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轨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052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7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轨轨道系统,该系统包括:散布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支撑装置;悬挂在支撑装置上的轨道结构;和,设置在轨道结构下方的站台结构;所述轨道结构用于容纳为车辆提供驱动力的走行机构,所述走行机构能够在轨道结构内往复移动,并通过吊挂装置带动车辆在轨道结构上移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根据悬挂式交通的运行方式,设计出符合悬挂式交通运行特点的轨道结构和轨道支撑结构;并针对车辆运行中出现的转弯、爬坡、颠簸、供电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轨道改进,以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轨轨道系统
本申请涉及悬挂式交通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挂式微轨轨道系统。本申请所述微轨是指:轨道宽度为600mm以下的悬挂式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通常轨道交通的运行方式是车辆在地面固定轨道上,利用车辆6的动力装置产生的驱动力,依照轨道的对车辆的导向,在单个或多个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区域运行。悬挂式交通是一种全线悬挂在空中的轨道交通系统,其将轨道和车辆悬挂在高空空置的空间中,相比于通常轨道交通能够高效的利用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空间,并有效的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拥堵问题。同时,悬挂式交通由于采用特殊的转向和驱动结构,对运行环境适应性较强,对地形无严格要求,而且,悬挂式交通采用的是电力牵引,列车运行中无排气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由于悬挂式交通的运行方式有别于普通轨道交通,因此,常规的地面轨道系统无法应用于悬挂式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轨轨道系统,该系统包括:散布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支撑装置1;悬挂在支撑装置1上的轨道结构2;和,设置在轨道结构2下方的站台结构4;所述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散布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支撑装置(1);悬挂在支撑装置(1)上的轨道结构(2);和,设置在轨道结构(2)下方的站台结构(4);所述轨道结构(2)用于容纳为车辆(6)提供驱动力的走行机构(7),所述走行机构(7)能够在轨道结构(2)内往复移动,并通过吊挂装置(8)带动车辆(6)在轨道结构(2)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散布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支撑装置(1);悬挂在支撑装置(1)上的轨道结构(2);和,设置在轨道结构(2)下方的站台结构(4);所述轨道结构(2)用于容纳为车辆(6)提供驱动力的走行机构(7),所述走行机构(7)能够在轨道结构(2)内往复移动,并通过吊挂装置(8)带动车辆(6)在轨道结构(2)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2)在目标区域内形成闭合回路为车辆(6)提供循环运行线路;或者,所述轨道结构(2)在目标区域内形成分段路线为车辆(6)提供单程运行路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立柱(101)和用于吊装所述轨道结构(2)的悬挑梁(102);所述支撑立柱(101)的一端固定在承重结构(103)上,所述支撑立柱(101)的另一端与悬挑梁(102)固定;所述支撑立柱(101)作为悬挑梁(102)和轨道结构(2)的主支撑结构,将悬挑梁(102)和轨道结构(2)的总重力和轨道结构(2)对支撑装置(1)的应力传递给承重结构(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102)的一侧用于固定支撑立柱(101),所述悬挑梁(102)的另一侧用于吊装轨道结构(2);或,所述悬挑梁(102)的正中位置与支撑立柱(101)固定,所述悬挑梁(102)的两侧分别用于吊装轨道结构(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102)通过固定板(104)与所述轨道结构(2)固定;所述固定板(104)的边缘固定在悬挑梁(102)上,所述固定板(104)的板体通过固定件与轨道结构(2)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2)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箱型轨道(201);所述车辆(6)和走行机构(7)之间的吊挂装置(8)穿过所述开口,所述走行机构(7)能够在箱型轨道(201)内往复移动,并通过吊挂装置(8)带动车辆(6)在轨道结构(2)上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轨道(201)的外部套设有多个加强框(20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轨道(201)的端部设有连接框(206);所述箱型轨道(201)之间通过连接框(206)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轨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2)进一步包括:衔接结构(202);所述衔接结构(202)套设在两个箱型轨道(201)端部对接处的外部,被衔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白赵云王冬卫杲晓锋吕高腾赵峰姜茹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