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67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它涉及音箱技术领域,它包含音箱网、音柱连接座、音柱、定位孔、底部音箱、移动槽、加固板、移动轮组、接线板、隐藏式便携拉杆、蓄电池、无线收发模块、功放电路、音效处理模块、扬声器、主控芯片,底部音箱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底部音箱两长端侧壁上均设置有移动槽,底部音箱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接线板,底部音箱其中一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隐藏式便携拉杆,底部音箱未安装有隐藏式便携拉杆的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音箱网。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便于室内使用,同时设计有便携拉杆可以方便设备移动,改进有音杆和音箱的连接方式,通过螺纹旋入,固定结构更加稳定,便于声音的传输,提升播放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属于音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向往生活更多姿多彩。歌舞作为一种流传数千年的娱乐形式,深入各族人民的生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歌舞的表演形式和场地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音响系统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到满足上万人演唱会现场扩声需求,小到满足个人家庭弹奏乐器、K歌的需要。其中音箱的种类多种多样,音柱是现代形式的音箱,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配合低音音箱进行使用的播放效果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播放要求。对比专利申请号为CN2049066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音柱音箱组合结构,包括音箱本体,所述音箱本体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喇叭,所述箱体上端连接有连杆,所述音箱本体设置有底座托盘,所述底座托盘上安装有底座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连接有角底调节件,所述角底调节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插销但是传统的音柱音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多采用音杆与音箱多为滑槽式卡嵌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会导致音杆与音箱的连接不紧固,造成播放效果较差,同时由于设备的体积较大采用传统的搬运方式的移动难度较高,使用难度大,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本技术的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它包含音箱网、音柱连接座、音柱、定位孔、底部音箱、移动槽、加固板、移动轮组、接线板、隐藏式便携拉杆、蓄电池、无线收发模块、功放电路、音效处理模块、扬声器、主控芯片,底部音箱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底部音箱两长端侧壁上均设置有移动槽,底部音箱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接线板,底部音箱其中一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隐藏式便携拉杆,底部音箱未安装有隐藏式便携拉杆的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音箱网,音箱网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底部音箱顶部设置有定位孔,底部音箱上表面靠近音箱网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音柱连接座,音柱连接座上方设置有音柱,底部音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一侧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具体型号为LQFP48,主控芯片上方设置有音效处理模块,音效处理模块上方设置有功放电路,功放电路的具体型号为TPA3116D2,功放电路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底部音箱内部靠近音箱网侧壁上排列布置有扬声器,蓄电池、音效处理模块、功放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均与主控芯片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轮组与底部音箱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移动槽成型在底部音箱两长端侧壁上,这样设置可以便于设备移动,提升设备的搬运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线板镶嵌在底部音箱长端侧壁上,隐藏式便携拉杆与底部音箱通过滑动连接在一起,音箱网与底部音箱通过卡嵌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放置音箱外部的灰尘进入音箱,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固板与底部音箱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定位孔成型于底部音箱顶部,这样设置可以充分保护音箱,避免移动中的撞击损伤扬声器从而降低音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音柱连接座与底部音箱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音柱与音柱连接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提升音柱与底部音箱的连接效果,提升音质。作为优选,所述的蓄电池、音效处理模块、功放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和主控芯片均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底部音箱内部,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后期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部音箱短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存放隐藏式便携拉杆的隐藏式凹槽,这样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底部音箱的内部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轮组的数量有2组,每组内设置有4个移动滑轮,这样设置可以便于设备从各个方向进行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便于室内使用,同时设计有便携拉杆可以方便设备移动,改进有音杆和音箱的连接方式,通过螺纹旋入,固定结构更加稳定,便于声音的传输,提升播放音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音杆连接方式立体结构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音杆连接方式主视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部音箱的主结构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部音箱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1-音箱网;2-音柱连接座;3-音柱;4-定位孔;5-底部音箱;6-移动槽;7-加固板;8-移动轮组;9-接线板;10-隐藏式便携拉杆;11-蓄电池;12-无线收发模块;13-功放电路;14-音效处理模块;15-扬声器;16-主控芯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音箱网1、音柱连接座2、音柱3、定位孔4、底部音箱5、移动槽6、加固板7、移动轮组8、接线板9、隐藏式便携拉杆10、蓄电池11、无线收发模块12、功放电路13、音效处理模块14、扬声器15、主控芯片16,底部音箱5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8,底部音箱5两长端侧壁上均设置有移动槽6,底部音箱5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接线板9,底部音箱5其中一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隐藏式便携拉杆10,底部音箱5未安装有隐藏式便携拉杆10的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音箱网1,音箱网1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7,底部音箱5顶部设置有定位孔4,底部音箱5上表面靠近音箱网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音柱连接座2,音柱连接座2上方设置有音柱3,底部音箱5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一侧设置有主控芯片16,主控芯片16的具体型号为LQFP48,主控芯片16上方设置有音效处理模块14,音效处理模块14上方设置有功放电路13,功放电路13的具体型号为TPA3116D2,功放电路13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12,底部音箱5内部靠近音箱网1侧壁上排列布置有扬声器15,蓄电池11、音效处理模块14、功放电路13、无线收发模块12均与主控芯片16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的移动轮组8与底部音箱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移动槽6成型在底部音箱5两长端侧壁上,这样设置可以便于设备移动,提升设备的搬运效率;所述的接线板9镶嵌在底部音箱5长端侧壁上,隐藏式便携拉杆10与底部音箱5通过滑动连接在一起,音箱网1与底部音箱5通过卡嵌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放置音箱外部的灰尘进入音箱,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加固板7与底部音箱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定位孔4成型于底部音箱5顶部,这样设置可以充分保护音箱,避免移动中的撞击损伤扬声器15从而降低音质效果;所述的音柱连接座2与底部音箱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音柱3与音柱连接座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提升音柱3与底部音箱5的连接效果,提升音质;所述的蓄电池11、音效处理模块14、功放电路13、无线收发模块12和主控芯片16均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底部音箱5内部,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后期设备的维修和养护;所述的底部音箱5短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存放隐藏式便携拉杆10的隐藏式凹槽,这样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底部音箱5的内部空间;所述的移动轮组8的数量有2组,每组内设置有4个移动滑轮,这样设置可以便于设备从各个方向进行移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进行设备使用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将底部音箱5背部的隐藏式便携拉杆10进行拉去,拉伸完毕后将设备固定在指定位置,移动槽6可以进行辅助移动,操作者可以通过接线板9进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音箱网(1)、音柱连接座(2)、音柱(3)、定位孔(4)、底部音箱(5)、移动槽(6)、加固板(7)、移动轮组(8)、接线板(9)、隐藏式便携拉杆(10)、蓄电池(11)、无线收发模块(12)、功放电路(13)、音效处理模块(14)、扬声器(15)、主控芯片(16),底部音箱(5)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8),底部音箱(5)两长端侧壁上均设置有移动槽(6),底部音箱(5)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接线板(9),底部音箱(5)其中一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隐藏式便携拉杆(10),底部音箱(5)未安装有隐藏式便携拉杆(10)的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音箱网(1),音箱网(1)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7),底部音箱(5)顶部设置有定位孔(4),底部音箱(5)上表面靠近音箱网(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音柱连接座(2),音柱连接座(2)上方设置有音柱(3),底部音箱(5)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一侧设置有主控芯片(16),主控芯片(16)上方设置有音效处理模块(14),音效处理模块(14)上方设置有功放电路(13),功放电路(13)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12),底部音箱(5)内部靠近音箱网(1)侧壁上排列布置有扬声器(15),蓄电池(11)、音效处理模块(14)、功放电路(13)、无线收发模块(12)均与主控芯片(1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柱底座低音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音箱网(1)、音柱连接座(2)、音柱(3)、定位孔(4)、底部音箱(5)、移动槽(6)、加固板(7)、移动轮组(8)、接线板(9)、隐藏式便携拉杆(10)、蓄电池(11)、无线收发模块(12)、功放电路(13)、音效处理模块(14)、扬声器(15)、主控芯片(16),底部音箱(5)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8),底部音箱(5)两长端侧壁上均设置有移动槽(6),底部音箱(5)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接线板(9),底部音箱(5)其中一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隐藏式便携拉杆(10),底部音箱(5)未安装有隐藏式便携拉杆(10)的短端侧壁上设置有音箱网(1),音箱网(1)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7),底部音箱(5)顶部设置有定位孔(4),底部音箱(5)上表面靠近音箱网(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音柱连接座(2),音柱连接座(2)上方设置有音柱(3),底部音箱(5)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一侧设置有主控芯片(16),主控芯片(16)上方设置有音效处理模块(14),音效处理模块(14)上方设置有功放电路(13),功放电路(13)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12),底部音箱(5)内部靠近音箱网(1)侧壁上排列布置有扬声器(15),蓄电池(11)、音效处理模块(14)、功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锐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