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及应用其的双轴芯转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芯转轴,具体是涉及一种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及应用其的双轴芯转轴。
技术介绍
转轴也称为枢纽器,是一种能够提供相互转动的连接元件,主要应用于转动的部件和其基体之间,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和电子设备中,比如笔记本电脑,通过转轴转动可实现笔记本电脑的本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开合功能。现有技术中,转轴的旋转扭力及自闭合功能通常通过设置在转轴的轴芯上的凹轮的凹点或凸点与凸轮上凸点或凹点之间的配合实现,即由蝶形弹片、螺母等组成的锁紧部件提供预紧力,由轴芯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与凹轮之间接触的面产生相对运动,以提供旋转扭力,当凸轮上的凸点落入凹轮上的凹点内时,旋转扭力得以变小,产生自闭合效果,但是,由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发展要求,连接基体和显示屏的转轴所能占用的空间也越趋缩小,而凸轮与凹轮形式的旋转扭力及自闭合结构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及应用其的双轴芯转轴,在实现特定角度自闭合功能的同时,实现了三段不同的旋转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轴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一扭力片A和至少一扭力片B,所述第一连接板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使两个所述轴芯间隔一定距离,且所述轴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仅能够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也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下间隔设置,且所述轴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仅能够周向自由转动;至少一扭力片A及至少一扭力片B重叠设置,并被夹持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所述扭力片A上具有与每个轴芯对应的具有伸缩量的C型通孔A;所述扭力片B上具有与每个轴芯对应的具有伸缩量的C型通孔B;两个所述轴芯被所述C型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轴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至少一扭力片A和至少一扭力片B,所述第一连接板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使两个所述轴芯间隔一定距离,且所述轴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仅能够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板也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轴芯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下间隔设置,且所述轴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仅能够周向自由转动;至少一扭力片A及至少一扭力片B重叠设置,并被夹持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所述扭力片A上具有与每个轴芯对应的具有伸缩量的C型通孔A;所述扭力片B上具有与每个轴芯对应的具有伸缩量的C型通孔B;两个所述轴芯被所述C型通孔A及所述C型通孔B弹性包覆,所述轴芯被所述C型通孔A及所述C型通孔B包覆的圆轴部分的外表面被剖削,形成一沿轴向的剖削面,所述C型通孔A的内表面包括闭合弧面A、与所述剖削面宽度一致的用于提供包覆力的扭力弧面A和连接于所述闭合弧面A与所述扭力弧面A之间的爬坡面A;所述C型通孔B的内表面包括闭合弧面B、用于提供不同包覆力的两段扭力弧面B、连接于所述闭合弧面B与所述扭力弧面B之间的第一爬坡面B、连接于两段所述扭力弧面B之间的第二爬坡面B和连接于所述扭力弧面B与所述闭合弧面B之间的第三爬坡面B,且两段所述扭力弧面B的宽度之和与所述剖削面的宽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轴芯被所述扭力片A及扭力片B包覆的轴径小于另一所述轴芯被所述扭力片A及扭力片B包覆的轴径,且所述扭力片A与所述扭力片B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扭力片A和所述扭力片B均呈一端大一端小的长圆片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片A的C型通孔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扭力片B的C型通孔的开口朝向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段式变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片A的扭力弧面A与所述扭力片B的两段扭力弧面B在轴向不重叠。5.一种双轴芯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段式变扭力结构,还包括双轴同步结构,所述双轴同步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接板套设在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