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高亚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1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转印膜,尤其是光面高亚膜,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8‑12份主剂、1‑3份硬化剂和2‑4份丁酮;分别秤取主剂、硬化剂和丁酮,混合搅拌20‑30分钟,混合后的混料使用175‑180目网辊涂布,涂布温度为120‑150摄氏度,然后将半成品放入45‑55摄氏度熟化房120小时,即可得到成品;涂膜低温亚光效果好;与PET膜具有良好的相容附着性;适合做PET透明膜亚光面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面高亚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转印膜,尤其是光面高亚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亚光效果的热转印膜一般为亚光材料区域性的附着在膜材料上。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载体膜,专利号zl200520119732.9,该载体膜包括一透明聚酯膜和一亚光材料层,该亚光材料层呈区域性地附着在聚酯膜上,使聚酯膜表面具有对光产生不同程度反射的亚光区域和非亚光区域。现有技术的热点是其附着需要使用载体,而无法直接使用在PET膜上。其缺乏与PET膜的相容附着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亚光效果好且可与PET相容附着的膜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8-12份主剂、1-3份硬化剂和2-4份丁酮。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组分组成为:10份主剂、2.5份硬化剂和3份丁酮。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组分组成为:11份主剂、2份硬化剂和3份丁酮。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组分组成为:9份主剂、3份硬化剂和4份丁酮。具体的,所述主剂为热固性树脂。具体的,所述主剂的固成分为35%。具体的,所述硬化剂的固成分为50%。具体的,所述主剂和硬化剂的粘度均为800-1200CPS。所述光面高亚膜的制备方法:分别秤取主剂、硬化剂和丁酮,混合搅拌20-30分钟,混合后的混料使用175-180目网辊涂布,涂布温度为120-150摄氏度,然后将半成品放入45-55摄氏度熟化房120小时,即可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涂膜低温亚光效果好;与PET膜具有良好的相容附着性;适合做PET透明膜亚光面处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分别秤取10份主剂、2.5份硬化剂和3份丁酮,混合搅拌25分钟,混合后的混料使用180目网辊涂布,涂布温度为135摄氏度,然后将半成品放入50摄氏度熟化房120小时,即可得到成品。实施例2分别秤取11份主剂、2份硬化剂和3份丁酮,混合后的混料使用180目网辊涂布,涂布温度为150摄氏度,然后将半成品放入55摄氏度熟化房120小时,即可得到成品。实施例3分别秤取9份主剂、3份硬化剂和4份丁酮,混合后的混料使用175目网辊涂布,涂布温度为120摄氏度,然后将半成品放入45摄氏度熟化房120小时,即可得到成品。实施例说明:实施例1-3采用的主剂为热固性树脂,主剂的固成分为35%,硬化剂的固成分为50%,主剂和硬化剂的粘度均为800-1200CPS。经过长期实践,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其在低温或者常温中亚光效果最佳且具有良好的附着性。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实施例2、实施例3在特定环境中具有优秀性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根据自身要求对本实施例1-3的配方或者制备方法进行简单修改,以期获得最优效果。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8‑12份主剂、1‑3份硬化剂和2‑4份丁酮。

【技术特征摘要】
1.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8-12份主剂、1-3份硬化剂和2-4份丁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组成为:10份主剂、2.5份硬化剂和3份丁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组成为:11份主剂、2份硬化剂和3份丁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组成为:9份主剂、3份硬化剂和4份丁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面高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为热固性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亿安印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