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带及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15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带及拉链。所述拉链带包括链带本体和拉链牙,所述链带本体包括链牙安装部和链带缝合部;其中,沿所述链带本体的宽度方向,自与所述链牙安装部相连的位置开始,所述链带缝合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缝合部、折弯部和第二缝合部,其中,所述折弯部使得所述链带本体沿纵向折叠,使所述第二缝合部和所述第一缝合部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便在所述第一缝合部和所述第二缝合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被缝制物的边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链带的折叠结构特别有利于拉链带的缝制过程,使得仅需两道缝制工序即可完成拉链带的缝制,并且其折弯部还能充当包边,从而在缝制工艺和原料消耗两方面同时降低了缝制过程的成本。

Zipper belt and zip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zipper belt and a zipper. The zipper belt comprises a zipper belt body and a zipper tooth, and the zipper belt body comprises a zipper tooth mounting part and a zipper belt suture part. The zipper belt suture part comprises a first suture part, a bending part and a second suture part in turn, starting from the position connected with the chain tooth mounting part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chain belt body. Longitudinal folding causes the second suture part and the first suture part to overlap at least partially so as to form a holding space between the first suture part and the second suture part for accommodating the edge part of the sewed object. The folding structure of the zipper bel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especially advantageous to the sewing process of the zipper belt, so that the sewing of the zipper belt can be completed only by two sewing processes, and the bending part of the zipper belt can also act as a wrapping edge, thereby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sewing process in both sewing process and material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带及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
,具体涉及一种拉链带及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广泛应用于衣物、箱包等制品上。然而,现有技术的拉链在缝制到衣物等具有较高要求的制品上时,往往需要至少三道缝制工序才能完成一条拉链带的缝制,即,拉链与衣服等的布料缝制工序;用包边材32将拉链与布料31包住后的缝制工序;以及由于包边材32将拉链的宽度方向一侧包住,所以还需将布料31弯出后将拉链与布料31以及包边材32一起固定用的缝制工序(参照图8)。并且缝制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设置拉链包边,不仅导致缝制拉链的过程比较耗时,而且对于原材料的消耗也比较大,这些都造成了拉链缝制过程的成本难以下降。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拉链还存在拉链带刚度差的问题,使得在缝制过程中容易导致布料等被缝制物产生褶皱,影响最终制品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带及相应的拉链,该拉链带及拉链能够很好地解决拉链缝制过程的高成本问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最终制品的美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链带,用于形成拉链,所述拉链带包括链带本体和拉链牙,所述链带本体包括靠近第一侧边的链牙安装部和与所述链牙安装部相连的链带缝合部,所述拉链牙固定在所述链牙安装部上;其中,沿所述链带本体的宽度方向,自与所述链牙安装部相连的位置开始,所述链带缝合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缝合部、折弯部和第二缝合部,其中,所述折弯部使得所述链带本体沿纵向折叠,使所述第二缝合部和所述第一缝合部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便在所述第一缝合部和所述第二缝合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被缝制物的边缘部。本技术的拉链带的折叠结构特别有利于拉链带的缝制过程,使得仅需两道缝制工序即可完成拉链带的缝制,并且其折弯部还能自然而然地充当包边,从而可在缝制工艺和原料消耗两方面同时降低拉链缝制过程的成本;另一方面,上述折叠结构使得拉链带具有双层构造,还有利于提高拉链带自身的刚度,从而能够防止被缝制物褶皱的产生。优选地,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缝合部位于所述第一缝合部的正面侧。优选地,所述第二缝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缝合部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缝合部具有第一缝制位置和第二缝制位置,所述第一缝制位置比所述第二缝制位置靠近所述链牙安装部,所述第一缝制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缝合部和被缝制物的边缘部缝制到一起,所述第二缝制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缝合部、所述第二缝合部和所述被缝制物缝制到一起;其中,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缝合部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缝制位置和所述第二缝制位置之间。优选地,所述链带本体的第二侧边到所述折弯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缝制位置到所述折弯部的距离。优选地,所述链带缝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平纹组织。优选地,所述第一缝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平纹组织。优选地,所述第二缝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平纹组织。优选地,所述折弯部为平纹组织。优选地,所述平纹组织中,经线的规格为250-350但尼尔。优选地,所述平纹组织中,经线的直径大于纬线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平纹组织的经线的直径大于所述链带本体的其余部位的经线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链牙安装部的宽度与所述链带本体的展开宽度之比为1:6~1:9。优选地,所述链牙安装部的宽度与所述链带本体的工作宽度之比为1:4~1:6,其中,所述工作宽度是指所述链带本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缝合部和所述第二缝合部之间设置有固定保持部,以用于保持所述链带本体的折叠状态。优选地,所述固定保持部邻近所述折弯部。优选地,所述固定保持部为热熔接结构或者粘着剂粘接结构。一种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带、第二拉链带、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一拉链带和所述第二拉链带彼此接合或分开的拉链头,其中,所述第一拉链带和所述第二拉链带中的至少一者为前面所述的拉链带。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拉链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拉链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拉链带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拉链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拉链带在缝制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拉链带的链带本体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拉链带的链带本体中所采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平纹组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现有技术中三道缝制工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技术的拉链带及拉链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拉链带,用于形成拉链,并进而提供一种拉链,该拉链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该拉链包括拉链头10和两条拉链带20,所述拉链头10用于使两条拉链带20彼此接合或分开,其中,两条拉链带20中的至少一条(更优选为两条)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拉链带。在以下的文字说明中,仅针对其中一条拉链带20进行说明。参见图3,本技术的拉链带20包括链带本体21和拉链牙22,所述链带本体21包括靠近第一侧边的链牙安装部211和与所述链牙安装部211相连的链带缝合部212,所述拉链牙22固定在所述链牙安装部211上。其中,所述第一侧边是指在链带本体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端(即,安装有拉链牙22的侧端,图中为左侧端),另一个侧端(即,远离拉链牙22的侧端,图中为右侧端)则称为第二侧边。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链带本体21还可以包括靠近第二侧边的端部(未示出)。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链带本体21也可以不包括端部,这种情况下,链带缝合部212可以沿链带本体21的宽度方向延伸到第二侧边。如图4所示,沿所述链带本体21的宽度方向,自与所述链牙安装部211相连的位置开始,所述链带缝合部2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缝合部2a、折弯部2b和第二缝合部2c,其中,所述折弯部2b使得所述链带本体21沿纵向折叠,使所述第二缝合部2c和所述第一缝合部2a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便在所述第一缝合部2a和所述第二缝合部2c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d,用于容纳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参见图5)。上述折叠结构使得本技术的拉链带20的链带本体21在使用过程中为双层构造,有效地提高了链带本体21的刚度,从而一方面使得包含本技术的拉链带20的拉链在缝制到被缝制物(例如布料等)上后,能够很好地防止被缝制物褶皱的产生,另一方面使得链带本体21的单层厚度可以比现有技术的链带本体的厚度减小,有利于相应的拉链的缝制过程,例如可减少缝制针的消耗。特别地,如图5所示,在第二缝合部2c相对于第一缝合部2a折叠后,第一缝合部2a和第二缝合部2c之间的重叠区域形成了容纳空间2d,用于容纳被缝制物100(如布料)的边缘部101,第二缝合部2c则被缝合在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和本体部102之间,同时,折弯部2b还能充当拉链的包边,从而省去传统的拉链包边,进一步简化缝制工艺,降低缝制成本。仍以图5为例,本技术的相应的拉链的缝制过程例如为:将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插入第一缝合部2a和第二缝合部2c之间的容纳空间2d中,先利用第一道缝合线111将第一缝合部2a和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缝制在一起,然后将被缝制物100的本体部102相对于其边缘部101折叠,使得第二缝合部2c被夹在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和本体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带(20),用于形成拉链,所述拉链带(20)包括链带本体(21)和拉链牙(22),所述链带本体(21)包括靠近第一侧边的链牙安装部(211)和与所述链牙安装部(211)相连的链带缝合部(212),所述拉链牙(22)固定在所述链牙安装部(211)上;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链带本体(21)的宽度方向,自与所述链牙安装部(211)相连的位置开始,所述链带缝合部(2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缝合部(2a)、折弯部(2b)和第二缝合部(2c),其中,所述折弯部(2b)使得所述链带本体(21)沿纵向折叠,使所述第二缝合部(2c)和所述第一缝合部(2a)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便在所述第一缝合部(2a)和所述第二缝合部(2c)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d),用于容纳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带(20),用于形成拉链,所述拉链带(20)包括链带本体(21)和拉链牙(22),所述链带本体(21)包括靠近第一侧边的链牙安装部(211)和与所述链牙安装部(211)相连的链带缝合部(212),所述拉链牙(22)固定在所述链牙安装部(211)上;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链带本体(21)的宽度方向,自与所述链牙安装部(211)相连的位置开始,所述链带缝合部(2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缝合部(2a)、折弯部(2b)和第二缝合部(2c),其中,所述折弯部(2b)使得所述链带本体(21)沿纵向折叠,使所述第二缝合部(2c)和所述第一缝合部(2a)至少部分地重叠,以便在所述第一缝合部(2a)和所述第二缝合部(2c)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d),用于容纳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带(20),其特征在于,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缝合部(2c)位于所述第一缝合部(2a)的正面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带(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合部(2c)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缝合部(2a)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带(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部(2a)具有第一缝制位置和第二缝制位置,所述第一缝制位置比所述第二缝制位置靠近所述链牙安装部(211),所述第一缝制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缝合部(2a)和被缝制物(100)的边缘部(101)缝制到一起,所述第二缝制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缝合部(2a)、所述第二缝合部(2c)和所述被缝制物(100)缝制到一起;其中,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缝合部(2c)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缝制位置和所述第二缝制位置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带(20),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本体(21)的第二侧边到所述折弯部(2b)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缝制位置到所述折弯部(2b)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带(20),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缝合部(212)的至少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荷刚佐佐木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