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婉力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8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包括:外壳、水箱、双转子水幕器、挡水板、转子电机、风机、进风口及出风口,外壳下部侧壁开设进风口,上部侧壁开设出风口;水箱设于外壳内下部;水幕器设于外壳内中部、水箱上方,水幕器下端开口伸入至水箱中,水幕器下沿低于水箱中水的上沿;水幕器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第二转子皆为上粗下细的锥形体,内部中空,内壁上设有多条螺旋的、凸起的筋;第一转子设在下方,第二转子套装于第一转子内;第一转子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转子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亦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转子通孔开设位置高于第一转子上沿;第一转子通孔为水雾孔,第二转子通孔为大水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水来过滤空气的、内置双层转子的高效水帘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因环境破坏、工业废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春夏季节的“沙尘”,秋冬季节的“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冬雾有着“冬季杀手”之称,加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煤炭燃烧等空气中的微尘、悬浮颗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使得大气中的PM2.5指数严重超标。所以,空气过滤器应运而生,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等的空气过滤、净化。申请号为201720461806.X的名为“一种多层水幕帘过滤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以水为过滤介质的过滤系统,系统中包含有内壁设有竖向筋条的圆筒式风道,能够形成多层水幕,雾化程度大,过滤效果更佳;然而,以水为过滤介质的过滤系统无法控制过滤完后的空气湿度,因此导致室内空气湿度上升,超过适宜范围,影响用户的舒适感。而申请号为201820516785.1的名为“一种恒湿水幕帘过滤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在水幕器的壁上、相邻的筋之间设上下两层通孔,下层通孔为水雾孔,上层通孔为大水滴孔,由此形成多层水幕帘,空气先经水雾净化,再经水珠,水珠将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汽吸收,为使用者提供湿度适宜的洁净空气。但是,从相对湿度来讲,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5%—65%,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使用时发现,申请号为201820516785.1的“一种恒湿水幕帘过滤系统”的结构所起到的干燥作用仍然不太理想,空气相对湿度约为60%;对于室内空气而言,其湿度仍然偏高,超过人体最佳舒适点(55%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水过滤后的空气的湿度,以提供给用户舒适度最佳的洁净空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包括:外壳、水箱、双转子水幕器、挡水板、转子电机、风机、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筒式结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进风口,顶部或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出风口,底座封闭;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下部,水箱内灌装水;所述双转子水幕器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水箱的上方,水幕器的下端开口伸入至所述水箱中,水幕器的下沿低于水箱中水的上沿;所述双转子水幕器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第二转子皆为上粗下细的锥形体,内部中空,内壁上设有多条螺旋的、凸起的筋;其中,第一转子设在下方,第二转子套装于第一转子内,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转子的顶部夹角小于第一转子的顶部夹角,第二转子的底部直径小于第一转子的底部直径;在第一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二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亦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转子的通孔开设位置高于第一转子上沿;第一转子的通孔为水雾孔,第二转子的通孔为大水滴孔;所述挡水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外围;所述转子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上方,转子电机的下端与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第二转子电连接,转子电机转动带动双转子水幕器转动;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转子电机的上方,向外排放空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可选地,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为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可选地,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为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通孔在所述水幕器的壁上朝着旋转方向倾斜开设。优选地,所述通孔朝着旋转方向倾斜15°开设。优选地,所述通孔在所述水幕器的壁上位置均匀地进行开设。优选地,还设有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主板,所述PCB主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风机上方的空间中,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PCB主板控制所述风机的启停和转速。优选地,还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设于所述水箱的上方,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内部灌装水。优选地,所述补水箱设两个,一左一右、对称设置。优选地,还设有电池,作为停电时的备用电源,或用于不方便连接市电的场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可产生多层水幕帘,雾化程度大,过滤效果更佳;2、空气先经水雾净化,再经水珠,水珠将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汽吸收,起到明显的干燥作用,为使用者提供湿度适宜的洁净空气;3、水雾孔和大水滴孔离水幕器轴心的距离差不多,空气由下而上,依次高效经过水雾孔区域和大水滴孔区域,除湿效果更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外壳2水箱3双转子水幕器4挡水板5转子电机6风机7进风口8出风口9PCB主板10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包括:外壳1、水箱2、双转子水幕器3、挡水板4、转子电机5、风机6、进风口7以及出风口8,其中,所述外壳1为内部中空的筒式结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进风口7,顶部或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出风口8,底座封闭;所述水箱2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下部,水箱内灌装有足量的、洁净的水;所述双转子水幕器3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中部、所述水箱2的上方,水幕器的下端开口伸入至所述水箱2中,水幕器的下沿低于水箱中水的上沿,由此可从所述水箱2中吸取水分;本专利技术的双转子水幕器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第二转子皆为上粗下细的锥形体,内部中空,内壁上设有多条螺旋的、凸起的筋;其中,第一转子设在下方,第二转子套装于第一转子内,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既可以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丝将两个转子紧固地连在一起,平时两个转子一起转动,需要清洗时简单操作即可拆卸,清洗完毕亦可简单安装;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使用强力胶将两个转子紧固地连在一起;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地做出双转子;第二转子的顶部夹角小于第一转子的顶部夹角,第二转子的底部直径小于第一转子的底部直径;在第一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二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亦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转子的通孔开设位置高于第一转子上沿;第一转子的通孔为水雾孔,直径约为0.5㎜,水雾孔优选设置6排或多于6排,排间距1㎜,第二转子的通孔为大水滴孔,直径约为1㎜,大水滴孔优选设置3排或多于3排,排间距1㎜;进一步优选地,水雾孔上端距大水滴孔下端的垂直距离为10㎜。做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申请人发现,在申请号为201820516785.1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水雾孔和大水滴孔设于一个转子上,水雾孔在下、离心率小,甩出来的水雾离水幕器轴心近,大水滴孔在上、离心率大,甩出来的大水滴离水幕器轴心远、且由于离心率大导致甩出后迅速四下飞溅;然而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是直着由下而上的,所以,空气在经过水雾除尘之后向上走,所经过的区域是大水滴迅速闪过的区域,故无法高效地经过大水滴除湿,由此导致除湿效果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双转子水幕器设置了两个转子,第二转子的底部直径小于第一转子的底部直径,这样,同样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水箱、双转子水幕器、挡水板、转子电机、风机、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筒式结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进风口,顶部或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出风口,底座封闭;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下部,水箱内灌装水;所述双转子水幕器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水箱的上方,水幕器的下端开口伸入至所述水箱中,水幕器的下沿低于水箱中水的上沿;所述双转子水幕器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第二转子皆为上粗下细的锥形体,内部中空,内壁上设有多条螺旋的、凸起的筋;其中,第一转子设在下方,第二转子套装于第一转子内,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转子的顶部夹角小于第一转子的顶部夹角,第二转子的底部直径小于第一转子的底部直径;在第一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二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亦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转子的通孔开设位置高于第一转子上沿;第一转子的通孔为水雾孔,第二转子的通孔为大水滴孔;所述挡水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外围;所述转子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上方,转子电机的下端与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第二转子电连接,转子电机转动带动双转子水幕器转动;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转子电机的上方,向外排放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转子高效水帘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水箱、双转子水幕器、挡水板、转子电机、风机、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筒式结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进风口,顶部或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孔形或线形的所述出风口,底座封闭;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下部,水箱内灌装水;所述双转子水幕器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水箱的上方,水幕器的下端开口伸入至所述水箱中,水幕器的下沿低于水箱中水的上沿;所述双转子水幕器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第二转子皆为上粗下细的锥形体,内部中空,内壁上设有多条螺旋的、凸起的筋;其中,第一转子设在下方,第二转子套装于第一转子内,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转子的顶部夹角小于第一转子的顶部夹角,第二转子的底部直径小于第一转子的底部直径;在第一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二转子的侧壁上部、相邻的筋之间亦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转子的通孔开设位置高于第一转子上沿;第一转子的通孔为水雾孔,第二转子的通孔为大水滴孔;所述挡水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外围;所述转子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部、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上方,转子电机的下端与所述双转子水幕器的第二转子电连接,转子电机转动带动双转子水幕器转动;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转子电机的上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婉力
申请(专利权)人:严婉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