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76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透镜、发光芯片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反光半杯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及第二反射曲面,第一反射曲面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靠近杯底;第一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曲面段B及曲面段A2,第二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曲面段D及曲面段C2;曲面段A1与曲面段A2曲率同为α1,曲面段B曲率为α2,曲面段C1与曲面段C2曲率同为α3,曲面段D曲率为α4,其中α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灯
,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CN205245025U公开了一种高效率LED单芯片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光学系统,该汽车前照大灯光学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出射光线宽度较窄,即只能形成60度夹角的照射范围,使得汽车在转弯时存在照明盲区,这给夜晚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出射光线高度较低,导致驾驶人员往往无法看清位于道路旁高位处的路牌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该系统中反光半杯配合光源使用后有效增加了汽车前照大灯的光线宽度,且光线照度也都大大提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包括透镜、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所述反光半杯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以及第二反射曲面,其中第一反射曲面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曲面段B以及曲面段A2,所述第二反射曲面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所述曲面段A1与曲面段A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B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与曲面段C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的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一反射曲面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等同于曲面段D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二反射曲面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第一反射曲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L1/7,所述第二反射曲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2L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射曲面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2,所述曲面段A1、曲面段A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分别为3.5L2/16,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9L2/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部为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定位台,所述定位台边缘设有将所述反光半杯罩设在发光芯片正上方的固定台;所述定位台包括靠近杯底且用于安装第一发光芯片的水平定位段以及靠近杯口且用于安装第二发光芯片的倾斜定位段,所述倾斜定位段的坡度为30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半杯的杯口处设有增加杯体强度的弧形缺口。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发光芯片与杯口之间的距离L3,所述第二发光芯片与杯口之间的距离为L4,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L3与L1的比值为0.8-0.9,L4与L1的比值为0.2-0.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系统还包括套筒,所述透镜卡接于套筒一端,所述散热器固定于套筒另一端,所述散热器在靠近车灯前方的位置螺钉连接有进行远近光调节的电磁阀挡光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底部安装有风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在光型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将杯体内部反射面设置成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并通过曲率大小的设置,实现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更宽,且能形成90度夹角宽度的照射范围,解决了汽车在转弯时存在照明盲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汽车前照大灯的出射光线更高,即能照射到道路更高的位置,以此方便驾驶员看清位于道路高位处的路牌信息等,进一步确保了行车安全,也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反射曲面、第二反射曲面的比例,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的比例,曲面段C1、曲面段D、曲面段C2的比例进行优化选择,在提高出射光线宽度、高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的照度,本专利技术照度达到180lux,即出射光线亮度更高,另外灯源的光效也达到82%以上。(3)本专利技术所述反光半杯的杯口处的弧形缺口具有增加杯体强度的作用。(4)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可以形成远近光,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具有补光功能即在第一发光芯片所形成的出射光线的基础上,配合反光半杯的反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出射光线的高度,确保驾驶员在夜晚驾车过程中视线更广。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散热器对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具有散热功能,配合风扇使用,散热效果更佳,有利于保证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反光半杯内侧反射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爆炸结构示意图(圆形透镜)。图3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圆形透镜)。图4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爆炸结构示意图(方形透镜)。图5为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安装后结构示意图(方形透镜)。图6为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出射光线形成的光型原理示意图。图8为传统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形成的光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形成的光型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0-反光半杯;11-第一反射曲面;111-曲面段A1、112-曲面段B;113-曲面段A2;12-第二反射曲面;121-曲面段C1;122-曲面段D;123-曲面段C2;13-缺口;20-散热器;31-第一发光芯片;32-第二发光芯片;40-透镜;50-套筒;60-电磁阀挡光机构;70-风扇;81-近光光圈;82-远光光圈;83-补光光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更为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透镜40、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10,如图1所示:所述反光半杯10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11以及第二反射曲面12,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12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曲面段B以及曲面段A2,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所述曲面段A1与曲面段A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B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与曲面段C2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的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本专利技术在光型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将杯体内部反射面设置成曲面段A1、曲面段B、曲面段A2,曲面段C1、曲面段D以及曲面段C2,并通过曲率大小的设置,实现汽车前照大灯出射光线更宽,且能形成90度夹角宽度的照射范围,解决了汽车在转弯时存在照明盲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夜晚行车的安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汽车前照大灯的出射光线更高,即能照射到道路更高的位置,以此方便驾驶员看清位于道路高位处的路牌信息等,进一步确保了行车安全,也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所述曲面段B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等同于曲面段D12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L1/7,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包括透镜(40)、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10),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半杯(10)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11)以及第二反射曲面(12),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12)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111)、曲面段B(112)以及曲面段A2(113),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121)、曲面段D(122)以及曲面段C2(123);所述曲面段A1(111)与曲面段A2(113)对称布置在曲面段B(112)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112)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121)与曲面段C2(123)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122)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122)的曲率为α4,其中α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包括透镜(40)、发光芯片以及与光源配合的反光半杯(10),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半杯(10)的杯体内侧面为与光源配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曲面(11)以及第二反射曲面(12),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靠近杯口,第二反射曲面(12)靠近杯底;所述第一反射曲面(11)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A1(111)、曲面段B(112)以及曲面段A2(113),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包括沿垂直于杯体轴向方向依次形成且光滑过渡的曲面段C1(121)、曲面段D(122)以及曲面段C2(123);所述曲面段A1(111)与曲面段A2(113)对称布置在曲面段B(112)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1,所述曲面段B(112)的曲率为α2,所述曲面段C1(121)与曲面段C2(123)对称布置在曲面段D(122)的两侧且曲率同为α3,所述曲面段D(122)的曲率为α4,其中α2<α1<α4<α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段B(1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等同于曲面段D(12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与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径向上的正投影长度的比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部反射面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其中第一反射曲面(11)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L1/7,所述第二反射曲面(12)在杯体轴向上的正投影长度为2L1/7。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照大灯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顶段仁社段厚龙赵宇航赵思杰段小虎赵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沃车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