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70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垃圾倾倒机构、以及垃圾压缩机构,所述的箱体呈水平设置且其内设有垃圾压缩腔,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投料口,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出料口;所述的门体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开闭出料口,所述的箱体上还设有用于将门体锁定在箱体上的锁定组件;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设置在箱体上,用于收集垃圾并将垃圾从投料口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封住;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构设置在箱体内,用于对垃圾压缩腔内的垃圾进行压缩;能将垃圾从投料口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封住,当垃圾压缩机构压缩垃圾时,垃圾不会从投料口飞出,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压缩箱通常置于城市路边僻静角落的垃圾站内,用于收集周边城区垃圾,并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通过拉臂车将垃圾压缩箱运往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倾倒。拉臂车与垃圾压缩箱配套使用,成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常用方式之一。为了改善城市的居住生活环境,减少收集生活垃圾时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除了合理安排收集垃圾的时段外,还要求在收集垃圾时,提高作业效率,以减少作业时间;加大垃圾收集设备的装载量,以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作业噪音,避免噪音扰民;改善作业环境,避免作业范围内的二次污染;现有的垃圾压缩箱在压缩垃圾的过程中容易,垃圾容易从压缩箱的投料口飞出,引起二次污染,不易清洁。此外,压缩垃圾的推铲通常由推铲油缸驱动,现有的推铲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推铲的内侧,当推铲油缸出现故障时很难将推铲油缸取下,不方便维修。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在压缩垃圾的过程中,能防止垃圾从垃圾投料口飞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垃圾倾倒机构、以及垃圾压缩机构,所述的箱体呈水平设置且其内设有垃圾压缩腔,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投料口,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出料口;所述的门体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开闭出料口,所述的箱体上还设有用于将门体锁定在箱体上的锁定组件;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设置在箱体上,用于收集垃圾并将垃圾从投料口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封住;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构设置在箱体内,用于对垃圾压缩腔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所述的箱体且围绕投料口设有用于给垃圾导向的导流板,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包含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斗,所述的收集斗铰接在箱体的尾部,所述的收集斗与箱体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收集斗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所述的收集斗包含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可伸入投料口内的边板,两边板之间设有与底板连接且可伸入投料口内的后挡板,所述的边板呈三角形,所述的后挡板上设有与箱体尾部铰接的铰接臂。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所述的翻转驱动组件包含过渡连杆、联动杆以及翻转油缸,所述的过渡连杆连接在收集斗的外侧,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铰接在过渡连杆的末端,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箱体上,所述翻转油缸的缸体的末端铰接的箱体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构包含滑动连接在箱体内的推铲,所述箱体的尾部设有两个用于驱动推铲动作的推铲油缸,两推铲油缸交叉设置,所述推铲的前端设有与推铲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位于推铲的外侧,使得推铲与推铲油缸活塞杆头部之间的铰接点位于推铲的外侧,所述推铲油缸缸体的尾部铰接在箱体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所述的门体两侧设有凸柱,所述的锁定组件包含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的一端设有与凸柱配合已将门体锁定的卡勾,所述的箱体上设有驱动摆动块转动进而使卡勾与凸柱分离的门锁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倾倒机构能将垃圾从投料口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封住,当垃圾压缩机构压缩垃圾时,垃圾不会从投料口飞出,避免二次污染。2、推铲与推铲油缸活塞杆头部之间的铰接点位于推铲的外侧,当推铲油缸发生故障时,方便将推铲油缸拆下维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压缩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压缩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2中标记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标记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压缩箱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压缩箱的垃圾倾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压缩箱的垃圾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包括:箱体1、门体2、垃圾倾倒机构4、以及垃圾压缩机构5,所述的箱体1呈水平设置且其内设有垃圾压缩腔,所述箱体1的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投料口101,所述箱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出料口;所述的门体2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开闭出料口,所述的箱体1上还设有用于将门体2锁定在箱体1上的锁定组件3;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4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收集垃圾并将垃圾从投料口101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101封住;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构5设置在箱体1内,用于对垃圾压缩腔内的垃圾进行压缩。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倾倒机构能将垃圾从投料口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封住,当垃圾压缩机构压缩垃圾时,垃圾不会从投料口飞出,避免二次污染。所述的箱体1且围绕投料口101设有用于给垃圾导向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用于将垃圾导送至垃圾压缩腔内,垃圾倾倒机构4包含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斗41,所述的收集斗41铰接在箱体1的尾部,所述的收集斗41与箱体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收集斗41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42,所述的收集斗41包含底板411,所述底板411的两侧设有可伸入投料口101内的边板412,两边板412之间设有与底板411连接且可伸入投料口101内的后挡板413,所述的边板412呈三角形,所述的后挡板413上设有与箱体1尾部铰接的铰接臂414,收集斗采用上述结构,能与投料口更加密封的配合,防止垃圾压缩的过程中从投料口飞出。翻转驱动组件42包含过渡连杆421、联动杆422以及翻转油缸423,所述的过渡连杆421连接在收集斗41的外侧,过渡连杆421用于将收集斗41驱动至投料口内,所述联动杆422的一端铰接在过渡连杆421的末端,所述联动杆422的另一端铰接在箱体1上,所述翻转油缸423的缸体的末端铰接的箱体1上。垃圾压缩机构5包含滑动连接在箱体1内的推铲51,所述箱体1的尾部设有两个用于驱动推铲51动作的推铲油缸52,两推铲油缸52交叉设置,所述推铲51的前端设有与推铲油缸52的活塞杆头部铰接的连接块511,所述的连接块511位于推铲51的外侧,使得推铲51与推铲油缸52活塞杆头部之间的铰接点位于推铲51的外侧,当推铲油缸52发生故障时,方便将推铲油缸52拆下维修,所述推铲油缸52缸体的尾部铰接在箱体1上。门体2两侧设有凸柱21,所述的锁定组件3包含转动连接在箱体1上的摆动块31,所述摆动块31的一端设有与凸柱21配合已将门体2锁定的卡勾311,所述的箱体1上设有驱动摆动块31转动进而使卡勾311与凸柱21分离的门锁油缸32;锁定组件3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呈水平设置且其内设有垃圾压缩腔,所述箱体(1)的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投料口(101),所述箱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出料口;门体(2),所述的门体(2)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开闭出料口,所述的箱体(1)上还设有用于将门体(2)锁定在箱体(1)上的锁定组件(3);垃圾倾倒机构(4),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4)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收集垃圾并将垃圾从投料口(101)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101)封住;以及垃圾压缩机构(5),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构(5)设置在箱体(1)内,用于对垃圾压缩腔内的垃圾进行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呈水平设置且其内设有垃圾压缩腔,所述箱体(1)的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投料口(101),所述箱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垃圾压缩腔相通的出料口;门体(2),所述的门体(2)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开闭出料口,所述的箱体(1)上还设有用于将门体(2)锁定在箱体(1)上的锁定组件(3);垃圾倾倒机构(4),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4)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收集垃圾并将垃圾从投料口(101)倒入垃圾压缩腔内,并能将投料口(101)封住;以及垃圾压缩机构(5),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构(5)设置在箱体(1)内,用于对垃圾压缩腔内的垃圾进行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且围绕投料口(101)设有用于给垃圾导向的导流板(11),所述的垃圾倾倒机构(4)包含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斗(41),所述的收集斗(41)铰接在箱体(1)的尾部,所述的收集斗(41)与箱体(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收集斗(41)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垃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斗(41)包含底板(411),所述底板(411)的两侧设有可伸入投料口(101)内的边板(412),两边板(412)之间设有与底板(411)连接且可伸入投料口(101)内的后挡板(413),所述的边板(412)呈三角形,所述的后挡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琛张鹏黄闯蔡振华尹声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