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结构、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8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热交换结构、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上述的热交换结构,包括用于盛装换热介质的外管及安装在所述外管内的用于盛装被换热介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通道,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所述内管内的被换热介质可由所述射流孔喷出至所述换热通道;热交换装置包括上述的热交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热交换装置,可提高换热效率且不易结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结构、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涉及热交换结构、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
技术介绍
热交换是一种换热介质与被换热介质交换热量的换热方法,通常采用蒸发器来实现。目前蒸发器的蒸发工艺主要分为膜蒸发和强制循环闪蒸的方式蒸发,前者效率高但易结垢;后者不易结垢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且不易结垢的热交换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交换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结构,包括用于盛装换热介质的外管及安装在所述外管内的用于盛装被换热介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通道,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所述内管内的被换热介质可由所述射流孔喷出至所述换热通道。上述的热交换结构,内管内的被换热介质由射流孔喷出至换热通道,将传统的被换热介质的纵向流动改为横向流动,且被换热介质的流速加快,从而加快了换热效率;被换热介质高速射流,冲击力减少了管壁的结垢。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内管的中心轴线之间非垂直设置。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射流孔等间隔地开设于所述内管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内管及若干间隔排列的外管,每一所述内管对应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内管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管之间均形成换热通道,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所述内管内的换热介质可由所述射流孔喷出至所述换热通道;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内管的被换热介质进口,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内管的被换热介质出口,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外管的换热介质进口,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外管的换热介质出口。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外管相互连通,若干所述内管相互连通。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内管的中心轴线之间非垂直设置。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射流孔等间隔地开设于所述内管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换热介质装在外管内;将被换热介质装在内管内,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被换热介质由所述射流孔射出,并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打转,以加热所述换热介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换热介质由所述射流孔以非垂直所述内管的中心轴线的角度射出。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由多股气流或液流等间隔地射出至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结构100,包括用于盛装换热介质的外管10及安装在外管10内的用于盛装被换热介质的内管20,内管20的外壁与外管10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通道30,内管2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内管20内部的射流孔21,内管20内的被换热介质可由该射流孔21喷出至换热通道30,喷出的被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30内且在外管10的外壁打转,被换热介质横向流动,加速了被换热介质的流速,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射流孔21的中心轴线与内管20的中心轴线之间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当非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射流孔21的中心轴线与内管20的中心轴线之间非垂直设置,使得被换热介质朝向换热通道30的对角射出,增大被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30内的流速。射流孔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射流孔21等间隔地开设于内管20上。且射流孔21的位置可以呈直线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均不影响换热效率。上述的热交换结构,内管内的被换热介质由射流孔喷出至换热通道,将传统的被换热介质的纵向流动改为横向流动,且被换热介质的流速加快,从而加快了换热效率;被换热介质高速射流,冲击力减少了管壁的结垢。实施例二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200,包括外壳40、安装于外壳40内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内管20及安装于所述外壳40内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外管10,每一内管20对应于相邻的两个外管10之间,内管20与相邻的两个外管10之间均形成换热通道30,内管2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内管20内部的射流孔21,内管20内的被换热介质可由该射流孔21喷出至换热通道30,喷出的被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30内且在外管10的外壁打转,加速了被换热介质的流速,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外壳40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内管20的被换热介质进口41,外壳40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内管20的被换热介质出口42,外壳40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外管10的换热介质进口43,外壳40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外管10的换热介质出口44。由此,被换热介质由被换热介质进口41进入内管,经热交换后由被换热介质出口42流出,换热介质由换热介质进口43进入外管10,再由换热介质出口44流出。若干外管10呈折叠曲线设置以相互连通,若干内管20呈折叠曲线设置以相互连通。射流孔21的中心轴线与内管20的中心轴线之间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当非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射流孔21的中心轴线与内管20的中心轴线之间非垂直设置,使得被换热介质朝向换热通道30的对角射出,增大被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30内的流速。射流孔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射流孔21等间隔地开设于内管20上。且射流孔21的位置可以呈直线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均不影响换热效率。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交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换热介质装在外管10内;将被换热介质装在内管20内,内管2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内管20内部的射流孔21,被换热介质由射流孔21射出,并在内管20的外壁与外管10的内壁之间打转,以加热换热介质。射流孔21的中心轴线与内管20的中心轴线之间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当非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射流孔21的中心轴线与内管20的中心轴线之间非垂直设置,使得被换热介质朝向换热通道30的对角射出,增大被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30内的流速。射流孔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射流孔21等间隔地开设于内管20上。且射流孔21的位置可以呈直线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均不影响换热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换热介质的外管及安装在所述外管内的用于盛装被换热介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通道,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所述内管内的被换热介质可由所述射流孔喷出至所述换热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换热介质的外管及安装在所述外管内的用于盛装被换热介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通道,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所述内管内的被换热介质可由所述射流孔喷出至所述换热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内管的中心轴线之间非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射流孔等间隔地开设于所述内管上。4.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若干间隔排列的内管及若干间隔排列的外管,每一所述内管对应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内管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管之间均形成换热通道,所述内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内管内部的射流孔,所述内管内的换热介质可由所述射流孔喷出至所述换热通道;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内管的被换热介质进口,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内管的被换热介质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润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闻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