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81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包括支架、弯管和转换机构,支架上设置有与竖直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支架的侧方设置有与水平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开口,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架上,转换机构用于移动弯管,以使弯管实现连通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本方案中,将竖直管道或水平管道发送的运载罐通过弯管在转换机构上移动,使其对应的交换到水平管道或竖直管道内,从而实现二者的连通,使运载罐能够快速便捷的中转,提高中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物流系统的应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物流接收发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主要应用在银行、医院、饭店、行政中心等行业,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气流传动的原理实现各个位置间的物料传输,从而省去人工搬运的工序,提高物料传输的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成本。在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中使用运载罐作为物料的载体,运载罐放在管道内,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运载罐能够在管道内移动,从而完成物料在各地间的传输。以在医院中应用为例,为将装有药物的运载罐运输到各个护士站、药房中,需要在空间交错设置多条管道;具体地: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多条垂直管道,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多条水平管道,而为了实现垂直管道和水平管道之间的连通,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在二者之间连接弯管,通过该方式转换只能一对一进行转换,导致其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包括支架、弯管和转换机构;所述支架的顶部上设置有与竖直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架的侧方设置有与水平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转换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换机构用于移动所述弯管,以使所述弯管实现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导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导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弯管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弯管在所述导轨机构上移动。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台和动力部;所述滑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弯管相配合的接口,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机构相配合的支撑滑轮,所述动力部能够与所述导轨机构相配合,以使所述滑台在所述导轨机构上移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弧形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上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动力部相配合,以使所述滑台沿着所述弧形导轨移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为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导向部为沿着所述弧形导轨内侧周向设置的齿条,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滑台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相连接,并呈L型设置,所述横板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和支撑滑轮,所述支撑滑轮抵靠在所述弧形导轨的上表面上;所述竖板上设置有所述接口,所述弯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接口凸出所述竖板的板面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之间还设置有斜拉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能够与所述弯管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的管口端面与所述异型网管的管口端面相吻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接收部支架,所述第一开口设在所述接收部支架上,且所述接收部支架上设置有接管,所述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弯管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弯管与所述接管通过轴承相连接,以使所述弯管能够自由转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物料管道传输系统,包括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包括支架、弯管和转换机构,支架上设置有与竖直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支架的侧方设置有与水平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开口,转换机构设置在支架上,转换机构用于移动弯管,以使弯管实现连通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本方案中,将竖直管道或水平管道发送的运载罐通过弯管在转换机构上移动,使其对应的交换到水平管道或竖直管道内,从而实现二者的连通,使运载罐能够快速便捷的中转,提高中转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气动管道铺装的难度。同时,上述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对接方式快捷方便,结构紧凑合理。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弯管与驱动机构和接管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所示的接收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支架;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连接管;14-接收部支架;141-接管;15-轴承;20-弯管;30-驱动机构;31-滑台;311-横板;312-竖板;3121-接口;313-斜拉板;32-驱动电机;321-传动齿轮;33-支撑滑轮;40-导轨机构;41-弧形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弯管与驱动机构和接管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所示的接收部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弯管和转换机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竖直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架的侧方设置有与水平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转换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换机构用于移动所述弯管,以使所述弯管实现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弯管和转换机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竖直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架的侧方设置有与水平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转换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换机构用于移动所述弯管,以使所述弯管实现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导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导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弯管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弯管在所述导轨机构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台和动力部;所述滑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弯管相配合的接口,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机构相配合的支撑滑轮,所述动力部能够与所述导轨机构相配合,以使所述滑台在所述导轨机构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弧形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上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动力部相配合,以使所述滑台沿着所述弧形导轨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物流中转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为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