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6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包括围框和底盘泡沫,所述围框具有四面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盘泡沫的壁面贴合,至少一面所述侧板上具有镂空的侧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中设置有侧出风口,可以将空调的出风通过管道引入不同的空间中,使得一台空调器可以满足多个房间使用,减少区域内空调安装数量,提高单台空调利用率,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
技术介绍
吊顶式空调作为空调器中的一种,其安装于室内的顶壁上,并且因为吊顶式空调占用面积少,安装方式灵活,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广受用户喜欢,但目前的吊顶式空调仅能满足一定空间的使用需求,无法根据用户需要将出风引导到其他空间中,在大区域或多房间使用时需要安装多台空调才能起到调节室温的效果,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以解决目前空调无法一机多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包括围框和底盘泡沫,所述围框具有四面侧板,所述侧板与其所述底盘泡沫的壁面贴合,至少一面所述侧板上具有镂空的侧出风口。进一步的,在所述侧板的所述侧出风口上设置有敲落片。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泡沫与所述侧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下凹的预留槽。进一步的,所述预留槽的形状与所述侧出风口的形状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侧出风口为四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六边形或三角形的孔洞。进一步的,所述侧出风口面积占其所对应的所述侧板面积的1/4-3/4。进一步的,所述围框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向外部凸起的压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竖条形、横条形或折线形。进一步的,还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数量与所述侧出风口对应,所述通风管与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包括喇叭形的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大口端边缘设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上设有多个螺钉孔,所述侧板上在所述侧出风口的周边也设有多个螺钉孔,所述连接边与所述侧板通过螺钉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中设置有侧出风口,可以将空调的出风通过管道引入不同的空间中,使得一台空调器可以满足多个房间使用,减少区域内空调安装数量,提高单台空调利用率,节约成本。(2)本技术所述的底盘泡沫上设置有预留槽,用户需要侧面出风时,在预留槽的范围内进行切割,便于底盘泡沫上出风通道的加工,防止出风通道过大产生漏风现象。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部分结构组装图;图2为围框的结构图;图3为围框的主视图;图4为底盘泡沫的结构图;图5为底盘泡沫的主视图;图6为通风管的结构图;图7为通风管的主视图;图8为侧面出风口与通风管的装配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围框,2-底盘泡沫,3-侧板,4-角板,5-半框,6-侧出风口,7-敲落片,8-侧壁,9-预留槽,10-加强筋,11-通风管,12-连接边,13-输风管道,14-导风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文中所有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仅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结合图1-5所示,吊顶式空调包括围框1和底盘泡沫2,底盘泡沫2一体成型,围框1包围在底盘泡沫2外侧,每面侧板3均与底盘泡沫2上的侧壁8的壁面贴合。围框1由四面侧板3和四块角板4组成,每两面侧板3之间通过角板4连接,围框1安装在底盘泡沫2外侧,每面侧板3和与其对应的侧壁8的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围框1由两个一体成型的半框5组成,每个半框5包括两块侧板3和两块角板4,两个半框5之间通过螺钉或插片结构拼装组合。围框1的四面侧板3上均设置有镂空的侧出风口6,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侧出风口6可以在任一面或多面侧板3上。侧板3的侧出风口6位置上设置有敲落片7,敲落片7覆盖住侧出风口6,敲落片7与侧出风口6的各边之间点连接,在需要时,对敲落片7施加一定的力就能令连接断开,从而使敲落片7与侧出风口6分离,完全露出侧出风口6。打开侧出风口6后,可以切割侧出风口6对应位置的底盘泡沫2,在底盘泡沫2上形成与空调器内部连通的出风通道,可以将空调的出风通过管道引入不同的空间中,使得一台空调器可以满足多个房间使用,减少区域内空调安装数量,提高单台空调利用率,节约成本。实施例二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与侧出风口6相对位置的底盘泡沫上设有下凹的预留槽9,预留槽9的尺寸形状与侧出风口6相同。本实施例中侧出风口6和预留槽9为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出风口6和预留槽9可以根据不同的出风连接管选择为四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六边形或三角形。预留槽9设置便于用户确定出风通道的切割范围,防止出风通道过大产生漏风现象。实施例三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侧出风口6设置在侧板3的中部,侧出风口6的面积占其对应的侧板3的面积的比例介于1/4-3/4之间,能同时保证侧面出风风量和围框1的结构强度。实施例四如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围框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10。较佳的,加强筋10设置在围框1的每面侧板3的侧出风口6的上方,加强筋10为向外凸起条状压筋结构,通过冲压工艺形成,能够提高围框1的强度,防止侧板3损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面侧板上可以设置多条加强筋10,加强筋10布置在侧出风口6周围,其形式为竖条形、横条形或折线形。实施例五如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6-8所示,吊顶式空调还具有可拆卸的通风管11,通风管11与围框1上的侧板3可拆卸连接,通风管11数量与侧出风口6数量对应,用于将侧出风口6吹出的空气引导到需要控温的区域。通风管11包括输风管道13和导风口14,导风口14用于连接侧出风口6,输风管道13用于输送空气,输风管道13的截面与侧出风口6形状相同,导风口14为喇叭形的结构,其小口端与输风管道13连接,大口端与侧板3固定连接。导风口14大口端的面积大于侧出风口6的面积,能将侧出风口6完全包围,防止空调风外泄。导风口14的大口端边缘处设置有连接边12,连接边12上设装有多个螺钉孔,侧出风口6周围也设有多个螺钉孔。通风管11装配时,导风口14的大口端套住侧出风口6,连接边12与侧板3贴合,通过螺钉将通风管11与围框1多点连接,确保通风管11固定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框(1)和底盘泡沫(2),所述围框(1)具有四面侧板(3),所述侧板(3)与所述底盘泡沫(2)的壁面贴合,至少一面所述侧板(3)上具有镂空的侧出风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框(1)和底盘泡沫(2),所述围框(1)具有四面侧板(3),所述侧板(3)与所述底盘泡沫(2)的壁面贴合,至少一面所述侧板(3)上具有镂空的侧出风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3)的所述侧出风口(6)上设置有敲落片(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泡沫(2)与所述侧出风口(6)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下凹的预留槽(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9)的形状与所述侧出风口(6)的形状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风口(6)为四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六边形或三角形的孔洞。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出风口的吊顶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镭谢斌陈武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