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O-R金属醇盐碳纤维界面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增强体界面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醇盐溶胶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出聚碳硅烷界面:提高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抗氧化、抗烧蚀性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的作用是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并为材料提供在技术应用中所需的剪切与断裂韧度。碳/碳基复合材料作为热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抗氧化性能好、耐腐蚀、高温机械性能好、摩擦磨损性能稳定等优点,而广泛用于高能、高速制动刹车系统,是一种能满足1700℃使用的新型高温结构功能材料。碳纤维聚合物在超过600℃时会发生热解,造成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的急剧下降。高温相在和碳反应时,也会和碳纤维发生反应,造成纤维强度下降,生成高温陶瓷相后,又造成纤维和模体量不匹配,不能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热解碳界面,制备时间长,制备温度高,沉积速率大于扩散速率而导致碳/碳复合材料出现密度梯度,表面结壳等工艺缺陷。QTCC:根据霍尔·佩奇公式定律:可知材料的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提高。利用国际先进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75As)把控碳基化合物的无向列性磁“量子临界态”特质中,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O‑R金属醇盐碳纤维界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界面溶液制备:将聚碳硅烷、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聚碳硅烷与催化剂用量的质量比为:聚碳硅烷:催化剂=1:0.0001~0.15,溶剂的加入量为界面溶液最终总质量的50~99wt%,混合搅拌10~30分钟,制成界面溶液;(2)真空压力浸渍:将碳纤维或碳纤维预制体在真空度为‑0.08Mpa~‑0.10Mpa浸渍在聚碳硅烷界面溶液中,再在压力为0.1Mpa~3Mpa的环境下进一步浸渍,保持20~60分钟,使得聚碳硅烷溶液充分浸渍与碳纤维表面或预制体中,然后恢复至常压;(3)干燥、烘干、固化: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R金属醇盐碳纤维界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界面溶液制备:将聚碳硅烷、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聚碳硅烷与催化剂用量的质量比为:聚碳硅烷:催化剂=1:0.0001~0.15,溶剂的加入量为界面溶液最终总质量的50~99wt%,混合搅拌10~30分钟,制成界面溶液;(2)真空压力浸渍:将碳纤维或碳纤维预制体在真空度为-0.08Mpa~-0.10Mpa浸渍在聚碳硅烷界面溶液中,再在压力为0.1Mpa~3Mpa的环境下进一步浸渍,保持20~60分钟,使得聚碳硅烷溶液充分浸渍与碳纤维表面或预制体中,然后恢复至常压;(3)干燥、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东,赵纲,张铁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雅墨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