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53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包括底座,底座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的定位孔套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圆形密封板,定位柱的外侧面上端套接有升降套筒,升降套筒的下表面与圆形密封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球形气囊,球形气囊的内侧面上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本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有效对电缆终端连接设备进行减震,螺栓孔结合圆形定位板的设置方便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固定,通过对球形气囊进行充放气,可以有效调节减震的阻尼大小,第一橡胶穿线筒结合第二橡胶穿线筒的设置方便了电缆线的接入与接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力连接设备
,具体为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
技术介绍
在电缆与相关的设备连接时,需要通过电缆终端接头对电缆的末端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证长期可靠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耐气候性能。但是一般的电缆终端接头是安装于静止状态的用电设备中,而高速列车等特殊的环境领域,不但需要满足一般电缆附件的要求,还要承受长期的高速震动冲击、风阻、污染,温湿度以及海拔变化等恶劣的环境条件。目前各种高速轨道列车上的使用的中、高压电缆终端一般是采用刚性抗涨缩层结合应力控制管的设计,电缆终端内部主要采用各种绝缘热缩套管来恢复和加强绝缘,这些热缩套管材料一般都使用的是柔性材料,而动车高压电缆也是柔性电缆,电缆终端做好后,本身还是有很大的柔性,必须增加穿墙套管,对电缆终端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传统的伞裙电缆终端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电气性能不够稳定,而且没有减震作用,有可能会导致电缆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可以有效对电缆终端连接设备进行减震,给电缆的安全使用带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的定位孔套接有定位柱(15),定位柱(15)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圆形密封板(20),定位柱(15)的外侧面上端套接有升降套筒(22),升降套筒(22)的下表面与圆形密封板(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球形气囊(1),球形气囊(1)的内侧面上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1),球形气囊(1)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分流管(19),底座(4)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泵(17),气泵(17)的出气口通过导流管与分流管(19)的进气口相连,导流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8),底座(4)的上表面设有矩形框架(6),矩形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的定位孔套接有定位柱(15),定位柱(15)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圆形密封板(20),定位柱(15)的外侧面上端套接有升降套筒(22),升降套筒(22)的下表面与圆形密封板(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球形气囊(1),球形气囊(1)的内侧面上端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1),球形气囊(1)的外侧面下端设有分流管(19),底座(4)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泵(17),气泵(17)的出气口通过导流管与分流管(19)的进气口相连,导流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8),底座(4)的上表面设有矩形框架(6),矩形框架(6)的内侧面前后两端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竖板(5),矩形框架(6)的内侧面左端设有第二竖板(8),矩形框架(6)的内侧面右端设有第三竖板(32),第一竖板(5)的前侧面中部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伸缩杆(26),伸缩杆(26)的外侧面前端套接U形安装板(30),U形安装板(30)的后侧面与第一竖板(5)的前侧面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8),U形安装板(30)的后侧面中部设有单片机(33),U形安装板(30)的上表面设有矩形绝缘板(31),单片机(3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33)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泵(17)、第一电磁阀(18)和第二电磁阀(21)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柱(15)均匀分布在底座(4)的上表面四周,定位柱(15)的外侧面上端靠近底座(4)上表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5)的下端面设有圆形定位板(3),圆形定位板(3)的上表面四周均布有四个螺栓孔(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电控减震装置的电缆终端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诚电仪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