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多功能A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84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54
一种通过多功能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
,适用于低C/N比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提标改造。
技术介绍
我国水质水量波动大且C/N比较低,碳源不足导致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现有的工艺技术只能针对单一水质情况进行处理,因为工艺不匹配导致出水不达标的问题很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可以分别按照A2O工艺、倒置A2O工艺、分段进水工艺和外加碳源的分段进水工艺等运行,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出水标准可以选取不同的工艺方案运行。A2O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功能区顺序链接而成,通过厌氧区释磷、缺氧区反硝化脱氮、好氧区吸磷和硝化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倒置A2O工艺将硝化液回流到工艺最前端,形成缺氧/厌氧/好氧功能区的链接顺序,通过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和硝化实现污染物去除,与A2O工艺相比,碳源优先被用于缺氧反硝化,有利于脱氮。分段进水工艺(以三段式为例),进水流量分配按照40%、30%、30%的比例,功能区按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1:2:1:2:1:2的容积比顺序链接而成,依次在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和反硝化除磷、在好氧区进行硝化等反应,充分利用原水碳源实现高效脱氮。如果第一、二段流量分配按照50%、50%,第三段不引入原水而是投加外碳源,那么将进一步实现深度脱氮(TN≤3mg/L)。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城镇污水水质水量波动大与工艺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能够满足各种不同水质和出水标准的要求。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装置组成主要包括1~9共9个格室和10沉淀池,其中格室2、3、4、7同时安装搅拌器和曝气盘作为缺氧/好氧多功能格室,格时1安装搅拌器作为厌氧/缺氧多功能格室,格室5、6、8、9作为好氧格室,以及包括进水管路W1、W2、W3,污泥回流管路Rs、硝化液回流管路R1、R2,搅拌器1-M、2-M、3-M、4-M、7-M,曝气盘2-A、3-A、4-A、5-A、6-A、7-A、8-A、9-A等。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进水管路W1开启,进水管路W2、W3关闭,硝化液回流管路R1关闭,硝化液回流管路R2开启,第1、2、3格室的搅拌器1-M、2-M、3-M开启,第4、5、6、7、8、9格室的曝气盘4-A、5-A、6-A、7-A、8-A、9-A开启,第2、3格室的曝气盘2-A、2-A关闭,第4、7格室的搅拌器4-M、7-M关闭,污泥回流管路Rs开启,系统按照厌氧:缺氧:好氧=1:2:6的容积比组合成A2O工艺,按照厌氧区释磷、缺氧区反硝化脱氮、好氧区吸磷和硝化进行同步脱氮除磷反应。(2)进水管路W1开启,进水管路W2、W3关闭,硝化液回流管路R1开启,硝化液回流管路R2关闭,第1、2、3格室的搅拌器1-M、2-M、3-M开启,第4、5、6、7、8、9格室的曝气盘4-A、5-A、6-A、7-A、8-A、9-A开启,第2、3格室的曝气盘2-A、2-A关闭,第4、7格室的搅拌器4-M、7-M关闭,污泥回流管路Rs开启,系统按照厌氧:缺氧:好氧=2:1:6的容积比组合成倒置A2O工艺,通过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好氧吸磷和硝化实现污染物去除,与A2O工艺相比,能够将碳源优先用于脱氮。(3)进水管路W1、W2、W3开启,流量分配按照40%、30%、30%,硝化液回流管路R1、R2关闭,第1、4、7格室搅拌器1-M、4-M、7-M开启,第2、3、5、6、8、9格室的曝气盘2-A、3-A、5-A、6-A、8-A、9-A开启,第2、3格室的搅拌器2-M、3-M关闭,第4、7格室的曝气盘4-A、7-A关闭,污泥回流管路Rs开启,系统按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1:2:1:2:1:2的容积比组合成分段进水工艺,充分利用原水碳源进行脱氮和反硝化除磷反应。(4)进水管路W1、W2开启,流量分配按照50%、50%,管路W3不再进原水,而是投加外碳源,硝化液回流管路R1、R2关闭,第1、4、7格室搅拌器1-M、4-M、7-M开启,第2、3、5、6、8、9格室的曝气盘2-A、3-A、5-A、6-A、8-A、9-A开启,第2、3格室的搅拌器2-M、3-M关闭,第4、7格室的曝气盘4-A、7-A关闭,污泥回流管路Rs开启,系统按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1:2:1:2:1:2的容积比组合成分段进水工艺,通过投加外碳源进行深度脱氮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A2O工艺流程,图1中:W1-进水管路,Rs-污泥回流管路,R2-硝化液回流管路,1-M、2-M、3-M为搅拌器,4-A、5-A、6-A、7-A、8-A、9-A为曝气盘,10-沉淀池。图2为倒置A2O工艺流程,图2中:W1-进水管路,Rs-污泥回流管路,R1-硝化液回流管路,1-M、2-M、3-M为搅拌器,4-A、5-A、6-A、7-A、8-A、9-A为曝气盘,10-沉淀池。图3为分段进水工艺流程(包括外加碳源的分段进水工艺),图3中:W1、W2、W3-进水管路,Rs-污泥回流管路,1-M、4-M、7-M为搅拌器,2-A、3-A、5-A、6-A、8-A、9-A为曝气盘,10-沉淀池。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一、二、三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1)图一实施方案:生活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路W1进入厌氧格室1,污泥回流Rs液同步回流到厌氧格室1,发生厌氧释磷和储存PHA反应,然后混合液流入缺氧格室2和3,同时进入的还有硝化液回流R2,缺氧反应结束后,混合液流入好氧格室4、5、6、7、8、9进行好氧吸磷和硝化反应。(2)图二实施方案:生活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路W1进入厌氧格室1,污泥回流Rs液同步回流到厌氧格室1,同时进入的还有硝化液回流R1,优先利用原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然后混合液流入厌氧格室3,发生厌氧释磷和储存PHA反应,最后混合液流入好氧格室4、5、6、7、8、9进行好氧吸磷和硝化反应。(3)图三实施方案:生活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路W1、W2、W3进入缺氧格室1、4、7,流量分配按照40%、30%、30%,污泥回流Rs液同步回流到缺氧格室1,在缺氧格室1、4、7发生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格室2、3、5、6、8、9发生硝化反应,如果将第三段的进水管路取消改为投加外碳源,同时W1、W2流量分配按照50%、50%,也就成为了第四种方案(投加外碳源的分段进水工艺),将实现深度脱氮。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为试验对象,考察了本方法技术的脱氮除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出水COD浓度为≤50mg/L,BOD≤10mg/L,NH4+-N浓度≤2mg/L,NO3--N浓度为≤10mg/L,TN浓度≤15mg/L,TP≤0.5mg/L。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试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的具体说明,以便有关人员更好地理解,不能认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局限于这些,因此该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此方法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装置组成主要包括1~9共9个格室和10沉淀池,其中格室2、3、4、7同时安装搅拌器和曝气盘作为缺氧/好氧多功能格室,格室1安装搅拌器作为厌氧/缺氧多功能格室,格室5、6、8、9作为好氧格室,以及包括进水管路W1、W2、W3,污泥回流管路Rs、硝化液回流管路R1、R2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装置组成主要包括1~9共9个格室和10沉淀池,其中格室2、3、4、7同时安装搅拌器和曝气盘作为缺氧/好氧多功能格室,格室1安装搅拌器作为厌氧/缺氧多功能格室,格室5、6、8、9作为好氧格室,以及包括进水管路W1、W2、W3,污泥回流管路Rs、硝化液回流管路R1、R2等。2.一种通过多功能A2O工艺进行优化脱氮除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按照以下四种方案分别运行:1)进水管路W1开启,进水管路W2、W3关闭,硝化液回流管路R1关闭,硝化液回流管路R2开启,硝化液从第9格室回流到第2格室,第1、2、3格室的搅拌器1-M、2-M、3-M开启,第4、5、6、7、8、9格室的曝气盘4-A、5-A、6-A、7-A、8-A、9-A开启,第2、3格室的曝气盘2-A、2-A关闭,第4、7格室的搅拌器4-M、7-M关闭,污泥回流管路Rs开启,污泥从沉淀池10回流到第1格室,系统按照厌氧:缺氧:好氧=1:2:6的容积比组合成A2O工艺,依次进行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好氧吸磷和硝化反应;2)进水管路W1开启,进水管路W2、W3关闭,硝化液回流管路R1开启,硝化液从第9格室回流到第1格室,硝化液回流管路R2关闭,第1、2、3格室的搅拌器1-M、2-M、3-M开启,第4、5、6、7、8、9格室的曝气盘4-A、5-A、6-A、7-A、8-A、9-A开启,第2、3格室的曝气盘2-A、2-A关闭,第4、7格室的搅拌器4-M、7-M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华张瑛洁王凯王忠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