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81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组件、瓷瓶、内胶圈、外胶圈、内顶紧套、压紧弹簧和压紧螺母,导电组件包括接线板、导电杆和内接线组件,接线板一体成型于导电杆一侧端部,内接线组件固定于导电杆上远离接线板的一端,瓷瓶、内顶紧套和压紧弹簧依次由上至下套设于导电杆上。通过将环氧树脂浇灌于瓷瓶与导电杆之间来实现整体的密封效果,并依此代替传统的胶珠密封,密封效果更好;同时瓷瓶与箱体之间采用双胶圈密封,使其密封性能得到保证,也延长了内胶圈的使用寿命;通过压紧弹簧弹力自动调节,确保内胶圈和外胶圈密封的紧固性;将接线板与导电杆一体成型设置,确保连接部位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引线连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
技术介绍
变压器套管是变压器内部的高、低压引线到油箱外部的出线装置,具有规定的电气强度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与套管连接的线圈,其电压等级决定了套管的绝缘结构,套管的使用电流决定了导体部分的截面积和接线头的结构,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套管的使用结构,自70年代沈变研究所制定使用规范,一直沿用至今。传统套管采用胶珠和胶垫密封的形式,在安装完毕后,因为长期在户外工作,温度的变化会造成胶珠和胶垫的热胀冷缩现象,从而使密封面不能完全密封造成漏油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外部导电杆和接线板连接多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在电流流过连接位置时会产生热量,容易导致组件连接部位温度的不断增高。线路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最终烧断线路,使整个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转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连接部位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热量的新型变压器套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其中,所述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组件、瓷瓶、内胶圈、外胶圈、内顶紧套、压紧弹簧和压紧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组件、瓷瓶(20)、内胶圈(30)、外胶圈(31)、内顶紧套(40)、压紧弹簧(50)和压紧螺母(51),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接线板(10)、导电杆(11)和内接线组件(12),所述接线板(10)与导电杆(11)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接线板(10)位于导电杆(11)一侧端部,所述内接线组件(12)固定设置于导电杆(11)上远离接线板(10)的一端,所述瓷瓶(20)、内顶紧套(40)和压紧弹簧(50)依次由上至下套设于导电杆(11)上,所述压紧螺母(51)固定旋设于导电杆(11)上,所述内胶圈(30)和外胶圈(31)套设于瓷瓶(2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组件、瓷瓶(20)、内胶圈(30)、外胶圈(31)、内顶紧套(40)、压紧弹簧(50)和压紧螺母(51),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接线板(10)、导电杆(11)和内接线组件(12),所述接线板(10)与导电杆(11)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接线板(10)位于导电杆(11)一侧端部,所述内接线组件(12)固定设置于导电杆(11)上远离接线板(10)的一端,所述瓷瓶(20)、内顶紧套(40)和压紧弹簧(50)依次由上至下套设于导电杆(11)上,所述压紧螺母(51)固定旋设于导电杆(11)上,所述内胶圈(30)和外胶圈(31)套设于瓷瓶(20)的圆柱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瓶(20)上部设置为多级伞状回转体,下部为圆柱状回转体,多级所述伞状回转体和圆柱状回转体共轴线设置,且该多级伞状回转体和圆柱状回转体一体成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瓶(20)的上表面与接线板(10)的下表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全震李娇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兴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