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雷达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雷达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大型反射面天线具有增益高、波束窄等特点,在卫星通信、深空探测、电子对抗以及导航等领域应用广泛。为了提高探测分辨率,其工作频段逐步提高,这就对其指向精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德国100米口径反射面天线,当其工作频率达到95GHz时,对指向精度的要求为10角秒;我国拟在新疆奇台县建造110m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该天线需满足盲扫精度优于5角秒、可重复精度优于2.5角秒的指向精度要求。主反射面具有大尺寸、低刚度的结构特性,这使得天线主反射面在自身重力和环境因素如温度、风扰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变形,进而产生较大指向偏差。其中,重力可通过结构设计进行补偿;温度是缓变因素,可通过相关查表法进行补偿;而风扰则是时变和随机的,难以进行预测和实时地补偿。且在天线运行过程中,传统的测量方法只能通过编码器获取转轴处的指向偏差,无法捕获由于主反射面振动变形产生的指向偏差。然而国内外先进的反射面形面变形测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三个右手坐标系,第一个坐标系建立在天线底座中心,为全局坐标系;第二坐标系建立在反射面的顶点处,描述天线方位运动;第三个坐标系建立在反射面的顶点处,描述反射体变形和俯仰运动;第二步,根据大型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和材料属性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风场特性建立大型反射面天线风场分析模型;第三步,在坐标系中,根据仿真模型,建立主反射面全工况指向偏差测量模型,以最佳拟合抛物面理论和频域积分法为基础,建立测量点的加速度,位置,数量与指向偏差的关系;第四步,基于全工况指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三个右手坐标系,第一个坐标系建立在天线底座中心,为全局坐标系;第二坐标系建立在反射面的顶点处,描述天线方位运动;第三个坐标系建立在反射面的顶点处,描述反射体变形和俯仰运动;第二步,根据大型反射面天线结构参数和材料属性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风场特性建立大型反射面天线风场分析模型;第三步,在坐标系中,根据仿真模型,建立主反射面全工况指向偏差测量模型,以最佳拟合抛物面理论和频域积分法为基础,建立测量点的加速度,位置,数量与指向偏差的关系;第四步,基于全工况指向偏差测量模型基础上,建立4对称点加速度计优化布局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这一多变量、离散、非线性模型,从成千上万的结构节点中选出较少测量点;第五步,根据优化出的测量点数量和位置,在主反射面上布置加速度计,进行测量和指向误差重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反射面天线的风致指向误差实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包括以下步骤:(1)引入模态叠加法建立天线结构振动变形的分析模型:(2)全工况指向偏差分析模型:将RST坐标系中的加速度转换到UVW坐标系;[aUaVaW[1]]=[aRaSaT[1]]RT(Am)RY(-(90°-Em));式中,RT,RY分别是绕着T和Y的旋转矩阵;然后根据求出在UVW坐标系中主反射面指向偏差加速度通过FFT转换到频域A(h):N为采样点数,k为时间步;为了克服积分常量产生的漂移,采取低频截断滤波,接着通过频域积分得到θ(h):式中,fS为采样率;通过IFFT将θ(h)转换到时域:得到分别通过俯仰轴,方位轴补偿的指向偏差ΔE,Δ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反射面天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威,黄进,张洁,梁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