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降温
,尤其是指一种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我国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约为27%~40%,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由于建筑屋面引起的室内负荷占比很高,可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14%,屋顶保温隔热效果差的建筑所占比例更高。为节约建筑能耗,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进行新规制定,老旧楼外墙保温、屋面增加坡屋顶覆盖等改造措施,目的也是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但是,以上改造措施,普遍存在施工周期长,导热系数受限等问题,还是属于被动节能措施。为快速实现隔绝太阳辐射热,有些建筑在屋面上覆盖一层遮阳网,以减少部分太阳能直接照射带来的热负荷。这种方式普遍存在于各类蔬菜大棚、简易建筑及老旧建筑。这种技术虽然有一定的节能作用,通过密网减少太阳能透光量(光通量),从理论上也是减少了太阳能热辐射能量,可以减少建筑热负荷,但这种技术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这属于一种被动式节能方式通过阻隔实现能量减少,阻隔量级不高,效率不高。其次,受环境及材料限制,施工往往很不规范,消防规范无法达到,需要经常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包括供水装置、布水装置、集水槽及控制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的屋面上方,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布水装置通过供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槽的槽口朝上地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屋顶边缘的下方,所述集水槽能收集沿所述建筑物的屋顶边缘流下的水,所述集水槽通过回水管与所述供水装置连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水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所述供水管向所述布水装置供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包括供水装置、布水装置、集水槽及控制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的屋面上方,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布水装置通过供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槽的槽口朝上地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屋顶边缘的下方,所述集水槽能收集沿所述建筑物的屋顶边缘流下的水,所述集水槽通过回水管与所述供水装置连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水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所述供水管向所述布水装置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设于所述建筑物的屋顶的最低处的边缘下方,所述建筑物的屋顶的最低处的边缘与所述集水槽的槽口相对应;或者所述集水槽沿所述建筑物的周向环绕所述建筑物设置,所述建筑物的屋顶的各处边缘均与所述集水槽的槽口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水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及水泵,所述水箱通过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布水装置连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水箱的连通位置靠近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集水槽通过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水箱的连通位置靠近所述水箱的顶部,且所述回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集水槽的槽底;所述水泵设在所述供水管上,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屋面水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紫玉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