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会先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14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其结构包括承重杆、放置板、处理器、调试箱、固定螺丝、调试窗、铺路杆、手把、连接杆、操作椅、防滑垫、洒水装置、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结构上设有洒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洒水装置进行洒水,首先通过遥控让感应接收器接收到信息,之后便会让控制器进入到工作状态,电控线将电传输到马达电机,通过马达电机带动锥齿轮与传动齿轮进行传动,最后传输到螺纹杆上带动螺纹传动器,螺纹传动器使得堵塞块往下移动,水箱里的水便会流出,水流通过引导板使得流在铺路杆上配合铺路,通过洒水装置,及时进行洒水处理,达到不用人工洒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属于水结碎石路面领域。
技术介绍
水结碎石路面指的是石灰岩类碎石层经洒水碾压,依靠碎石的嵌锁的石粉的粘结作用形成的路面。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0816223.9的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包括有底板、轮子、支撑杆、箱体、阀门、压实机构等;底板的底部设有轮子,底板顶部竖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箱体,箱体的出料位置位于底板的底部,底板顶部的右侧设有水箱,水箱内安装有水结处理机构,但是该现有技术在进行铺路时,由于洒水技术较差,导致需要人工进行洒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铺路时,由于洒水技术较差,导致需要人工进行洒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其结构包括承重杆、放置板、处理器、调试箱、固定螺丝、调试窗、铺路杆、手把、连接杆、操作椅、防滑垫、洒水装置、固定螺栓,所述承重杆的上表面与放置板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处理器的外表面通过放置板与调试箱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的上方设有调试窗,所述连接杆位于操作椅的右侧,所述防滑垫的前端设有洒水装置,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与放置板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感应接收器、控制器、电控线、马达电机、锥齿轮、传动齿轮、螺纹杆、螺纹传动器、堵塞块、水箱、引导板、固定支点、复位弹簧,所述感应接收器的外表面通过电控线与控制器的外表面电连接,所述电控线的外表面与马达电机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锥齿轮的下方设有传动齿轮,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螺纹传动器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堵塞块的外表面与水箱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引导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支点,所述复位弹簧的外表面焊接于引导板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铺路杆,所述调试箱的内表面与固定螺丝的外表面相嵌套。进一步地,所述调试窗的左侧设有铺路杆,所述手把的外表面焊接于调试窗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椅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垫,所述洒水装置的四周设有固定螺栓。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杆为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丝为半径2cm,高3cm。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采用扁钢制成,不易变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结构上设有洒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洒水装置进行洒水,首先通过遥控让感应接收器接收到信息,之后便会让控制器进入到工作状态,电控线将电传输到马达电机,通过马达电机带动锥齿轮与传动齿轮进行传动,最后传输到螺纹杆上带动螺纹传动器,螺纹传动器使得堵塞块往下移动,水箱里的水便会流出,水流通过引导板使得流在铺路杆上配合铺路,固定支点和复位弹簧起到了协调的作用,通过洒水装置,及时进行洒水处理,达到不用人工洒水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洒水装置的正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承重杆-1、放置板-2、处理器-3、调试箱-4、固定螺丝-5、调试窗-6、铺路杆-7、手把-8、连接杆-9、操作椅-10、防滑垫-11、洒水装置-12、固定螺栓-13、感应接收器-1201、控制器-1202、电控线-1203、马达电机-1204、锥齿轮-1205、传动齿轮-1206、螺纹杆-1207、螺纹传动器-1208、堵塞块-1209、水箱-1210、引导板-1211、固定支点-1212、复位弹簧-12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承重杆1、放置板2、处理器3、调试箱4、固定螺丝5、调试窗6、铺路杆7、手把8、连接杆9、操作椅10、防滑垫11、洒水装置12、固定螺栓13,所述承重杆1的上表面与放置板2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处理器3的外表面通过放置板2与调试箱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5的上方设有调试窗6,所述连接杆9位于操作椅10的右侧,所述防滑垫11的前端设有洒水装置12,所述固定螺栓13的外表面与放置板2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洒水装置12包括感应接收器1201、控制器1202、电控线1203、马达电机1204、锥齿轮1205、传动齿轮1206、螺纹杆1207、螺纹传动器1208、堵塞块1209、水箱1210、引导板1211、固定支点1212、复位弹簧1213,所述感应接收器1201的外表面通过电控线1203与控制器1202的外表面电连接,所述电控线1203的外表面与马达电机120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锥齿轮1205的下方设有传动齿轮1206,所述螺纹杆1207的外表面与螺纹传动器1208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堵塞块1209的外表面与水箱1210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引导板1211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支点1212,所述复位弹簧1213的外表面焊接于引导板1211的外表面,所述放置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铺路杆7,所述调试箱4的内表面与固定螺丝5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调试窗6的左侧设有铺路杆7,所述手把8的外表面焊接于调试窗6的外表面,所述操作椅10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垫11,所述洒水装置12的四周设有固定螺栓13,所述承重杆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螺丝5为半径2cm,高3cm,所述放置板2采用扁钢制成,不易变形。本专利所说的传动齿轮1206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洒水装置进行洒水,首先通过遥控让感应接收器1201接收到信息,之后便会让控制器1202进入到工作状态,电控线1203将电传输到马达电机1204,通过马达电机1204带动锥齿轮1205与传动齿轮1206进行传动,最后传输到螺纹杆1207上带动螺纹传动器1208,螺纹传动器1208使得堵塞块1209往下移动,水箱1210里的水便会流出,水流通过引导板1211使得流在铺路杆7上配合铺路,固定支点1212和复位弹簧1213起到了协调的作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铺路时,由于洒水技术较差,导致需要人工进行洒水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结构上设有洒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洒水装置进行洒水,首先通过遥控让感应接收器接收到信息,之后便会让控制器进入到工作状态,电控线将电传输到马达电机,通过马达电机带动锥齿轮与传动齿轮进行传动,最后传输到螺纹杆上带动螺纹传动器,螺纹传动器使得堵塞块往下移动,水箱里的水便会流出,水流通过引导板使得流在铺路杆上配合铺路,固定支点和复位弹簧起到了协调的作用,通过洒水装置,及时进行洒水处理,达到不用人工洒水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承重杆(1)、放置板(2)、处理器(3)、调试箱(4)、固定螺丝(5)、调试窗(6)、铺路杆(7)、手把(8)、连接杆(9)、操作椅(10)、防滑垫(11)、洒水装置(12)、固定螺栓(13),所述承重杆(1)的上表面与放置板(2)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处理器(3)的外表面通过放置板(2)与调试箱(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5)的上方设有调试窗(6),所述连接杆(9)位于操作椅(10)的右侧,所述防滑垫(11)的前端设有洒水装置(12),所述固定螺栓(13)的外表面与放置板(2)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洒水装置(12)包括感应接收器(1201)、控制器(1202)、电控线(1203)、马达电机(1204)、锥齿轮(1205)、传动齿轮(1206)、螺纹杆(1207)、螺纹传动器(1208)、堵塞块(1209)、水箱(1210)、引导板(1211)、固定支点(1212)、复位弹簧(1213),所述感应接收器(1201)的外表面通过电控线(1203)与控制器(1202)的外表面电连接,所述电控线(1203)的外表面与马达电机(120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锥齿轮(1205)的下方设有传动齿轮(1206),所述螺纹杆(1207)的外表面与螺纹传动器(1208)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堵塞块(1209)的外表面与水箱(1210)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引导板(1211)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支点(1212),所述复位弹簧(1213)的外表面焊接于引导板(1211)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水结碎石铺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承重杆(1)、放置板(2)、处理器(3)、调试箱(4)、固定螺丝(5)、调试窗(6)、铺路杆(7)、手把(8)、连接杆(9)、操作椅(10)、防滑垫(11)、洒水装置(12)、固定螺栓(13),所述承重杆(1)的上表面与放置板(2)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处理器(3)的外表面通过放置板(2)与调试箱(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5)的上方设有调试窗(6),所述连接杆(9)位于操作椅(10)的右侧,所述防滑垫(11)的前端设有洒水装置(12),所述固定螺栓(13)的外表面与放置板(2)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洒水装置(12)包括感应接收器(1201)、控制器(1202)、电控线(1203)、马达电机(1204)、锥齿轮(1205)、传动齿轮(1206)、螺纹杆(1207)、螺纹传动器(1208)、堵塞块(1209)、水箱(1210)、引导板(1211)、固定支点(1212)、复位弹簧(1213),所述感应接收器(1201)的外表面通过电控线(1203)与控制器(1202)的外表面电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雪朵
申请(专利权)人:李会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