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92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驱动元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壳体、前端盖、后端盖以及电机轴,前端盖固定于壳体前端,后端盖固定于壳体后端,所述定子及转子安装于壳体内,转子套设于定子内,电机轴穿设于转子中,电机轴内部开设有沿电机轴的轴向方向环绕的冷却通道,并且冷却通道在电机轴的末端形成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电机轴的末端上安装有用于向第一进液口通入冷却液及将第一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排出的进出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液在电机轴内冷却通道中的回绕路径可充分带走电机轴的热量,并且电机内其他部件也会随着电机轴的冷却而降温,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的制造技术的发展,电机的功率一直在提高,电机的负荷也在增大,这就导致了电机在工作中会因为摩擦、负载、涡流等因素产生很高的热量,严重的影响了电机的工作性能以及寿命,因此,将电机冷却技术应用于电机中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该领域的技术按照冷却介质主要分为气体冷却、液体冷却以及导热介质散热三种。其中,为了满足电机的工作需求,必须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液体冷却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由于电机的结构所限制,电机的液体冷却大多数集中在固定构件上,比如电机的外壳和定子。而电机主轴作为高速转动部件,其冷却技术现在还是比较欠缺。即使改进润滑技术和加工方法,摩擦仍然会产生很多热量,并且磁场在电机主轴内部产生涡流,加上转子所传递的热量,这些因素会使得电机主轴产生高温,高温会破坏主轴与轴系零件的配合,高速转动下会出现故障和降低寿命。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电机主轴内部中心线设置一条冷却通道,对电机主轴进行冷却。但是这种技术由于冷却通道设置于电机主轴轴线处,对于电机主轴内距离轴线较远的部位,很难取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冷却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壳体、前端盖、后端盖以及电机轴,所述前端盖固定于壳体前端,所述后端盖固定于壳体后端,所述定子及转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转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内部开设有沿电机轴的轴向方向环绕的冷却通道,并且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电机轴的末端形成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电机轴的末端上安装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进液口通入冷却液及将所述第一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排出的进出液装置。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口安装有进液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液口安装有出液单向阀。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出液装置和所述电机轴末端之间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随所述电机轴一起相对所述进出液装置旋转,所述连接套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连接套内部分离出一个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和一个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的出液腔;所述进出液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在所述电机轴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与所述进液腔及出液腔交替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出液腔及进液腔交替连通。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轴上套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的腔体内,并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电机轴末端。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套、所述进出液装置以及所述电机轴末端之间的连接部位用密封件密封。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通道为U型冷却通道。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通道以所述电机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机轴内部开设沿电机轴的轴向方向环绕且在电机轴末端上形成第一进液口与第二进液口的冷却通道,利用进出液装置向所述第一进液口通入冷却液,使冷却液通过冷却通道,并从第一出液口排出,其冷却液在电机轴内的回绕路径可充分带走电机轴的热量,并且电机内其他部件也会随着电机轴的冷却而降温,从而能够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机左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进出液装置;2、连接套;3、后端盖;4、电机轴;5、散热风扇;6、转子;7、定子;8、前端盖;9、第二出液口;10、第二进液口;11、第一进液口;12、第一出液口;13、壳体;14、密封件;15、出液腔;16、进液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请参阅图1和图2,该电机包括:定子7、转子6、壳体13、前端盖8、后端盖3以及电机轴4;前端盖8固定于壳体13前端,后端盖3固定于壳体13后端,定子7及转子6安装于壳体13内,转子6套设于定子7内,电机轴4穿设于转子6中。进一步的,参见图2,电机轴4内部开设有沿轴向方向环绕的冷却通道,并且冷却通道在电机轴4的末端形成第一进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电机轴4的末端上安装有用于向第一进液口11通入冷却液及将第一出液口12处的冷却液排出的进出液装置1。可选的,第一进液口11安装有进液单向阀,第一出液口12安装有出液单向阀,单向阀能保证电机轴4在旋转过程中,轴内冷却液的流向一致,从而带走热量。进一步的,参见图2,进出液装置1和电机轴4末端之间设置有连接套2,连接套2中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在连接套2内部分离出一个进液腔16和一个出液腔15;进出液装置1内部设置有第二进液口10和第二出液口9;第一进液口11、进液腔16和第二进液口10形成一条通路,第一出液口12、出液腔15和第二出液口9形成另一条通路。另外,连接套2与进出液装置1之间可以绕电机轴4的轴线相对旋转。本实施例的冷却通道为U型冷却通道,位于电机轴内且以电机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其路径比冷却通道仅仅穿过电机轴轴线的路径长,可充分带走热量。并且因为热传导,电机内其他部件也会随着电机轴的冷却而降温,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轴内的冷却通道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可选的,第一进液口11以及第一出液口12为圆柱体结构。另外,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电机轴4上套接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设置在后端盖3与定子7之间的腔体内且其出风方向朝向电机轴4末端。电机轴4的进出水口均在散热风扇5出风方向处,即使在长期工作磨损的情况下发生泄漏,水也会被吹到电机外部,不会进入电机造成短路。另外,本实施例的连接套2与进出液装置1以及电机轴4末端之间的连接部位采用密封件14密封。采用密封件14可保证密封效果,在进出液装置1的第一进液口11通入水后,能够保证进出水腔出现压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在连接部位设置铜塞,只要能保证密封效果即可。由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包括定子7、转子6、壳体13、固定于壳体13前端的前端盖8、固定于壳体13后端的后端盖3以及电机轴4;电机轴4内部开设沿轴向方向环绕且在电机轴4末端上形成第一进液口11与第一出液口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壳体、前端盖、后端盖以及电机轴,所述前端盖固定于壳体前端,所述后端盖固定于壳体后端,所述定子及转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转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内部开设有沿电机轴的轴向方向环绕的冷却通道,并且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电机轴的末端形成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电机轴的末端上安装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进液口通入冷却液及将所述第一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排出的进出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壳体、前端盖、后端盖以及电机轴,所述前端盖固定于壳体前端,所述后端盖固定于壳体后端,所述定子及转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转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内部开设有沿电机轴的轴向方向环绕的冷却通道,并且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电机轴的末端形成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电机轴的末端上安装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进液口通入冷却液及将所述第一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排出的进出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安装有进液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液口安装有出液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液装置和所述电机轴末端之间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随所述电机轴一起相对所述进出液装置旋转,所述连接套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连接套内部分离出一个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和一个与所述第一出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张国庆熊新红张艳辉陈连波张晨宁冯亚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