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39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其连续、高效地供给被缝制物。该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具有平坦的作业台(25),该作业台对由输送机构输送的被缝制物进行载置,作业台能够与缝纫机连接,以使得能够将被缝制物输送至缝纫机的针板,该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具有中转机构(90),该中转机构(90)将输送至作业台的被缝制物直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为止进行输送,中转机构具有:按压部件(91),其在输送时从上方对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以及拂平部件(96),其将被缝制物的前端部向缝纫机侧拂平。由此,进行卷曲去除并将被缝制物供给至缝纫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缝制物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实施缝制的被缝制物进行输送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下述布料输送装置,即,从以将进行缝制的多个布料重叠载置的状态进行存货的载置台,将最上方的布料提起而输送至作业台。该布料输送装置为了从重叠载置的布料中将最上方的布料提起,具有:抓持机构,其具有抓持部件和爪部件;以及输送机构,其将抓持机构在载置台和作业台之间往复输送。而且,在缝制作业时,抓持机构对载置台的布料进行抓持,输送机构将布料与抓持机构一起输送至作业台,在作业台将布料放开而供给至缝纫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72341号公报在重叠载置于载置台的布料是从长条的状态以规定的长度裁剪而得到的布料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布料的裁剪而容易在布料的前端部发生卷曲。在布料输送装置中,如果对在前端部发生了卷曲的布料进行输送而供给至缝纫机,则有时从上方对卷曲部分进行按压而以该状态缝入,有可能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由重新缝制引起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前端部的卷曲的发生而针对缝纫机进行被缝制物的供给。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平坦的作业台,该作业台对被缝制物进行载置,所述作业台能够与缝纫机连接,以使得能够将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具有中转机构,该中转机构将输送至所述作业台的所述被缝制物直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为止进行输送,所述中转机构具有:按压部件,其在输送时从上方对所述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以及拂平部件,其将所述被缝制物的前端部向所述缝纫机侧拂平。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中,所述拂平部件通过弹性体向所述缝纫机侧前进。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中,所述拂平部件通过致动器向所述缝纫机侧前进。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中,所述拂平部件从上方将按压力赋予给所述被缝制物。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中,具有:平坦的载置部,其能够将多个被缝制物进行重叠载置;抓持机构,其对在所述载置部上位于最上方的被缝制物进行抓持;以及输送机构,其将由所述抓持机构抓持的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至所述作业台。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中,具有锤机构,该锤机构向通过所述缝纫机而所述作业台上输送的所述被缝制物供给锤。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的中转机构具有:按压部件,其在输送时从上方对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以及拂平部件,其将被缝制物的前端部向缝纫机侧拂平,因此,即使在被缝制物的前端部发生了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其弄得平坦后供给至缝纫机,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重新缝制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布料输送装置的斜视图。图2是除了框架以外的布料输送装置的斜视图。图3是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除了框架以外的布料输送装置的斜视图。图4是抓持机构周边的斜视图。图5是抓持机构的斜视图。图6是从与图5不同的方向观察抓持机构的斜视图。图7是抓持机构的侧视图,图7(A)示出抓持前的状态,图7(B)示出抓持后的状态。图8是表示抓持机构周边的结构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9是抓持机构的侧视图,图9(A)示出抓持前的状态,图9(B)示出抓持部件下降后的状态,图9(C)示出抓持部件上升后的状态。图10是抓持机构的侧视图,图10(A)示出抓持部件上升后的状态,图10(B)示出在抓持部件的下侧插入有盖部件的状态。图11是抓持机构的侧视图,图11(A)示出布料抓持后且输送前的状态,图11(B)示出输送中途的状态,图11(C)示出布料的放开状态。图12是保持有锤的状态的锤机构的斜视图。图13是保持有锤的状态的锤机构的剖视图。图14是中转机构的斜视图。图15是中转机构的其他斜视图。图16是中转机构的侧视图。图17是表示布料输送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18是表示布料输送装置的布料输送动作的流程图。图19(A)~图19(C)是表示从布料输送装置的锤的配置至布料向缝纫机供给为止的一部分的动作说明图。图20(A)~图20(C)是从布料输送装置的锤的停止至下一个布料的供给开始为止的动作说明图。图21是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2是紧接着图21的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3是紧接着图22的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4是紧接着图23的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5是紧接着图24的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6是紧接着图25的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7是紧接着图26的中转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28(A)~图28(C)是表示取代图20(A)~图20(C)的从布料输送装置的锤的停止至下一个布料的供给开始为止的其他动作例的动作说明图。标号的说明1缝纫机10布料输送装置20载置板(载置部)25作业台30按压机构31按压部件40输送机构70抓持机构80锤机构81锤811锤主体812连结部813、814位置限制板815、816被卡止腕817按压接触板83支撑部件90中转机构91按压部件93中转框95升降托架96拂平部件100控制装置912~915按压板921按压用气缸922拂平部件升降用气缸923拂平部件前进用气缸933支撑托架941中转电动机954拉伸弹簧956螺旋弹簧961主体部962、963位置限制板1000缝制系统C布料(被缝制物)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概略]下面,基于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缝制系统10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缝制系统1000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缝制系统1000由缝纫机1和作为被缝制物输送装置的布料输送装置10构成。上述布料输送装置10将成为缝纫机等的缝制对象物的被缝制物即多个布料C以重叠载置状态进行存货,将该布料C一片一片地提起而输送至进行规定的作业的缝纫机1。[缝纫机]缝纫机1具有下述机构等缝纫机中的公知的结构,即:针棒3(参照图16),其对缝针2进行保持;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使针棒3进行上下移动;釜机构或打环器机构,其形成线迹;以及进给机构,其通过进给齿将布料C间歇地输送。而且,在缝纫机1的相对于缝针2的落针位置的布料C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配置有从上方对带进行供给的带供给机构4(参照图24),缝纫机1进行针对布料C对带进行缝接的缝制。在实施例的图中,带以三根并排而被供给,缝纫机1针对各带的两侧部进行落针而缝接,因此具有合计六根缝针,但带、缝针的根数没有限定。此外,带缝接是一个例子,只要是通过进给机构向一定的直进方向对布料C进行输送的形式的缝纫机,则也可以使用任意类别的缝纫机。此外,缝纫机1配置于后面记述的作业台25的前端部,对高度进行了调整以使得仅产生从该作业台25输送的布料C不会停滞而能够到达至缝纫机1的针板的程度的高低差。严格来说,在作业台25的上表面形成的引导部254(后面记述)的上表面和缝纫机1的包含针板的缝纫机基座部的上表面设定为相同高度。另外,通过缝纫机1的进给机构实现的布料C的进给方向和后面记述的布料输送装置10的输送机构40的输送方向一致。[布料输送装置]布料输送装置10具有:框架11,其对整体进行支撑;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平坦的作业台,该作业台对被缝制物进行载置,所述作业台能够与缝纫机连接,以使得能够将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具有中转机构,该中转机构将输送至所述作业台的所述被缝制物直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为止进行输送,所述中转机构具有:按压部件,其在输送时从上方对所述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以及拂平部件,其将所述被缝制物的前端部向所述缝纫机侧拂平。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2 JP 2017-1827171.一种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平坦的作业台,该作业台对被缝制物进行载置,所述作业台能够与缝纫机连接,以使得能够将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所述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具有中转机构,该中转机构将输送至所述作业台的所述被缝制物直至所述缝纫机的针板为止进行输送,所述中转机构具有:按压部件,其在输送时从上方对所述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以及拂平部件,其将所述被缝制物的前端部向所述缝纫机侧拂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缝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拂平部件通过弹性体向所述缝纫机侧前进。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泽英浩伊藤启宣山田优井村智水岛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