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导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77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轮导缆机构,该滚轮导缆机构包括:若干滚轮,其轴心相互平行,且呈椭圆形分布;一皮带,其套接于若干所述滚轮;和若干滚筒,其垂直于皮带,且呈Π形分布设置于所述皮带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可实现前后、不同旋转角度方向上的导缆,导缆接触面积充分,过渡半径较大,结构简单,应用于拖曳振声学缆绳入水导缆的工作中,也可应用于其他需对缆绳进行灵活导向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轮导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电缆传送
,特别涉及一种滚轮导缆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防事业的发展和水下资源的不断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和进行海洋探索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声呐、ROV等其他水下设备作为探索和发现海洋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大力发展。利用这些水下设备可用于海洋资源勘探、水文测量、鱼群探测、海底地貌勘测等。对于需要布置在水面或水下的拖曳振、声呐、水声跟踪器、水下测试设备等装置,都需要接有一根或几根水下电缆用于传送信号或供电。电缆使用时,一般需要从舰艇上释放入水,为保证电缆在释放过程中顺利的按照设定方位入水,需要设置导向和支撑机构。现有的导缆机构,有的导缆方式不适合应用在水面的舰艇载运平台;有的结构复杂,重量较重,尺寸较大,不适用于小型舰艇运载平台;有的导缆方向单一,不适合电缆不同入水角度的要求;有的圆形导缆机构其导缆轮的半径较小,电缆与导缆轮的接触面积不充分,对于内部结构精密,外部防护要求较高的电缆,会有较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节度高,成本较低,便于维修更换的滚轮导缆机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该滚轮导缆机构包括:若干滚轮,其轴心相互平行,且呈椭圆形分布;一皮带,其套接于若干所述滚轮;和若干滚筒,其垂直于皮带,且呈Π形分布设置于所述皮带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若干所述滚轮两侧的挡板;两所述挡板上对应呈椭圆形分布设置若干U形孔,所述滚轮的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U形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沿所述皮带上方设置的若干Π形支架,所述Π形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挡板;所述滚筒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Π形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所述Π形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的两竖向滚筒轴,和连接两所述竖向滚筒轴的另一端的横向滚筒轴;所述竖向滚筒轴和所述横向滚筒轴上分别套接有所述滚筒。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吊装支架,所述吊装支架连接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Π形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所述吊装支架包括圆环,连接于所述Π形支架的横向支架,和一端与所述圆环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的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若干所述Π形支架沿椭圆形的长轴分布,所述Π形支架为3个。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所述滚轮包括:滚轮主体,其为筒状,且两端内侧设置第一阶梯槽;金属内衬,其设置于所述滚轮主体内,其两端与所述第一阶梯槽卡接,两端内侧设置第二阶梯槽;轴承,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阶梯槽内;和滚轮轴,其安装于所述轴承。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所述滚轮主体的外表面沿所述滚轮主体的周向呈凹形曲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采用皮带套接于呈椭圆形分布的若干滚轮上,皮带内表面与滚轮外表面贴合,组成滚轮导缆部分,作为电缆在排缆过程中的主要支撑结构。电缆与皮带之间形成滑动摩擦,皮带与若干滚轮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减少了电缆表面的磨损损耗。若干滚轮且呈椭圆形分布,减小了电缆在转向时接触的曲率半径,从而减小了电缆自身的弯折程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采用若干滚筒呈Π形分布设置于皮带的上方,来限制在导缆过程中,电缆从接触的皮带上脱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可应用于拖曳振声学缆绳入水导缆的工作中,导缆机构也可应用于其他需对缆绳进行灵活导向的场合。该滚轮导缆机构实现前后、不同旋转角度方向上的导缆,导缆接触面积充分,过渡半径较大,结构简单,亦适用于小型舰艇运载平台。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的主视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的滚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滚轮、11-滚轮主体、12-金属内衬、13-轴承、14-滚轮轴、2-皮带、3-滚筒、4-挡板、41-U形孔、5-Π形支架、51-竖向滚筒轴、52-横向滚筒轴、6-吊装支架、63-横向支架、61-圆环、62-连接部、7-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2示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轮导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滚轮导缆机构包括滚轮1、皮带2和滚筒3。滚轮1为若干,若干滚轮1的轴心相互平行,且呈椭圆形分布,可独立可转动的设置。皮带2套接于若干滚轮1上,松紧适度可形成滚动摩擦。滚筒3为若干,若干滚筒垂直于皮带,且呈Π形分布设置于皮带2的上方。实际应用中,电缆7从呈Π形分布设置的若干滚筒3和皮带2之间穿过,当使用其他设备,如在绞车的作用下,电缆或线缆从后向前运动,电缆与皮带接触,在摩擦力作用下,皮带被推动,皮带摩擦若干滚轮表面,带动若干滚轮转动。电缆7与皮带2之间形成滑动摩擦,皮带2与若干滚轮1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减少了电缆表面的磨损损耗。电缆7与若干滚筒3之间形成滑动摩擦,限制了电缆上下、左右的位移。若干滚轮且呈椭圆形分布,减小了电缆在转向时接触的曲率半径,从而减小了电缆自身的弯折程度。皮带采用PVC材质。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挡板4,挡板4设置于若干滚轮1的两侧,即两块挡板平行且相对设置。优选的是,挡板4为近似的椭圆形。两块挡板4上对应呈椭圆形分布设置若干U形孔41,滚轮1的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U形孔41内。U形孔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卸,且工作稳定。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Π形支架5,Π形支架5为若干,若干Π形支架5沿皮带2的走向并设置于皮带2的上方。优选的是,若干Π形支架5沿椭圆形的长轴分布,Π形支架5为3个。Π形支架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挡板4上,即Π形支架的一端固定于一挡板上,另一端固定于另一挡板上。若干滚筒3可转动的套接于Π形支架5上,即形成若干呈Π形分布设置于皮带2的上方。具体的是,Π形支架5包括一端与挡板4固定连接的两竖向滚筒轴51,和连接两竖向滚筒轴51的另一端的横向滚筒轴52。竖向滚筒轴51和横向滚筒轴52上分别套接有滚筒3。优选的是,滚筒为中心开通孔的圆柱体。竖向滚筒轴的上部分为具有通孔的长方体,中间部分为圆柱体,下部分为长方体,上部分长方体、中间部分圆柱体和下部分长方体依次连接,一体成型。滚筒套接于竖向滚筒轴的中间部分圆柱体,竖向滚筒轴的中间部分圆柱体与滚筒形成转动副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轮导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导缆机构包括:若干滚轮(1),其轴心相互平行,且呈椭圆形分布;一皮带(2),其套接于若干所述滚轮(1);和若干滚筒(3),其垂直于皮带(2),且呈Π形分布设置于所述皮带(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轮导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导缆机构包括:若干滚轮(1),其轴心相互平行,且呈椭圆形分布;一皮带(2),其套接于若干所述滚轮(1);和若干滚筒(3),其垂直于皮带(2),且呈Π形分布设置于所述皮带(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若干所述滚轮两侧的挡板(4);两所述挡板(4)上对应呈椭圆形分布设置若干U形孔,所述滚轮(1)的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U形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导缆机构还包括沿所述皮带(2)上方设置的若干Π形支架(5),所述Π形支架(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挡板(4);所述滚筒(3)可转动的套接于所述Π形支架(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轮导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Π形支架(5)包括一端与所述挡板(4)固定连接的两竖向滚筒轴,和连接两所述竖向滚筒轴的另一端的横向滚筒轴;所述竖向滚筒轴和所述横向滚筒轴上分别套接有所述滚筒(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孔令亮冯师军田甜李芳德禹润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