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刚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158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承重钢板、龙骨板和挂篮架,承重钢板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龙骨板,且龙骨板呈“长方形”状,并且龙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承重钢板中,龙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篮架,且挂篮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龙骨板中,并且挂篮架的顶部呈“长方形平面”状,挂篮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框套,且中空框套呈“八边形”状,中空框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挂柱,且平衡挂柱呈“长方形”状,并且平衡挂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中空框套中。该种桥梁施工用挂篮,结构稳定,且承重的平衡性好,同时可增强各主桁架结构的稳定性,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篮,具体是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
技术介绍
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根据混凝土悬臂施工工艺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挂篮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种形式挂篮特点、重量、采用钢材类型、施工工艺等;挂篮设计原则:自重轻、结构简单、坚固稳定、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特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现有的桥梁施工用挂篮平衡性较差,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挂篮主桁系统往往采用多个相同的主桁架,而在桥梁中,其各个部分的应力有所不同,尤其是梁体宽度达到40m以上的桥梁,直接采用现有挂篮,其相同的主桁架结构导致挂篮的结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桥梁施工用挂篮平衡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承重钢板、龙骨板和挂篮架,所述承重钢板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龙骨板,且龙骨板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承重钢板(1)、龙骨板(2)和挂篮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钢板(1)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龙骨板(2),且龙骨板(2)呈“长方形”状,并且龙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承重钢板(1)中,所述龙骨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篮架(3),且挂篮架(3)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龙骨板(2)中,并且挂篮架(3)的顶部呈“长方形平面”状,所述挂篮架(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框套(4),且中空框套(4)呈“八边形”状,所述中空框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挂柱(5),且平衡挂柱(5)呈“长方形”状,并且平衡挂柱(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中空框套(4)中,所述平衡挂柱(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包括承重钢板(1)、龙骨板(2)和挂篮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钢板(1)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龙骨板(2),且龙骨板(2)呈“长方形”状,并且龙骨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承重钢板(1)中,所述龙骨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篮架(3),且挂篮架(3)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龙骨板(2)中,并且挂篮架(3)的顶部呈“长方形平面”状,所述挂篮架(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框套(4),且中空框套(4)呈“八边形”状,所述中空框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挂柱(5),且平衡挂柱(5)呈“长方形”状,并且平衡挂柱(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中空框套(4)中,所述平衡挂柱(5)的上端均匀分布有焊接块(6),且焊接块(6)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平衡挂柱(5)中,所述挂篮架(3)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金属杆(7),且两个金属杆(7)均呈“长方形”状,并且两个金属杆(7)的底部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同时两个金属杆(7)的顶部均焊接在挂篮架(3)中,所述挂篮架(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板(8),且两个顶板(8)均呈“长方形”状,并且两个顶板(8)的顶部面均保持水平对正,所述顶板(8)内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金属框(801),所述固定金属框(8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梁(802),且横梁(802)呈“长方形”状,并且横梁(802)左右两端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该连接板的顶部均焊接在横梁(802)中;所述平衡挂柱(5)包括防脱落杆(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刚刘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