二水管18、第二电磁阀19、第一支撑杆20、第一按钮开关21、第二支撑杆22、第二按钮开关23和限位块24,所述水箱13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6顶面上,所述空心壳体6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水管14穿过的第一通孔61和供所述第二水管18穿过的第二通孔62,所述集水管16套设在所述第二液压缸11外,所述集水管16与所述第二液压缸11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集水管16与所述固定杆17相连,所述固定杆17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6内壁上,所述第一水管14一端与所述水箱1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集水管16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15与所述第一水管14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水管18一端与所述集水管16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并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6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20、所述第二支撑杆22和所述限位块24均设置在车间地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0位于所述第一滑轮4和所述第一液压缸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22位于所述第一滑轮4和所述第二滑轮8之间,所述限位块24位于所述第二滑轮8和加工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按钮开关2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0上并与所述第二电磁阀19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开关2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上并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5电气连接,当所述第一滑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按下所述第一按钮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当所述固定夹钳臂和所述活动夹钳臂将铁块运送至加工平台上方时,所述第一滑轮移动至所述第二支撑杆处并按下所述第二按钮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和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均为直板面。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和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均为波纹面。在所述空心壳体6内设置有若干对所述第二液压缸11起隔热作用的隔热板63。常态下,通过多个隔热板对第二液压缸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同时,在装置运行时,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按钮开关或第二按钮开关的配合来送入冷却水或排出吸热后的水,来直接降低第二液压缸的整体温度。在第一液压缸的作用下,第一滑轮回复至初始位置时,其与第一按钮开关顶靠,此时,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集水管内的水通过第二水管排出,可将第二水管端部与设置在边上的水桶相连,用于收集排出的水;当设备运行后,第一滑轮移动至第二支撑杆处并按下第二按钮开关,此时第二滑轮位于限位块处,而加热后的铁块位于加工平台处,按下第二按钮开关后,第一电磁阀打开,水箱内的冷却水流入到集水管内,对第二液压缸进行吸热降温,从而延长第二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加强装置稳定性。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强度半自动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压缸、推杆、第一支撑柱、第一滑轮、连接柱、空心壳体、第二支撑柱、第二滑轮、固定夹钳臂、活动夹钳臂、第二液压缸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推杆配合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底部,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空心壳体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底面上,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且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大小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夹钳臂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底面上,所述活动夹钳臂转动设置在位于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的转轴上,同时,所述活动夹钳臂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侧顶面上的第二液压缸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外,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相配合顶靠;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第一水管、第一电磁阀、集水管、固定杆、第二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一支撑杆、第一按钮开关、第二支撑杆、第二按钮开关和限位块,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顶面上,所述空心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水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所述第二水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集水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外,所述集水管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固定杆相连,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集水管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水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一端与所述集水管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限位块均设置在车间地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一液压缸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之间,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滑轮和加工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并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气连接,当所述第一滑轮位于初始位置时,按下所述第一按钮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当所述固定夹钳臂和所述活动夹钳臂将铁块运送至加工平台上方时,所述第一滑轮移动至所述第二支撑杆处并按下所述第二按钮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半自动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压缸、推杆、第一支撑柱、第一滑轮、连接柱、空心壳体、第二支撑柱、第二滑轮、固定夹钳臂、活动夹钳臂、第二液压缸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推杆配合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底部,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空心壳体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底面上,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且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大小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夹钳臂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底面上,所述活动夹钳臂转动设置在位于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的转轴上,同时,所述活动夹钳臂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侧顶面上的第二液压缸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壳体外,所述活动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与所述固定夹钳臂的钳头的夹持面相配合顶靠;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第一水管、第一电磁阀、集水管、固定杆、第二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一支撑杆、第一按钮开关、第二支撑杆、第二按钮开关和限位块,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顶面上,所述空心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水管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所述第二水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集水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外,所述集水管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固定杆相连,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通特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