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组合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52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组合支架,包括主体和支撑板,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且主体的内部中间安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侧安装有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间设置有螺栓,所述主体的端面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置有支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内侧固定有支板,且支撑板位于支杆远离凹槽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与支杆之间设置有螺丝,所述支板的下方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固定有底座,所述主体的表面中间设置有卡槽。该线束组合支架设有主体,主体一共设置有两组,主体的设置,主要为线束提供支撑,设置两组,能够大大增加线束的储放量,散热孔的设置,能够对刚使用后的线束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组合支架
本技术涉及线束架
,具体为一种线束组合支架。
技术介绍
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应用也非常广泛,线束方面的相关产品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行业内对线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线束也变得越粗越重,也就给线束的使用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如今人们对产业发展中的要求不断增加,线束的使用也在不断增长中,线束支架的使用与改进也在不断的发展。现代的线束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运输困难,不方便对支架进行移动,在使用结束后,支架自身的占地面积过大,不能对支架进行拆卸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进行组合,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线束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组合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线束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运输困难,不方便对支架进行移动,在使用结束后,支架自身的占地面积过大,不能对支架进行拆卸收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组合支架,包括主体和放置箱,所述主体和支撑板,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且主体的内部中间安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侧安装有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组合支架,包括主体(1)和支撑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2),且主体(1)的内部中间安置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右侧安装有卡块(4),且卡块(4)的外侧设置有卡套(5),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中间设置有螺栓(7),所述主体(1)的端面内部设置有凹槽(8),且凹槽(8)的内部安置有支杆(9),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内侧固定有支板(12),且支撑板(10)位于支杆(9)远离凹槽(8)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0)与支杆(9)之间设置有螺丝(11),所述支板(12)的下方安装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组合支架,包括主体(1)和支撑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2),且主体(1)的内部中间安置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右侧安装有卡块(4),且卡块(4)的外侧设置有卡套(5),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中间设置有螺栓(7),所述主体(1)的端面内部设置有凹槽(8),且凹槽(8)的内部安置有支杆(9),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内侧固定有支板(12),且支撑板(10)位于支杆(9)远离凹槽(8)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0)与支杆(9)之间设置有螺丝(11),所述支板(12)的下方安装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下方固定有底座(14),且底座(14)的中间安装有支架(15),所述主体(1)的表面中间设置有卡槽(16),且卡槽(16)的内部放置有转轴(17),所述底板(13)的表面设置有螺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兴张振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玖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