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片、其富锂负极片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87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52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负极片、其富锂负极片、其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层及缓冲层;缓冲层的材料选自固态环状硫酸酯、固态环状碳酸酯、固态磺酸内酯、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负极片解决了负极补锂过程中大量产热导致极片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了采用该负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电池注液之后缓冲层的材料快速溶于电解液,在膜片上不存在残留物,能够使金属锂层快速的嵌入不会对电池的化学体系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片、其富锂负极片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
,具体讲,涉及一种负极片、其富锂负极片、其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电子类的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掌上游戏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大家对其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比如要求电池既要又小又轻而且还必须要拥有高容量,长循环和稳定的性能。在二次电池中,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对于其它种类的电池来说,其较高能量密度优势使其在市场上抑制占据主流地位。目前硅负极电池是锂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的重要方向,而硅负极电池首次库伦效率较低,需要预补锂来改善首效问题。硅负极补锂过程中会发生快速嵌锂反应而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带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干燥风或其它物理降温方法可以降低硅负极补锂生产过程中的极片温度,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从极片的结构入手增加散热路径是一种相对容易实现且降低安全风险的方法。已有的散热层方案中,在负极活性材料层及补锂层之间设置包含导电剂和粘结剂的缓冲层,可以减缓锂离子向负极活性材料扩散的速率从而降低产热速率。但导电剂如导电炭黑会吸附锂离子,造成补锂过程中锂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层及缓冲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含有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硅、锡、氧化硅、氧化锡、硅与碳的复合材料、锡与碳的复合材料、硅的卤化物、锡的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缓冲层的材料选自固态环状硫酸酯、固态环状碳酸酯、固态磺酸内酯、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层及缓冲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上;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中含有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硅、锡、氧化硅、氧化锡、硅与碳的复合材料、锡与碳的复合材料、硅的卤化物、锡的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缓冲层的材料选自固态环状硫酸酯、固态环状碳酸酯、固态磺酸内酯、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环状硫酸酯、所述固态环状碳酸酯、所述固态磺酸内酯的熔点为15℃~150℃,优选为18℃~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环状硫酸酯选自硫酸乙烯酯、硫酸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磺酸内酯选自1,3-丙烷磺酸内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固态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盛陈仕通张盛武叶昱昕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