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28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模板,以及用于水平架设在支撑装置上的横梁,所述横梁沿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的上方;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待浇筑结构体的宽度,且两端均延伸至所述侧壁模板外形成悬臂,所述横梁的悬臂与所述侧壁模板的下端之间还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强度高,不易胀模,有利于保证施工精度,提高施工质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
技术介绍
吊模,也叫挂模,一般用在翻高梁等有高低差的部位,跟其他模板施工最明显的地方是下口无支撑或采取特殊方式加以固定支撑,一般都是承受侧向荷载,保持其稳定性,能使砼构件水平度、垂直度达到要求即可;目前,吊模在支设时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吊模的侧壁缺少相应的支撑,使得吊模的强度较差,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胀模,影响浇筑成型质量。另一个就是吊模的固定难度大,容易发生跑模,造成施工精度不达标。针对问题二,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吊模支设用支撑装置,包括由一根钢筋的两端对称地向下垂直弯折成“门”型的钢筋座,所述钢筋座两侧的支脚高度大于混凝土主筋的高度,使所述钢筋座的支脚竖向支撑在楼板的水平模板上时,混凝土主筋的上方与钢筋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钢筋座上端竖向焊接有两根用于支撑吊模的支撑筋,两个所述支撑筋的上端高度齐平。使用时将钢筋座固定连接在混凝土主筋上,利用混凝土主筋提高支撑装置的支撑强度,防止跑模。然而,如何增加吊模的强度,防止胀模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模板(11),以及用于水平架设在支撑装置上的横梁(12),所述横梁(12)沿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11)的上方;所述横梁(12)的长度大于待浇筑结构体的宽度,且两端均延伸至所述侧壁模板(11)外形成悬臂,所述横梁(12)的悬臂与所述侧壁模板(11)的下端之间还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撑(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模板(11),以及用于水平架设在支撑装置上的横梁(12),所述横梁(12)沿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11)的上方;所述横梁(12)的长度大于待浇筑结构体的宽度,且两端均延伸至所述侧壁模板(11)外形成悬臂,所述横梁(12)的悬臂与所述侧壁模板(11)的下端之间还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撑(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1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12)和所述侧壁模板(11)上;所述斜撑(13)包括位于两端的套管,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套管之间的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的两端分别具有反向设置的螺纹,且中部具有垂直设置的扭杆;两个所述套管的内孔分别具有与所述调节螺纹杆对应设置的内螺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浇筑成型结构用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模板(11)为铝合金模板,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肋,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肋,以及铺设在纵肋和横肋上的面板,所述纵肋和横肋上均具有等距设置的插销孔;所述横梁(12)采用铝合金矩管制成,且可滑动地套装有滑座(15),所述滑座(15)的下端沿所述横梁(12)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钊姚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