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7288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微波驱动电路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驱动电路包括一振荡单元、一混频检波单元以及一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一第一耦合部和被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振荡单元,所述第一耦合部的另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一天线的馈电点,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具有一信号输出端口,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耦合部引出,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天线能够形成低阻抗的天线,以提高所述天线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电路,特别涉及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波探测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其中利用微波探测的手段能够采集用户的动作,并在后续用于预测用户的意图,从而实现对家居产品的智能控制。通常情况下,用于探测用户的动作的微波是由微波天线发射的,在微波天线发射微波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通常情况下,微波天线的发射功率被要求低于1W,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其他频段造成的干扰。众所周知的是,当两个以上的频段越接近时,越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不良现象,对于被应用于微波探测的微波天线来说,其发射的微波的频段为5.8Ghz。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可以预见的是,5G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必然会形成以5G网络为基础的高速数据网络通道,并且在未来还会不断地扩展到更多频段的应用。5G技术的这些频段的应用,导致被应用于微波探测的这些频段被干扰的可能性大幅度地增加和被干扰的程度大幅度地增加,因此,提高用于微波探测的微波天线的抗干扰性能刻不容缓。传统的提高用于微波探测的微波天线的抗干扰性的设计方式为抑制方式,例如通过屏蔽外来无线信号、信号滤波、软件算法等处理方式实现抗干扰效果的技术路线均是采用了抑制方式,这种通过抑制方式来提高微波探测的微波天线的抗干扰性能的设计方式仅能够改善某个或者某几个频段的抗干扰效率,且改善后的抗干扰效果不佳,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天线的阻抗能够被降低,以通过使所述微波天线的频宽变窄的方式提高所述微波天线的抗干扰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天线提供一参考地和被电气地连接于所述参考地的至少一辐射源,其中所述辐射源被接地,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所述微波天线的阻抗。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天线提供一低阻抗的微波驱动电路,以匹配低阻抗的所述微波天线,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微波天线的阻抗,和降低所述微波天线对发射功率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驱动电路能够将微波激励电流直接地提供至所述辐射源,以有利于降低所述微波天线的阻抗,和降低所述微波天线对发射功率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驱动电路提供一振荡单元和一耦合器,所述耦合器的一第一耦合部的两端分别被直接地电连接于所述振荡单元和所述辐射源的馈电点,从而所述微波驱动电路能够将微波激励电流经所述振荡单元和所述耦合器的所述第一耦合部直接地提供至所述辐射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微波驱动电路提供一混频检波单元,所述混频检波单元被电连接于所述耦合器的一第二耦合部,所述第二耦合部通过感应地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部的方式获得通过所述第一耦合部被提供至所述辐射源的微波激励电流的变化,从而在后续在所述混频检波单元的配合下获得检测信号。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用于一微波天线,其中所述微波天线具有一馈电点,其中所述微波驱动电路包括:一振荡单元,其中所述振荡单元被设置以产生微波激励电流;一混频检波单元,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具有一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耦合器,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一第一耦合部和被感应地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振荡单元,所述第一耦合部的另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微波天线的所述馈电点,以使得自所述振荡单元产生的微波激励电流能够经所述第一耦合部直接流向所述馈电点,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耦合部引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阻抗线,并且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被相邻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弯折微带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锯齿微带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方形微带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耦合部进一步包括一列第一延伸微带线和一列第二延伸微带线,每个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耦合部并且分别自所述第一耦合部向所述第二耦合部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并且分别自所述第二耦合部向所述第一耦合部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能够相互感应地被耦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相应地,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耦合部是阻抗线,所述第二耦合部是环绕在所述第一耦合部半周的金属薄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每个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同一个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中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每个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振荡单元包括一三极电路处理器、一偏置电阻、一第一电容器、一第二电容器以及一第三电容器,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二连接端以及一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偏置电阻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个端部被接地,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被接地的一端,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三连接端被电连接于所述耦合器的所述第一耦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是半导体MOS管,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半导体MOS管的源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是半导体三极管,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振荡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电感器,其中所述电感器的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电感器的另一个端部能够被电连接于一个电源。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微波驱动电路,用于一微波天线,其中所述微波天线具有一馈电点,其中所述微波驱动电路包括:一振荡单元,其中所述振荡单元被设置以产生微波激励电流;一混频检波单元,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具有一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耦合器,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一耦合部和两电容器,其中所述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微波驱动电路,用于一微波天线,其中所述微波天线具有一馈电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振荡单元,其中所述振荡单元被设置以产生微波激励电流;一混频检波单元,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具有一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耦合器,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一第一耦合部和被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振荡单元,所述第一耦合部的另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微波天线的所述馈电点,以使得自所述振荡单元产生的微波激励电流能够经所述第一耦合部流向所述馈电点,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耦合部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微波驱动电路,用于一微波天线,其中所述微波天线具有一馈电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振荡单元,其中所述振荡单元被设置以产生微波激励电流;一混频检波单元,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具有一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耦合器,其中所述耦合器包括一第一耦合部和被耦合于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的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振荡单元,所述第一耦合部的另一个端部被电连接于所述微波天线的所述馈电点,以使得自所述振荡单元产生的微波激励电流能够经所述第一耦合部流向所述馈电点,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其中所述信号输出端口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耦合部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被设置为阻抗线,并且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被相邻且相互平行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弯折微带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锯齿微带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和所述第二耦合部分别为方形微带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耦合部进一步包括一列第一延伸微带线和一列第二延伸微带线,每个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耦合部并且分别自所述第一耦合部向所述第二耦合部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并且分别自所述第二耦合部向所述第一耦合部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能够相互感应地被耦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相应地,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延伸微带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延伸微带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部是微带线,所述第二耦合部是环绕在所述第一耦合部的金属薄片。9.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每个端部。10.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同一个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中部。12.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混频检波单元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每个端部。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振荡单元包括一三极电路处理器、一偏置电阻、一第一电容器、一第二电容器以及一第三电容器,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二连接端以及一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偏置电阻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个端部被接地,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的被接地的一端,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三连接端被电连接于所述耦合器的所述第一耦合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是半导体MOS管,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半导体MOS管的源极。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波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是半导体三极管,其中所述三极电路处理器的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16.根据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迪邹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