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70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其包括固定设置在隧道墙体上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上链轮和上顶杆;下支架上设置有下链轮和下顶杆;还包括驱动机构、主链条、滑轨、滑块、横板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的温湿度传感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链轮和下链轮转动;主链条上固定设置有推块,推块随主链条在上链轮和下链轮之间往复运动;横板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横板两端设置有卡位块,在推块的作用下随之移动,卡位块撞击到上顶杆或下顶杆时,与所述推块解除勾连;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随横板上下往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隧道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心区域通过采用地下隧道供电的办法,来代替高空架线的方式。随着电力电缆隧道的发展对电力电缆隧道的监控要求也逐步提升。为帮助电力巡检人员安全、方便、快捷地管理电缆隧道,集可视化、智能化、无人化于一体的现代智能监控系统已逐步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变电站主控制室内设置集中监控平台,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实时监测电缆线路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管理。在电缆隧道综合监控系统中,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电缆表面温度测量子系统,泄露电流测量子系统,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井盖开关状态监测子系统和中心平台等。其中,由于电缆、电线长期在隧道里容易发生电缆表面温度过高烧毁绝缘层造成短路的状况。因此,有必要布设温湿度传感器对隧道内电缆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即时监控。在电力隧道综合监控系统中,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电缆隧道电缆温度、隧道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电缆隧道设备远程监测,具有数据通信、数据查询、参数设置管理功能。用户可以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设置在隧道墙体(100)上的上支架(1‑1),上支架(1‑1)上设置有上链轮(1‑2)和上顶杆(1‑3);固定设置在隧道墙体(100)上的下支架(2‑1),下支架(2‑1)上设置有下链轮(2‑2)和下顶杆(2‑3);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链轮(1‑2)和下链轮(2‑2)转动;主链条(9),设置于所述上链轮(1‑2)和下链轮(2‑2)之间,所述主链条(9)上固定设置有推块(6),所述推块(6)随主链条(9)在所述上链轮(1‑2)和下链轮(2‑2)之间往复运动;滑轨(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和下支架(2‑1)之间;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设置在隧道墙体(100)上的上支架(1-1),上支架(1-1)上设置有上链轮(1-2)和上顶杆(1-3);固定设置在隧道墙体(100)上的下支架(2-1),下支架(2-1)上设置有下链轮(2-2)和下顶杆(2-3);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链轮(1-2)和下链轮(2-2)转动;主链条(9),设置于所述上链轮(1-2)和下链轮(2-2)之间,所述主链条(9)上固定设置有推块(6),所述推块(6)随主链条(9)在所述上链轮(1-2)和下链轮(2-2)之间往复运动;滑轨(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和下支架(2-1)之间;滑块(4),设置在所述滑轨(3)上,受外力推动可沿所述滑轨(3)移动;横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4)上,所述横板(5)两端设置有卡位块(7),所述卡位块(7)与所述推块(6)配合,在推块(6)的作用下随之移动,卡位块(7)撞击到上顶杆(1-3)或下顶杆(2-3)时,与所述推块(6)解除勾连;温湿度传感器(2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5)上,随横板(5上)下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温湿度环境监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呈T型结构,其包括翼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翼板中间的立板,所述翼板通过多个膨胀螺栓8固定在所述隧道墙体(10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钰宋瑞卿陈鹏祁萌杨浩宇胡江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