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粪便处理装置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粪便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人口已经突破13亿,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家庭搬上了楼,用起了冲水式马桶,大多数人体排泄物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进入水体或者经化粪池收集、暂存沉淀自然分解后,沉淀上层液体夹杂着未沉降的粪便再次流入城市下水管网,最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人粪尿当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在厌氧条件下会产生直接污染空气的氨气、硫化氢和直接加剧温室效应的甲烷等其他多种有害气体。一旦进入各种水体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出恶臭,严重污染环境。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粪发酵可得到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肥。以北京1200万人口计算,人粪尿每年排泄出去氮的总量相当于100多万吨尿素。可见,现有技术的粪便处理装置,处理效率低,分离效果差,给后续处理环节带来不便,不能对人体排泄物合理的回收利用,增加了环境污染。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粪便处理效率低、不能对人体排泄物合理的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供了一种粪便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粪便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包括污物入口、单向阀、第一外壳、排气孔、第一滤网、第一带孔内壳、第一阀门、第一排污口,所述污物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顶部;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污物入口处;所述第一带孔内壳内侧或外侧附有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滤液的腔体,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底端设置于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底壁;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下方,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外壳、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设置于第二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粪便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腔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包括污物入口、单向阀、第一外壳、排气孔、第一滤网、第一带孔内壳、第一阀门、第一排污口,所述污物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顶部;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污物入口处;所述第一带孔内壳内侧或外侧附有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滤液的腔体,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底端设置于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底壁;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下方,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外壳、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设置于第二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包括第三外壳、第二滤网、第二带孔内壳、第二阀门、第三排污口;第一阀门连通第一带孔内壳和第二带孔内壳;第二带孔内壳外侧或外侧附有第二滤网,与第二外壳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滤液的腔体,第三外壳侧壁底端设置有第三排污口;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三外壳底壁,用于连通第二带孔内壳和第二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粪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下述(1)-(9)中的至少一个:(1)所述第一带孔内壳内还设有第一压块,用于对污物进行挤压;(2)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用于测量腔体内污物高度的液位计;(3)所述第二外壳内还设有第二压块;(4)所述第二带孔内壳内设有第三压块,用于对污物进行挤压;(5)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外壳的底板外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开口,底板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轨道、第一不锈钢外壳、第二不锈钢外壳;轨道位于两个不锈钢外壳之间;所述第一不锈钢外壳内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橡胶囊,第一可伸缩胶囊连接水管,可通过充排水实现伸缩;所述第二不锈钢外壳内设置有第二可伸缩胶囊,第二可伸缩胶囊内设置有压缩弹簧;盖板卡设在轨道之间,能够沿轨道滑动,交替覆盖开口,实现阀门的开闭;第一可伸缩胶囊与盖板之间、盖板与第二可伸缩胶囊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推杆、第三推杆连接;(6)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三外壳的底板外侧,底板上设置有开口,底板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轨道、第一不锈钢外壳、第二不锈钢外壳;轨道位于两个不锈钢外壳之间;第一不锈钢外壳内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橡胶囊,第一可伸缩胶囊连接水管,可通过充排水实现伸缩;第二不锈钢外壳内设置有第二可伸缩胶囊,第二可伸缩胶囊内设置有压缩弹簧;盖板卡设在轨道之间,能够沿轨道滑动,交替覆盖开口,实现阀门的开闭;第一可伸缩胶囊与盖板之间、盖板与第二可伸缩胶囊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推杆、第三连接;(7)所述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第三排污口、第一阀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