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00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消毒池;调节池上设有初级进水口和一级排放口,一级排放口将调节池和缺氧池连通,调节池内设有厌氧污泥,二级排放口将缺氧池和MBR池连通,缺氧池内上部设有悬浮球填料层,MBR池底部设有MBR组件,MBR池内设有活性污泥,MBR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MBR组件通过排水管连接中间水池,MBR池内还设有锥形斗,锥形斗内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的排污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调节池,中间水池通过三级排放口连接接触消毒池,三级排放口处设有氯片消毒装置,接触消毒池依次分割为一级消毒反应室、二级消毒反应室和N级消毒反应室,N级消毒反应室上设有末级排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简称MBR)用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的二沉池,将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从生物反应器滤出,得到浊度很低的处理水。同时,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以及大分子物质还保留在反应器中。这种分离方式提高了出水水质,增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MBR技术出水水质好,CODCr、BOD5、浊度都很低,绝大部分的微生物被截留,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可直接作为中水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清洁、消防、冷却循环水等用途。MBR技术中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也实现了污水停留时间和微生物泥龄的分离,活性污泥的浓度高,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低,处理效率高。传统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设有二沉池和过滤池,不仅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而且还需要使用清水进行反冲洗,使得实际产水量较少。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单高效的解决方式,同时由于动力设备均设在设备外部,操作和检修也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避免了生活污水及部分医疗废水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同时处理后的水可作为灌溉用水、冲洗用水、景观用水等,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包括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消毒池;调节池上设有初级进水口和一级排放口,初级进水口连接污水排放源,一级排放口将调节池和缺氧池连通,调节池内设有厌氧污泥,缺氧池上设有二级排放口,二级排放口将缺氧池和MBR池连通,缺氧池内上部设有悬浮球填料层,MBR池底部设有MBR组件,MBR池内设有活性污泥,MBR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MBR组件通过排水管连接中间水池,排水管上设有抽吸泵,MBR池内还设有锥形斗,锥形斗内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的进气口通过三通与进气管导通,气提装置的排污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调节池,中间水池通过三级排放口连接接触消毒池,三级排放口处设有氯片消毒装置,接触消毒池依次分割为一级消毒反应室、二级消毒反应室和N级消毒反应室,一级消毒反应室、二级消毒反应室和N级消毒反应室均通过连通口顺次连通,且连通口蛇形分布,N级消毒反应室上设有末级排水口。所述的调节池上的初级进水口处设有活动格网。所述的悬浮球填料层通过上层不锈钢网格板和下层不锈钢网格板固定于缺氧池上部,上层不锈钢网格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的一级排放口的调节池侧设有引流板。所述的活性污泥采用溶解有溶解氧的活性污泥。所述的进气管和排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包括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消毒池,生活污水或者部分医疗废水进入调节池,在厌氧污泥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部分去除。之后,污水由一级排放口进入缺氧池,污水中的兼氧微生物附着在缺氧池上部的悬浮球填料上,并形成生物膜,可同时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及反硝化作用。随后,污水由二级排放口进入MBR池后,在溶解氧和活性污泥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氨氮被氧化为硝酸盐,绝大部分有机物得到去除;再在MBR组件的作用下进行过滤处理,污水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被截留在MBR池中,清水通过MBR组件上设有的排水管,排放到中间水池,同时,MBR池中的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区中的气提装置并经污泥回流管进入调节池,确保了缺氧池中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之后,进入到中间水池中的清水再在设于三级排放口处的氯片消毒装置经过清水的浸泡,其中的次氯酸钙溶解到水中,之后进入接触消毒池,水中剩余的微生物及病毒被杀灭,清水则通过末级排水口排出设备并可进行回用,同时设备中的剩余活性污泥被集中到调节池底部进行厌氧消化,形成厌氧污泥,设备正常运行只需定期清洗活动格网及定期清掏厌氧污泥即可。本装置的结构分布衔接紧凑,占地面积合理,便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沿P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图3为图1中沿Q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调节池A、缺氧池B、MBR池C、中间水池D和接触消毒池E;调节池A、缺氧池B、MBR池C、中间水池D和接触消毒池E依次连通。调节池A上设有初级进水口a和一级排放口b,初级进水口a连接污水排放源,调节池A上的初级进水口a处设有活动格网1。一级排放口b将调节池A和缺氧池B连通,一级排放口b的调节池A侧设有引流板2,调节池A内设有厌氧污泥3。缺氧池B上设有二级排放口c,二级排放口c将缺氧池B和MBR池C连通,缺氧池B内上部设有悬浮球填料层4,所述的悬浮球填料层4通过上层不锈钢网格板5和下层不锈钢网格板6固定于缺氧池B上部,上层不锈钢网格板5上开设有进料口7。MBR池C底部设有MBR组件8,MBR池C内设有活性污泥,活性污泥采用溶解有溶解氧9的活性污泥10。其中,MBR组件8通过进气管11连接风机,MBR组件8通过排水管12连接中间水池D,排水管12上设有抽吸泵13,MBR池C内还设有气提装置14,气提装置14的进气口d通过三通与进气管11导通,所述的进气管11和排水管12上均设有调节阀15。气提装置14的排污口通过污泥回流管16连接调节池A,污泥回流管16的排放口架设在活动格网1的上方。中间水池D通过三级排放口e连接接触消毒池E,三级排放口e处设有氯片消毒装置17,接触消毒池E依次分割为一级消毒反应室E1、二级消毒反应室E2和N级消毒反应室En,一级消毒反应室E1、二级消毒反应室E2和N级消毒反应室En均通过连通口f顺次连通,且连通口f蛇形分布,N级消毒反应室En上设有末级排水口g,末级排水口g排放出可回收利用的净水。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正常使用时,生活污水或者部分医疗废水通过初级进水口a进入调节池A,其中的固体杂质18被截留在活动格网1上,流入调节池A内的污水在厌氧污泥3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部分去除。之后,污水通过引流板2的导向,引流板2采用罩体的结构,在罩体的下方敞开,污水由罩体的下方流过一级排放口b,由一级排放口b进入缺氧池B,污水中的兼氧微生物附着在缺氧池B上部的悬浮球填料上,并形成生物膜,可同时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及反硝化作用。随后,污水由二级排放口c进入MBR池C后,在溶解氧9和活性污泥10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氨氮被氧化为硝酸盐,绝大部分有机物得到去除;再在MBR组件8的作用下进行过滤处理,MBR组件8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MBR组件8上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连接风机,为MBR组件8提供充足的氧气。污水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被截留在MBR池C中,清水通过MBR组件8上设有的排水管12,通过过滤后的污水再通过排水管12排放到中间水池D,排水管12的动力是通过抽吸泵13提供的。MBR池C内还设有气提装置14,气提装置14的气源由进气口d通过三通与进气管11导通,通过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消毒池;调节池上设有初级进水口和一级排放口,初级进水口连接污水排放源,一级排放口将调节池和缺氧池连通,调节池内设有厌氧污泥,缺氧池上设有二级排放口,二级排放口将缺氧池和MBR池连通,缺氧池内上部设有悬浮球填料层,MBR池底部设有MBR组件,MBR池内设有活性污泥,MBR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MBR组件通过排水管连接中间水池,排水管上设有抽吸泵,MBR池内还设有锥形斗,锥形斗内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的进气口通过三通与进气管导通,气提装置的排污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调节池,中间水池通过三级排放口连接接触消毒池,三级排放口处设有氯片消毒装置,接触消毒池依次分割为一级消毒反应室、二级消毒反应室和N级消毒反应室,一级消毒反应室、二级消毒反应室和N级消毒反应室均通过连通口顺次连通,且连通口蛇形分布,N级消毒反应室上设有末级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缺氧池、MBR池、中间水池和接触消毒池;调节池上设有初级进水口和一级排放口,初级进水口连接污水排放源,一级排放口将调节池和缺氧池连通,调节池内设有厌氧污泥,缺氧池上设有二级排放口,二级排放口将缺氧池和MBR池连通,缺氧池内上部设有悬浮球填料层,MBR池底部设有MBR组件,MBR池内设有活性污泥,MBR组件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MBR组件通过排水管连接中间水池,排水管上设有抽吸泵,MBR池内还设有锥形斗,锥形斗内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的进气口通过三通与进气管导通,气提装置的排污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接调节池,中间水池通过三级排放口连接接触消毒池,三级排放口处设有氯片消毒装置,接触消毒池依次分割为一级消毒反应室、二级消毒反应室和N级消毒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欢姜兵强刘曼曼李虎安子英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森蓝环保净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