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80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及一种空调系统,其中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通道;第二过滤通道,与第一过滤通道并联连接;其中,第一过滤通道与第二过滤通道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第一过滤通道及第二过滤通道的流通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在多联机空调旧项目工程改造中,可延用旧管路,在空调系统中安装接入该过滤装置,可以正向和反向过滤并储存旧管路内杂质,保证了空调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旧工程改造的效率,并延用原管路,降低了改造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装置及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多联机空调技术的提升,多联机产品迭代,旧产品使用年限到期,旧工程项目改造与日俱增。旧工程项目改造管路暗藏限制,一般延用旧管路,旧管路清洁清理成为一大难题,普通过滤器只能满足简单过滤的作用,无吸附储存作用,被过滤的杂质在空调系统反向流动时又会被冲到空调系统中,对空调系统阀体、毛细管或压缩机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过滤装置,用于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过滤通道;第二过滤通道,与第一过滤通道并联连接;其中,第一过滤通道与第二过滤通道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第一过滤通道及第二过滤通道的流通方向相反。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包括有并联连接的第一过滤通道及第二过滤通道,其中第一过滤通道与第二过滤通道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其流通方向相反,以保证空调系统的冷媒正向流动及反向流动均可得到过滤,且过滤后的杂质不会被重新冲到空调系统中,具体地,第一过滤通道的流向与冷媒正向流动的方向一致,第二过滤通道与冷媒反向流动的方向一致,即当冷媒正向流动时,全部冷媒通过第一过滤通道得到过滤,此时被过滤的杂质存在于第一过滤通道内,当冷媒反向流动时,全部冷媒通过第二过滤通道得到过滤,此时被过滤的杂质存在于第二过滤通道内,且由于第一过滤通道及第二过滤通道的单向流通性,使得在冷媒转变流动方向时,已被过滤的杂质不会重新流回空调系统中,使得空调系统不管是制冷还是制热模式都可以将杂质过滤并锁定在过滤装置内。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在多联机空调旧项目工程改造中,可延用旧管路,在空调系统中安装接入该过滤装置,可以正向和反向过滤并储存旧管路内杂质,保证了空调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了旧工程改造的效率,并延用原管路,降低了改造的成本。根据本技术上述的过滤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过滤通道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过滤器,与第一单向阀串联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过滤通道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及第一过滤器,通过第一单向阀保证第一过滤通道的单向流通性,通过第一过滤器对通过第一单向阀的冷媒进行过滤,以降低冷媒内杂质含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过滤通道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过滤器,与第二单向阀串联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过滤通道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单向阀及第二过滤器,通过第二单向阀保证第二过滤通道的单向流通性,通过第二过滤器对通过第二单向阀的冷媒进行过滤,以降低冷媒内杂质含量。具体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的流通方向相反,确保在冷媒改变流动方向时,已过滤的杂质不会再次回到空调系统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过滤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过滤器串联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过滤通道上串联连接有多个第一过滤器,多个第一过滤器同时工作,以增强对杂质的过滤吸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过滤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过滤器串联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过滤通道上串联连接有多个第二过滤器,多个第二过滤器同时工作,以增强对杂质的过滤吸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过滤通道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过滤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过滤通道及第二过滤通道设置为多个,进一步增强对杂质的过滤吸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第一过滤通道及多个第二过滤通道呈交错分布。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多个第一过滤通道与多个第二过滤通道交错分布,使得冷媒无论处于正向流动还是反向流动,第一过滤通道及第二过滤通道均可在冷媒的入口处呈均匀分布,以加快冷媒的流动速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多个第一过滤通道的交汇处;多个第一开关,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过滤通道的入口处,多个第一开关与第一流量传感器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多个第一过滤通道交汇处设置有第一流量传感器,通过该第一流量传感器检测冷媒正向流动时的流量,同时在每个第一过滤通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第一开关,并将第一开关与第一流量传感器相连接,以根据流量大小控制多个第一开关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当该过滤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的主流通管道时,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冷媒流量较大,此时开启较多或全部的第一开关,以保证足够的第一过滤通道开启,确保冷媒的流动速度,当该过滤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的分支流通管道时,开始部分第一过滤通道即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多个第二过滤通道的交汇处;多个第二开关,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二过滤通道的入口处,多个第二开关与第二流量传感器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多个第二过滤通道交汇处设置有第二流量传感器,通过该第二流量传感器检测冷媒反向流动时的流量,同时在每个第二过滤通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第二开关,并将第二开关与第二流量传感器相连接,以根据流量大小控制多个第二开关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当该过滤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的主流通管道时,流量传感器检测到冷媒流量较大,此时开启较多或全部的第二开关,以保证足够的第二过滤通道开启,确保冷媒的流动速度,当该过滤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的分支流通管道时,开始部分第二过滤通道即可。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装置。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空调系统因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装置,因此,具有上述过滤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过滤装置,12第一过滤通道,122第一单向阀,124第一过滤器,14第二过滤通道,142第二单向阀,144第二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1及空调系统。本技术提出了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过滤装置1,用于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过滤通道12;第二过滤通道14,与第一过滤通道12并联连接;其中,第一过滤通道12与第二过滤通道14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第一过滤通道12及第二过滤通道14的流通方向相反。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1包括有并联连接的第一过滤通道12及第二过滤通道14,其中第一过滤通道12与第二过滤通道14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其流通方向相反,以保证空调系统的冷媒正向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用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通道;第二过滤通道,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及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流通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用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通道;第二过滤通道,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过滤通道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均为单向过滤通道,且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及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流通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串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过滤器串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过滤器串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生许永锋李宏伟卢健洪马进李仲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