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46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包括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卡槽横梁,卡槽横梁上设有若干定位卡槽;至少两个移动定位框,移动定位框包括定位顶框、位于定位顶框下方的定位底框及连接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的竖向连杆,所述移动定位框通过定位顶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且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土连续墙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或构筑物的地下室基坑,常需要进行施工基坑帷幕(即止水帷幕),以封闭来自基坑外侧的地下水,同时也兼具支挡坑外的主动土压力。目前的基坑帷幕通常采用TRD工法和SMW工法施工,先施工地下水泥土墙,然后在水泥土墙内按照型钢的设计间距要求依次插入型钢(通常H型钢),形成基坑围护墙。TRD和SMW工法施工时,型钢能否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以及型钢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对最终的围护墙成墙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如何在施工中保证型钢能准确的沿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型钢上端是埋入水泥土墙中的情况,此时因水泥土墙覆盖在型钢上端头,无法凭肉眼判断型钢的具体位置时,对型钢的插入是一个重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其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从而提高围护墙成墙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包括: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卡槽横梁,且两根卡槽横梁位于同一高度,卡槽横梁上设有若干沿卡槽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开口朝上的定位卡槽;至少两个移动定位框,移动定位框包括定位顶框、位于定位顶框下方的定位底框及连接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的竖向连杆,所述定位顶框中部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上定位孔,定位底框上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下定位孔,且型钢下定位孔位于型钢上定位孔的正下方,所述移动定位框通过定位顶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且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本方法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从而提高围护墙成墙质量。作为优选,卡槽横梁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栓组与支撑定位框架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组包括连接卡槽横梁与支撑定位框架的连接螺栓及用于调节卡槽横梁的高度的调节螺栓,所述卡槽横梁上设有与调节螺栓相对应的调节螺孔,调节螺栓与对应的调节螺孔相配合,且调节螺栓的下端抵在支撑定位框架的表面上。作为优选,竖向连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竖向上连杆、竖向加长杆与竖向下连杆,所述竖向上连杆的上端与定位顶框相连接,竖向上连杆的下端设有上连接螺纹,所述竖向下连杆的下端与定位底框相连接,竖向下连杆的上端设有下连接螺纹,所述竖向加长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端部连接螺纹,所述竖向上连杆与竖向加长杆之间通过上连接螺套相连接,所述竖向上连杆与竖向加长杆之间通过下连接螺套相连接。作为优选,型钢上定位孔为矩形孔。作为优选,型钢下定位孔为矩形孔。作为优选,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把手。作为优选,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均由铝合金材料制作。一种利用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的型钢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在水泥土墙所在的地面上,并使卡槽横梁的长度方向沿水泥土墙的长度方向延伸分布;接着,通过卡槽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栓来调节卡槽横梁的位置,使卡槽横梁处于水平状态,并使两根卡槽横梁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安装第一个移动定位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压入水泥土墙内,并通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上的型钢上定位孔位于水泥土墙的正上方;接着,将第一根型钢沿着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插入水泥土墙内,第一根型钢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根据型钢的设计间距要求,安装第二个移动定位框,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压入水泥土墙内,并通过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上的型钢上定位孔位于水泥土墙的正上方;接着,将第二根型钢沿着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插入水泥土墙内,第二根型钢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第三,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往上拔出,使第一个移动定位框与水泥土墙分离;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往上提设定高度,使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与定位卡槽分离,同时使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保持套在第二根型钢上;接着,将支撑定位框架沿水泥土墙的长度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再接着,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往下压,并通过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四,根据型钢的设计间距要求,再次安装第一个移动定位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沿水泥土墙的长度方向移动设定距离,该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移动距离与型钢的设计间距相同,然后,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压入水泥土墙内,并通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上的型钢上定位孔位于水泥土墙的正上方;接着,将第三根型钢沿着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插入水泥土墙内,第三根型钢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第五,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往上拔出,使第二个移动定位框与水泥土墙分离;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往上提设定高度,使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与定位卡槽分离,同时使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保持套在第三根型钢上;接着,将支撑定位框架沿水泥土墙的长度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再接着,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往下压,并通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六,根据型钢的设计间距要求,再次安装第二个移动定位框,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沿水泥土墙的长度方向移动设定距离,该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移动距离与型钢的设计间距相同,然后,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压入水泥土墙内,并通过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二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上的型钢上定位孔位于水泥土墙的正上方;接着,将第四根型钢沿着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插入水泥土墙内,第四根型钢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二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第七,返回第三步骤,如此循环。本方案的利用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的型钢施工方法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从而提高围护墙成墙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卡槽横梁,且两根卡槽横梁位于同一高度,卡槽横梁上设有若干沿卡槽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开口朝上的定位卡槽;至少两个移动定位框,移动定位框包括定位顶框、位于定位顶框下方的定位底框及连接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的竖向连杆,所述定位顶框中部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上定位孔,定位底框上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下定位孔,且型钢下定位孔位于型钢上定位孔的正下方,所述移动定位框通过定位顶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且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卡槽横梁,且两根卡槽横梁位于同一高度,卡槽横梁上设有若干沿卡槽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开口朝上的定位卡槽;至少两个移动定位框,移动定位框包括定位顶框、位于定位顶框下方的定位底框及连接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的竖向连杆,所述定位顶框中部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上定位孔,定位底框上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下定位孔,且型钢下定位孔位于型钢上定位孔的正下方,所述移动定位框通过定位顶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且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卡槽横梁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栓组与支撑定位框架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组包括连接卡槽横梁与支撑定位框架的连接螺栓及用于调节卡槽横梁的高度的调节螺栓,所述卡槽横梁上设有与调节螺栓相对应的调节螺孔,调节螺栓与对应的调节螺孔相配合,且调节螺栓的下端抵在支撑定位框架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竖向连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竖向上连杆、竖向加长杆与竖向下连杆,所述竖向上连杆的上端与定位顶框相连接,竖向上连杆的下端设有上连接螺纹,所述竖向下连杆的下端与定位底框相连接,竖向下连杆的上端设有下连接螺纹,所述竖向加长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端部连接螺纹,所述竖向上连杆与竖向加长杆之间通过上连接螺套相连接,所述竖向上连杆与竖向加长杆之间通过下连接螺套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型钢上定位孔为矩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型钢下定位孔为矩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把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均由铝合金材料制作。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所述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的型钢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将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在水泥土墙所在的地面上,并使卡槽横梁的长度方向沿水泥土墙的长度方向延伸分布;接着,通过卡槽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栓来调节卡槽横梁的位置,使卡槽横梁处于水平状态,并使两根卡槽横梁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安装第一个移动定位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底框压入水泥土墙内,并通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将第一个移动定位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定位顶框上的型钢上定位孔位于水泥土墙的正上方;接着,将第一根型钢沿着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插入水泥土墙内,第一根型钢的下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个移动定位框的型钢上定位孔与型钢下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琦胡焕黄星迪朱海娣丁继民竹相邓以亮黄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