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目标跟踪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多普雷穿墙雷达对人类目标进行跟踪被视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早期的研究成果表明,为了经济有效的对目标进行定位,准确估计目标的瞬时频率(InstantaneousFrequencies,IFs)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采用时频分析技术,通过提取时频平面上的最大值作为目标时频轨迹。然而,时频分析方法具有几个主要缺点:第一,由于穿墙雷达应用的特殊性,大部分观测者往往希望能够实时获取目标的探测信息,因为对信号处理过程中的时窗长度具有严苛的限制,导致对目标瞬时频率估计的低分辨率和低精度缺陷;第二,当不同目标的瞬时频率太过接近以至于不能被时频算法准确识别时,该算法对目标瞬时频率的估计精度将发生明显下降。这种现象也称之为“频率模糊”效应;第三,时频分析方法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强噪声干扰信号很容易被错误识别为虚假目标,不仅降低了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Bzeier模型的霍夫变换频率估计算法,完成对解调后回波信号的分量分离与瞬时频率的估计;S2.根据定位跟踪算法以及目标瞬时频率,实时估测目标位置信息;S3.合成目标运动轨迹,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Bzeier模型的霍夫变换频率估计算法,完成对解调后回波信号的分量分离与瞬时频率的估计;S2.根据定位跟踪算法以及目标瞬时频率,实时估测目标位置信息;S3.合成目标运动轨迹,实现对目标的跟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基于Bzeier模型的霍夫变换频率估计算法,包括:S101.Bezier模型的端点确定:根据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发射机接收回波调解后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主要像素作为目标瞬时频率曲线,并取此曲线的点作为Bezier模型的端点;S102.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频率拟合:根据霍夫变换的原理,确定最近似于目标瞬时频率曲线的二次型Bezier模型,完成对目标瞬时频率的估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发射机接收回波调解后的信号表示为:其中,ak为第k个信号的幅度,fdi,k(t)是对应于载波频率fi的第k个目标分量的多普勒频率,是第k个信号回波初始相位,c是光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所述霍夫变换模型如下:其中F(X,t)是目标瞬时频率的拟合模型,X是拟合参数,调整拟合参数使得拟合模型近似于目标瞬时频率fdi,k(t)=F(X,t);所述二次型Bezier模型如下:其中P0和P2是Bezier模型的端点,P1是其控制点,u是参数;所述目标瞬时频率的拟合如下:FB(X,t)=(1-t)2·ystart+2t(1-t)·Y1+t2·yend(4)其中X=[x1,y1],调整参数(X1,Y1)=(x1,y1)时,目标瞬时频率的估计结果可表示为fdi,k(t)=FB(X,t),X=[x1,y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鹏,孙印花,林筱壹,余厦莅,雷承熹,黄国伟,李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