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30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可调宽度主臂、可调长度限位臂和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可调宽度主臂由上管体、下管体和中管体构成,中管体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可调长度限位臂由与上管体和下管体连接的第一管体和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套设在第一管体上;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由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三管体和套设在第三管体内的第四管体,第四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套筒与中管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能够在钢网架顶升施工中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侧移,保证顶升过程网架的垂直度,防止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网架结构顶升施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钢网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在工业和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钢网架结构的安装方法有高空散装法、吊装法、提升法、累积滑移法、顶升法等多种,顶升法施工具有施工成本低、受场地条件影响小、操作方便的特点,是网架安装比较有效的方法。网架在顶升法施工时,要逐步增加顶升架架体的高度,以达到把钢网架顶升到设计要求标高的目的。但是,由于顶升架制作和安装误差的存在,随着顶升高度的增加,会导致钢网架在水平方向产生水平方向的侧移,目前使用的施工方法没有限制网架侧移的措施,如果侧移较小可以通过纠偏措施纠正,如果侧移较大,不但难以纠偏,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能够在钢网架顶升施工中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侧移,保证顶升过程网架的垂直度,防止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可调宽度主臂,所述可调宽度主臂由上管体、下管体和中管体构成,所述中管体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所述下管体和所述上管体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中管体的外径;设置在所述可调宽度主臂两端的可调长度限位臂,所述可调长度限位臂由与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连接的第一管体和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在所述可调宽度主臂中部的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所述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由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三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三管体内的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套筒与所述中管体相连。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内径与所述下管体的内径相同,所述下管体的内径和所述上管体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中管体的外径2-5mm。优选的,所述上管体、所述下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侧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上拧有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均与所述第一管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优选的,所述中管体上设置有两个可在支撑网架的混凝土柱表面滚动的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套筒由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构成,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垂直,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中管体上,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四管体上,所述第四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径。优选的,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均与所述第一管体垂直焊接连接。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能够在钢网架顶升施工中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侧移,保证顶升过程网架的垂直度,防止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实施例的轴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实施例的轴侧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可调宽度主臂1,可调宽度主臂1由上管体11、下管体12和中管体13构成,中管体1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内,下管体12和上管体11的内径均大于中管体13的外径2-5mm,上管体11的内径与下管体12的内径相同,中管体与上管体和下管体之间可自由滑动又不产生过大的间隙,在上管体和下管体上按100mm的间距钻固定孔,并在固定孔外侧焊接螺母,在螺母中拧入紧固螺栓使螺杆端部顶紧中管体实现位置固定,通过调整上管体和下管体插入中管体的长度可以自由调整可调宽度主臂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工程中网架网格的宽度,保证可调长度限位臂能够对应网架的节点。设置在可调宽度主臂1两端的可调长度限位臂2,可调长度限位臂2由与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连接的第一管体21和与网架下弦节点3相连的第二管体22,第二管体22套设在第一管体21上,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均与第一管体21焊接连接,第一管体21的外径小于第二管体22的内径,通过调整可调长度限位臂中的第一管体插入第二管体的距离来调整限位臂的长度,以保证第二管体一端与网架的下弦节点相连;设置在可调宽度主臂1中部的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4,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4由与网架下弦节点3相连的第三管体41和套设在第三管体41内的第四管体42,第四管体42的另一端通过套筒5与中管体13相连,中管体13上设置有两个可在支撑网架的混凝土柱表面滚动的滚轮6,滚轮可在支撑网架的混凝土柱表面滚动,既起到水平方向限位作用,又能保证网架在顶升过程中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两个滚轮6对称设置在套筒5的两侧,套筒5由第一套管51和第二套管52构成,第二套管52与第一套管51垂直,第一套管51套设在中管体13上,第二套管52套设在第四管体42上,第四管体42的外径小于第三管体41的内径,设置套管可以使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可以绕可调宽度限位臂转动,以适应不同厚度网架上弦节点的位置,通过调整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中第四管体插入第三管体的距离来调整限位臂的长度,以保证第三管体一端与网架的节点相连。上管体11、下管体12、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4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侧焊接有螺母7,螺母7上拧有紧固螺栓8。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均与第一管体21垂直焊接连接。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能够在钢网架顶升施工中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侧移,保证顶升过程网架的垂直度,防止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宽度主臂,所述可调宽度主臂由上管体、下管体和中管体构成,所述中管体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所述下管体和所述上管体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中管体的外径;设置在所述可调宽度主臂两端的可调长度限位臂,所述可调长度限位臂由与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连接的第一管体和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在所述可调宽度主臂中部的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所述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由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三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三管体内的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套筒与所述中管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宽度主臂,所述可调宽度主臂由上管体、下管体和中管体构成,所述中管体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内,所述下管体和所述上管体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中管体的外径;设置在所述可调宽度主臂两端的可调长度限位臂,所述可调长度限位臂由与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连接的第一管体和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在所述可调宽度主臂中部的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所述可调长度角度限位臂由与网架下弦节点相连的第三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三管体内的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的另一端通过套筒与所述中管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的内径与所述下管体的内径相同,所述下管体的内径和所述上管体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中管体的外径2-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架顶升施工用水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学刘永建王田楚跟旭刘乔利韩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