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519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从灌浆口向半灌浆套筒中持续灌注灌浆料;当灌浆料快要从排浆口溢出时,用填塞物迅速填塞并封堵住排浆口;在堵孔完成后,迅速向填塞物中穿设一根排气管,使得排气管伸入排浆口的一端延伸至半灌浆套筒中上下两钢筋端部之间的空隙;当排气管中开始溢浆时,封住排气管远离半灌浆套筒的一端,直至灌浆料凝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施工方便、施工成本较低,有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安全性和推动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的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各地政府部门均对本地区建设工程装配率有了明确的规定,尤其对装配式住宅的各构件(如墙体、叠合板、楼梯、阳台灯)制定装配率的详细规定。如图1所示,图中提供了装配式墙体中半灌浆套筒的施工示意图。实际操作时,上部预制墙体上的钢筋1下端与半灌浆套筒2上端螺纹连接,而下部预制墙体上的钢筋1由下至上穿设在半灌浆套筒2中;同时,半灌浆套筒2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灌浆口21和排浆口22。理论上,工作人员通过灌浆口21向半灌浆套筒2中灌注灌浆料3,灌浆料3将由下至上逐渐充满半灌浆套筒2,多余的灌浆料3从排浆口22排出;待灌浆料3凝固后,即完成上、下部预制墙体上钢筋1的搭接。然而由于目前灌浆料中的微膨剂含量不易拿捏控制,市场上灌浆料产品的微膨效果堪忧。我国南京、上海等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就曾多次发现装配式墙体构件因半灌浆套筒注浆不满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引起了不少专家对装配式结构的工程质量的担忧;为此,上海、南京等地方的质量监督部门甚至明文规定,装配式结构不得参与当地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创优。在此背景下,解决装配式墙体施工中半灌浆套筒灌浆不满的问题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推动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半灌浆套筒灌浆不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利用排气管排出半灌浆套筒中的空气,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并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注浆,从灌浆口向半灌浆套筒中持续灌注灌浆料;S2、堵孔,当灌浆料快要从排浆口溢出时,用填塞物迅速填塞并封堵住排浆口;S3、穿管,在堵孔完成后,迅速向填塞物中穿设一根排气管,使得排气管伸入排浆口的一端延伸至半灌浆套筒中上下两钢筋端部之间的空隙;S4、封管,当排气管中开始溢浆时,封住排气管远离半灌浆套筒的一端,直至灌浆料凝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浆口快要溢料时,意味着该半灌浆套筒即将充满;此时,用填塞物封堵住排浆口,将阻止灌浆料从排浆口中直接排出。借助穿设于填塞物中的排气管,随着继续注浆,套筒中的灌浆料将挤压其内部的空气,并使得空气先从排气管中排出;当套筒中的空气排尽后,灌浆料会随之从排气管中排出。因此,当灌浆料开始从排气管中溢出时,也即意味着该半灌浆套筒中的空气已经被排尽,且灌浆料已经充满整个半灌浆套筒。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装配式墙体施工中半灌浆套筒能够被灌满灌浆料,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并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为橡塑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橡塑管作为排气管,一方面,橡塑管容易获得,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另一方面,橡塑管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使用中不易损坏,能够保证半灌浆套筒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的内径为3-5mm,长度为10-1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气管的内径控制在3-5mm,避免其内径过大而导致灌浆料大量流入排气管并阻碍空气的排出。同时,将排气管的长度控制在10-15cm,避免排气管过长而影响空气的排出;并且,避免排气管过长,不仅能够避免材料浪费,还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确定排气或溢浆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位于排浆口内侧的一侧呈弧形弯曲结构,且所述排气管位于半灌浆套筒内部的一端倾斜朝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气管的端部朝上设置,能够避免套筒中的灌浆料过早流入排气管并将排气管堵住,保证套筒中的空气能够先于灌浆料从排气管中排出,保证灌浆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1开始前,先进行注浆准备:将半灌浆套筒上端与上部预制墙体上钢筋的下端螺纹连接,并将下部预制墙体上钢筋从下至上插入半灌浆套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做好注浆准备,保证上部预制墙体上的钢筋与半灌浆套筒稳定连接,且下部预制墙体上的钢筋能够充分插入半灌浆套筒,是保证灌浆质量的基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完成后,去除排浆口处的填塞物,并切除外露的排气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灌浆料凝固后,灌浆料已经稳固的充满整个塔筒;此时,去除填塞物并切除外露的排气管,有助于提高美观性和方便下一步施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注浆的过程中,用填塞物封堵排浆口,并利用排气管将半灌浆套筒中的空气排出,保证灌浆料能够充满整个半灌浆套筒,大大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灌浆质量,不仅有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2、采用橡塑管作为排气管,并严格控制排气管的规格,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主要用于体现
技术介绍
中半灌浆套筒施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半灌浆套筒施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半灌浆套筒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筋;2、半灌浆套筒;21、灌浆口;22、排浆口;3、灌浆料;4、填塞物;5、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2-3,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注浆,从灌浆口21向半灌浆套筒2中持续灌注灌浆料3。在正式开始灌浆前,先进行注浆准备,将半灌浆套筒2的上端与上部预制墙体上的钢筋1的下端螺纹连接,然后将下部预制墙体上钢筋1的上端从下至上插入半灌浆套筒2;此时,上下两钢筋1的端部之间将形成一定空隙。开始注浆后,工作人员通过灌浆口21向该半灌浆套筒2中持续灌注灌浆料3,灌浆料3将由下至上逐渐开始填充半灌浆套筒2的内部空间。S2、堵孔,当灌浆料3快要从排浆口22溢出时,用填塞物4迅速填塞并封堵住排浆口22。实际施工中,当灌浆料3将要从排浆口22溢出时,半灌浆套筒2内部空间已经接近被灌浆料3填满。S3、穿管,在堵孔完成后,迅速向填塞物4中穿设一根排气管5,使得排气管5伸入排浆口22的一端延伸至半灌浆套筒2中上下两钢筋1端部之间的空隙。在实际施工中,上述填塞物4可选用中心带孔的皮塞或木塞,该皮塞或木塞应与排浆口22适配,确保其能够充分封堵排浆口22。排气管5可选用橡塑管,橡塑管不仅容易获取,成本较低,而且不易损坏;同时,排气管5的内径应控制在3-5mm,避免其内径过大而导致灌浆料3大量流入排气管5并阻碍空气的排出;另外,排气管5的长度应控制在10-15cm,避免排气管5过长而影响空气的排出,还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确定排气或溢浆的情况。为加快施工节奏,可预先将排气管5插在该木塞或皮塞中;当木塞或皮塞堵住排浆口22时,排气管5将随之同步插入排浆口22。当排浆口22被填塞物4堵住后,随着注浆的继续进行,灌浆料3将不断挤压半灌浆套筒2中的空气,并使得空气从排气管5中排出。当排气管5开始溢浆时,即意味着半灌浆套筒2内部被灌浆料3充满。在此过程中,为避免灌浆料3过早流入排气管5并将排气管5堵住而影响空气的排出;在实际施工中,应将排气管5伸入半灌浆套筒2的一端延伸至上下两钢筋1端部之间的空隙中,并使得排气管5这一端倾斜朝上;同时,优选的,应使得排气管5位于排浆口22内侧的一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注浆,从灌浆口(21)向半灌浆套筒(2)中持续灌注灌浆料(3);S2、堵孔,当灌浆料(3)快要从排浆口(22)溢出时,用填塞物(4)迅速填塞并封堵住排浆口(22);S3、穿管,在堵孔完成后,迅速向填塞物(4)中穿设一根排气管(5),使得排气管(5)伸入排浆口(22)的一端延伸至半灌浆套筒(2)中上下两钢筋(1)端部之间的空隙;S4、封管,当排气管(5)中开始溢浆时,封住排气管(5)远离半灌浆套筒(2)的一端,直至灌浆料(3)凝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注浆,从灌浆口(21)向半灌浆套筒(2)中持续灌注灌浆料(3);S2、堵孔,当灌浆料(3)快要从排浆口(22)溢出时,用填塞物(4)迅速填塞并封堵住排浆口(22);S3、穿管,在堵孔完成后,迅速向填塞物(4)中穿设一根排气管(5),使得排气管(5)伸入排浆口(22)的一端延伸至半灌浆套筒(2)中上下两钢筋(1)端部之间的空隙;S4、封管,当排气管(5)中开始溢浆时,封住排气管(5)远离半灌浆套筒(2)的一端,直至灌浆料(3)凝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为橡塑管。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永发胡成沈礼鹏沈培刘诚李鸿豪金哲井双全牛文杰曹光张军魏凯蔡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