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4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储能元件,储能元件被设置在容纳腔内;以及帽盖组件,帽盖组件包括被密封设置在壳体的开口端的帽盖本体,帽盖本体呈片状结构,在帽盖本体上开设有防爆槽,帽盖本体与储能元件的一个集流体连接,帽盖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帽盖组件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帽盖组件所占容纳腔的容积,可以使储能元件的质量做的更大,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便于电池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
本技术涉及储能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壳体、电芯和帽盖组件。所述帽盖组件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以及设置在上盖和下盖的外边缘的绝缘圈。上盖与下盖均为导体,二者呈中部凸出的片状结构。在组装时,两个片状结构的凸出部分相对设置,在边缘处相互连接。在下盖上设置有防爆槽。下盖与电芯的正极或者负极连接。然而,这种帽盖组件的结构复杂,体积大,不利于电池的小型化设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及帽盖组件,所述帽盖组件包括被密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的帽盖本体,所述帽盖本体呈片状结构,在所述帽盖本体上开设有防爆槽,所述帽盖本体与所述储能元件的一个集流体连接,所述帽盖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可选地,所述帽盖本体通过金属线与所述集流体连接。可选地,所述帽盖组件还包括柱状导体,所述柱状导体的一端与所述帽盖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储能元件为可卷绕的片状结构,所述储能元件卷绕在所述柱状导体外,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柱状导体连接。可选地,所述柱状导体的侧部形成凹槽,所述集流体被焊接在所述凹槽中;或者所述柱状导体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缝隙,所述集流体被固定在所述缝隙中,以实现导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帽盖本体包括形成连接并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储能元件的正极集流体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储能元件的负极集流体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环形成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元件。可选地,由所述第一电极部向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延伸形成柱状导体,所述储能元件为可卷绕的片状结构,所述储能元件卷绕在所述柱状导体外,所述正极集流体与所述柱状导体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极柱和由所述极柱的一端沿径向凸出的帽部,所述极柱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环形成连接,所述帽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帽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相间隔,所述帽部通过金属线与所述正极集流体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盖部和由所述盖部的内边缘向侧部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部以及由所述盖部的外边缘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盖合在所述开口端,所述第二侧壁部焊接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第二侧壁部的与所述泄压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防爆槽,所述绝缘元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部围成的空间内。可选地,所述绝缘元件的材质为陶瓷、橡胶、塑料或者硅胶。可选地,所述帽盖本体嵌入所述开口端内,并且与所述壳体焊接。可选地,所述帽盖本体的侧部形成环形台阶结构,所述环形台阶结构的细径部插入所述开口端内,所述环形台阶结构的粗径部与所述壳体的外壁平齐。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开口端且向所述容纳腔内凸出的缩颈部,所述帽盖本体被设置在所述缩颈部上;或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并靠近开口端的部位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帽盖本体被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可选地,在所述帽盖本体的外边缘注塑形成有绝缘密封件,所述帽盖本体嵌入所述开口端内,所述绝缘密封件的侧部通过辊压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开口端。可选地,所述帽盖本体包括位于中部的减薄部,所述防爆槽开设在所述减薄部。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帽盖组件相对的底部,在所述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在所述凹陷部开设有注液通孔,还包括盖设在所述注液通孔的外侧的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位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密封元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底部的凹陷部以外的外表面平齐。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帽盖组件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帽盖组件所占容纳腔的容积,可以使储能元件的质量做的更大,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便于电池的小型化设计。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帽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帽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种电池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种电池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帽盖组件与壳体的装配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帽盖组件与壳体的装配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四种电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五种电池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1:壳体;12:绝缘面垫;13:帽盖本体;14:正极集流体;15:滚槽;16:防爆槽;17:减薄部;18:金属线;19:柱状导体;20:凹槽;21:缝隙;23:陶瓷环;24:帽部;25:极柱;26:第一侧壁部;27:第二侧壁部;28:细径部;29:粗径部;30:缩颈部;31:支撑件;32:绝缘密封件;33:凹陷部;34:注液通孔;35:负极极片;36:第一隔离膜;37:正极材料;38:第二隔离膜;39:密封元件;40:第二电极部;41:泄压孔;42: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如图1所示,电池可以是一次电池或者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11、储能元件和帽盖组件。壳体11呈圆筒状或者方形筒状结构。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壳体11具有一个开口端或者两个开口端。储能元件被设置在容纳腔内。储能元件用于储能。优选地,储能元件为可卷绕的片状结构。例如,锂离子电池的电芯。这种结构能够根据容纳腔的结构卷绕成设定结构,适应性强、安全系数高。如图1所示,储能元件包括正极材料37、负极极片35以及位于正极材料37和负极极片35之间的第一隔离膜36。在储能元件的外侧包裹有第二隔离膜38,用于与壳体11进行绝缘。正极材料37与正极集流体14连接。负极极片35与负极集流体连接。在储能元件的上、下端面还设置有用于与壳体11绝缘的绝缘面垫12。帽盖组件包括被密封设置在壳体11的开口端的帽盖本体13。密封设置是指帽盖本体13与壳体11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并且封闭容纳腔。帽盖本体13为导体,例如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及帽盖组件,所述帽盖组件包括被密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的帽盖本体,所述帽盖本体呈片状结构,在所述帽盖本体上开设有防爆槽,所述帽盖本体与所述储能元件的一个集流体连接,所述帽盖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及帽盖组件,所述帽盖组件包括被密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的帽盖本体,所述帽盖本体呈片状结构,在所述帽盖本体上开设有防爆槽,所述帽盖本体与所述储能元件的一个集流体连接,所述帽盖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本体通过金属线与所述集流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组件还包括柱状导体,所述柱状导体的一端与所述帽盖本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储能元件为可卷绕的片状结构,所述储能元件卷绕在所述柱状导体外,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柱状导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导体的侧部形成凹槽,所述集流体被焊接在所述凹槽中;或者所述柱状导体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缝隙,所述集流体被固定在所述缝隙中,以实现导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本体包括形成连接并彼此绝缘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储能元件的正极集流体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储能元件的负极集流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环形成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电极部向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延伸形成柱状导体,所述储能元件为可卷绕的片状结构,所述储能元件卷绕在所述柱状导体外,所述正极集流体与所述柱状导体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极柱和由所述极柱的一端沿径向凸出的帽部,所述极柱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环形成连接,所述帽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帽部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