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91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操控面板、隔板、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限流电阻、接线端子、操控界面、电子开关及主控电路,承载壳前端面与操控面板铰接,承载壳分为控制室、操控室及接线室,限流电阻嵌于接线室并通过电子开关相互混联并构成至少一个工作组,接线端子嵌于接线室对应的承载壳外侧面,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均嵌于操控室内,主控电路嵌于控制室内,操控界面包括显示器、操控键及信号指示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各类不同结构类型的补偿柜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修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属输电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设备投切控制作业时,所使用的控制器往往均为基于晶闸管为基础的电子开关电路与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控制电路共同构成,虽然可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安装及操控作业难度大,并需要占用加到的安装空间,环境是影响相对不足,易受到安装空间及位置影响而无法使用,另一方面也存在操控控制精度及相应速度差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了功率补偿控制作业的精度,除此之外,当前的的各类控制器所采用的电路结构及设备硬件结构中,往往均存在模块话设计能力不足,且电路系统也缺乏必要的冗余能力,从而导致故障发生时无法进行快速零部件更换,同时也无法通过调整电路结构,利用冗余系统临时对故障进行修复作业,从而导致当前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故障排出作业效率低下,运行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该专利技术结构布局紧凑,结构简单,安装及操控简便、控制精度、系统集成化程度和模块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各类不同结构类型的补偿柜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并节省了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对补偿电容器设备控制电路结构,在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电容器组补偿控制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修复作业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操控面板、隔板、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限流电阻、接线端子、操控界面、电子开关及主控电路,其中承载壳为横断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其前端面与操控面板铰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隔板嵌于承载壳内并沿承载壳轴线从前至后依次分为控制室、操控室及接线室,其中限流电阻若干,嵌于接线室并通过电子开关相互混联并构成至少一个工作组,各工作组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接线端子及电容器投切开关电气连接,接线端子至少两组,均嵌于接线室对应的承载壳外侧面,其中至少一组接线端子与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气连接,另至少一组接线端子通过限流电阻与电容器投切开关电气连接,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均嵌于操控室内,其中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器投切开关和主控电路电气连接,电容器投切开关至少一个,每个电容器投切开关均通过一个工作组与一组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各电容器投切开关相互并联并均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主控电路嵌于控制室内,并与操控界面电气连接,操控界面嵌于操控面板前端面并与操控面板同轴分布,操控界面包括显示器、操控键及信号指示灯,其中显示器、操控键沿操控面板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信号指示灯若干,分别位于显示器和各操控键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外表面均布至两条导向滑轨,且所述导向滑轨与承载壳轴线平行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的后端面设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通过换热板与承载壳连接,且所述换热板分别位于控制室、操控室及接线室对应的承载壳后端面,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与主控电路间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内表面设至少一个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分别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限流电阻、接线端子、操控界面电气连接,且所述接地线另设至少一个接地螺栓,所述接地螺栓位于承载壳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所述主控电路另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且所述串口通讯端子嵌于控制室对应的承载壳外表面。本专利技术结构布局紧凑,结构简单,安装及操控简便、控制精度、系统集成化程度和模块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各类不同结构类型的补偿柜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并节省了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对补偿电容器设备控制电路结构,在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电容器组补偿控制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修复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1、操控面板2、隔板3、12脉波整流变压器4、电容器投切开关5、限流电阻6、接线端子7、操控界面8、电子开关9及主控电路10,其中承载壳1为横断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其前端面与操控面板2铰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隔板3嵌于承载壳1内并沿承载壳1轴线从前至后依次分为控制室101、操控室102及接线室103,其中限流电阻6若干,嵌于接线室103并通过电子开关9相互混联并构成至少一个工作组,各工作组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接线端子7及电容器投切开关5电气连接,接线端子7至少两组,均嵌于接线室103对应的承载壳1外侧面,其中至少一组接线端子7与12脉波整流变压器4电气连接,另至少一组接线端子7通过限流电阻6与电容器投切开关5电气连接,12脉波整流变压器4、电容器投切开关5均嵌于操控室102内,其中12脉波整流变压器4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7电气连接,12脉波整流变压器4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器投切开关5和主控电路10电气连接,电容器投切开关5至少一个,每个电容器投切开关5均通过一个工作组与一组接线端子7电气连接,各电容器投切开关5相互并联并均与主控电路10电气连接,主控电路10嵌于控制室101内,并与操控界面8电气连接,操控界面8嵌于操控面板2前端面并与操控面板2同轴分布,操控界面8包括显示器81、操控键82及信号指示灯83,其中显示器81、操控键82沿操控面板2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信号指示灯83若干,分别位于显示器81和各操控键82外侧。其中,所述的承载壳1外表面均布至两条导向滑轨11,且所述导向滑轨11与承载壳1轴线平行分布,同时所述的承载壳1的后端面设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机构12,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12通过换热板13与承载壳1连接,且所述换热板13分别位于控制室101、操控室102及接线室103对应的承载壳1后端面,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12与主控电路10间电气连接。此外,所述的承载壳1内表面设至少一个接地线14,所述接地线分别12脉波整流变压器4、电容器投切开关5、限流电阻6、接线端子7、操控界面8电气连接,且所述接地线另14设至少一个接地螺栓15,所述接地螺栓15位于承载壳1外表面。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主控电路10为基于工业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所述主控电路10另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16,且所述串口通讯端子16嵌于控制室101对应的承载壳1外表面。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需要,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限流电阻、接线端子的具体数量及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和设定,然后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各组件进行组装,并将完成装配后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导向滑轨与功率补偿柜进行快速连接定位,另一方面通过接线端子与功率补偿柜的电源母线、功率补偿电容及接地电路电气连接,同时使主控电路与功率补偿柜的电路系统电气连接,从而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操控面板、隔板、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限流电阻、接线端子、操控界面、电子开关及主控电路,其中所述承载壳为横断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其前端面与操控面板铰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隔板嵌于承载壳内并沿承载壳轴线从前至后依次分为控制室、操控室及接线室,其中所述限流电阻若干,嵌于接线室并通过电子开关相互混联并构成至少一个工作组,各工作组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接线端子及电容器投切开关电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两组,均嵌于接线室对应的承载壳外侧面,其中至少一组接线端子与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气连接,另至少一组接线端子通过限流电阻与电容器投切开关电气连接,所述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均嵌于操控室内,其中所述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器投切开关和主控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电容器投切开关至少一个,每个电容器投切开关均通过一个工作组与一组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各电容器投切开关相互并联并均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所述主控电路嵌于控制室内,并与操控界面电气连接,所述操控界面嵌于操控面板前端面并与操控面板同轴分布,所述操控界面包括显示器、操控键及信号指示灯,其中所述显示器、操控键沿操控面板轴线方向自上而下分布,所述信号指示灯若干,分别位于显示器和各操控键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无功补偿保护一体化装置包括承载壳、操控面板、隔板、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限流电阻、接线端子、操控界面、电子开关及主控电路,其中所述承载壳为横断面为“凵”字型槽状结构,其前端面与操控面板铰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隔板嵌于承载壳内并沿承载壳轴线从前至后依次分为控制室、操控室及接线室,其中所述限流电阻若干,嵌于接线室并通过电子开关相互混联并构成至少一个工作组,各工作组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接线端子及电容器投切开关电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至少两组,均嵌于接线室对应的承载壳外侧面,其中至少一组接线端子与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气连接,另至少一组接线端子通过限流电阻与电容器投切开关电气连接,所述12脉波整流变压器、电容器投切开关均嵌于操控室内,其中所述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12脉波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器投切开关和主控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电容器投切开关至少一个,每个电容器投切开关均通过一个工作组与一组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各电容器投切开关相互并联并均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所述主控电路嵌于控制室内,并与操控界面电气连接,所述操控界面嵌于操控面板前端面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一奎倪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芯瑞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