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56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2
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解决了列车电控柜在配电房门较低时,电控柜倾倒不便,存在安全隐患,运输不便的问题,为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后挡板,后挡板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推杆架,推杆架的右端安装有推杆,后挡板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顶部靠近左端位置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托板,托板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插接在第一固定块内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固定,托板的外侧放置有电控柜,托板中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扣连接有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可用于列车配电房门较低时的倾斜进入,也提高了运输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列车电控柜搬运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部分列车配电房的房门高度小于电控柜高度,所以必须将电控柜放倒或倾斜搬运,而在放倒的过程中,由于柜体重量较大,且位置有限,人力的放倒操作非常危险,极易损伤设备造或成安全事故,同时对于列车电控柜在运输和搬运也较为不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列车电控柜在配电房门较低时,电控柜倾倒不便,存在安全隐患,运输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后挡板,后挡板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推杆架,推杆架的右端安装有推杆,后挡板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顶部靠近左端位置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托板,托板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插接在第一固定块内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固定,托板的外侧放置有电控柜,托板中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扣连接有绑带,绑带绕过电控柜固定在托板的另一侧,托板后端内侧中部插接有丝杆,丝杆的顶端连接有电机,丝杆上套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的下方底座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块,第二转动块与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电机电性连接后挡板后端顶部的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侧靠近侧壁位置处均安装有导向柱。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对应丝杆处开设有丝孔。优选的,所述推杆上套接有软套,且软套上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的右侧安装有定滑轮,底座底端的左侧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定滑轮和万向轮上均安装有制动器。本技术结构新颖,可用于列车配电房门较低时的倾斜进入,也提高了运输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丝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后挡板4,后挡板4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推杆架5,推杆架5的右端安装有推杆6,后挡板4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7,蓄电池7顶部靠近左端位置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8,第一固定块8上通过第一转轴9安装有托板10,托板10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11,第一转动块11插接在第一固定块8内侧通过第一转轴9转动固定,托板10的外侧放置有电控柜12,托板10中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扣13连接有绑带14,绑带14绕过电控柜12固定在托板10的另一侧,托板10后端内侧中部插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顶端连接有电机24,丝杆15上套接有移动块17,移动块17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8上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块18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22,第二转动块22的下方底座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块21,第二转动块22与第三固定块21通过第二转轴23连接,电机24电性连接后挡板4后端顶部的控制开关。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丝杆15的两侧靠近侧壁位置处均安装有导向柱16,可有效提高移动块17与丝杆15配合移动时的稳定性。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移动块17对应丝杆15处开设有丝孔,便于移动块17与应丝杆15的配合使用。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推杆6上套接有软套,且软套上设置有防滑纹,可有效提高推杆6使用时的舒适性,且可增大推动时的摩擦力。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底座1底端的右侧安装有定滑轮2,底座1底端的左侧安装有万向轮3,便于装置的移动和转向。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定滑轮2和万向轮3上均安装有制动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可对定滑轮2和万向轮3进行制动,防止装置自行移动。本实施例中电机24采用70YS15DV11电机24。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后挡板4顶部后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控制电机24工作,电机24转动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转动带动移动块17向下移动,移动块17向下移动带动支撑杆19向左侧倾斜,将托板10向左侧推动,当托板10处于竖直方向时,将列车电控柜放置在托板10上,并通过绑带14进行固定,防止其晃动,固定好后,电机24工作,电机24反向转动带动丝杆15反向转动,丝杆15反向转动带动移动块17向上移动,移动块17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杆19由向左倾斜逐渐到竖直方向,将托板10由竖直方向调整成倾斜方向,提高搬运时的稳定性,使用方便。本技术结构新颖,可用于列车配电房门较低时的倾斜进入,也提高了运输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后挡板(4),后挡板(4)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推杆架(5),推杆架(5)的右端安装有推杆(6),后挡板(4)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7),蓄电池(7)顶部靠近左端位置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8),第一固定块(8)上通过第一转轴(9)安装有托板(10),托板(10)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11),第一转动块(11)插接在第一固定块(8)内侧通过第一转轴(9)转动固定,托板(10)的外侧放置有电控柜(12),托板(10)中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扣(13)连接有绑带(14),绑带(14)绕过电控柜(12)固定在托板(10)的另一侧,托板(10)后端内侧中部插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顶端连接有电机(24),丝杆(15)上套接有移动块(17),移动块(17)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8)上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块(18)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22),第二转动块(22)的下方底座(1)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块(21),第二转动块(22)与第三固定块(21)通过第二转轴(23)连接,电机(24)电性连接后挡板(4)后端顶部的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电控柜专用搬运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端设置有后挡板(4),后挡板(4)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推杆架(5),推杆架(5)的右端安装有推杆(6),后挡板(4)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7),蓄电池(7)顶部靠近左端位置处焊接有第一固定块(8),第一固定块(8)上通过第一转轴(9)安装有托板(10),托板(10)的后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11),第一转动块(11)插接在第一固定块(8)内侧通过第一转轴(9)转动固定,托板(10)的外侧放置有电控柜(12),托板(10)中部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扣(13)连接有绑带(14),绑带(14)绕过电控柜(12)固定在托板(10)的另一侧,托板(10)后端内侧中部插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顶端连接有电机(24),丝杆(15)上套接有移动块(17),移动块(17)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8)上开设有通孔,第二固定块(18)上转动连接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凯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