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046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涉及列车供电与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供电轨、感应板、走行轨以及设置于列车上的车载集电器、车载三相驱动绕组、车载整流储能装置;其中供电轨分为第一供电轨和第二供电轨,并与接地的走行轨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感应板与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感应工作;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经三相交流供电回路和集电器向列车车载三相驱动绕组供电,通过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调频、调压供电实现列车三相驱动和运行控制;车载整流储能装置向列车辅助用电设备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供电与运行控制

技术介绍
现行短定子列车(亦称直线电机列车)由直流供电系统供电。在列车上,电气设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动系统。现行短定子列车传动系统由车载逆变器和驱动绕组(短定子)串联而成,并通过对驱动绕组的调频、调压来达到驱动列车和调速运行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列车驾驶。通常,现实情况下,列车驾驶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少数是自动驾驶的。这里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列车的电气设备中,传动系统占有绝对分量,其重量大,体积大;重量大就增加轴重,轴重越大,线路造价越高,体积大则将更多占有列车的宝贵空间,降低功率密度和效率;二是,智能控制和自动驾驶(ATC)来取代人工驾驶是必由之路,但是,在现行列车和供电方式下,驾驶所需的执行设备均安装在列车上,列车是移动的,甚至是高速移动的,而自动驾驶(ATC)的命令和组织来源于地面控制中心,这两者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需要无线系统联系,而无线系统故障或失灵必将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现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方面,省去车载逆变器,减轻车载电气设备重量,降低轴重,实现列车轻型化,提高列车承载效率,提高功率密度,适应更高速度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地面供电直接实现对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和无人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通过改变系统的供电方式,优化系统结构,有效地降低轴重,提高列车承载效率,提高功率密度,适应更高速度运行,同时通过地面供电直接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和无人驾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包括走行轨、与走行轨并行铺设的供电轨以及设置于列车上的车载集电器、车载三相驱动绕组、车载整流储能装置;所述走行轨和所述供电轨之间设有感应板,所述供电轨包括第一供电轨和第二供电轨;所述第一供电轨、所述第二供电轨与所述走行轨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供电;所述供电轨分为第一供电轨和第二供电轨;所述第一供电轨、所述第二供电轨与所述走行轨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供电;所述走行轨接地;所述车载集电器包括第一集电器、第二集电器、第三集电器,其尾端分别连接所述列车车载三相驱动绕组三相端子,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所述第二供电轨和走行轨接触受电;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通过第一供电轨和第一集电器、第二供电轨和第二集电器、走行轨和第三集电器向所述列车的车载三相驱动绕组供电,并通过控制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的调频、调压来控制列车的启停和运行;所述车载整流储能装置的三相交流端子与所述车载三相驱动绕组三相端子连接,其直流端子与所述辅助用电设备连接。优选地,所述走行轨分为第一走行轨和与第一走行轨并联的第二走行轨。所述第一供电轨、第二供电轨铺设在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之间的轨枕或道床上,两者之间通过导线并联;所述第一供电轨、第二供电轨被分成若干分段,每分段通过独立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供电。优选地,所述感应板分为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所述第一感应板敷设于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供电轨之间,所述第二感应板敷设于所述第二走行轨和供电轨之间;所述第一感应板和所述第二感应板与所述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对应设置,感应工作。优选地,所述列车的辅助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列车空调、照明等;所述辅助用电设备与车载整流储能装置采用同一电压等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载集电器均设置于列车转向架端头且与列车的转向架绝缘,所述车载集电器的第一集电器、第二集电器和第三集电器相互绝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两个供电轨与走行轨(可以接地)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地面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经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给列车三相驱动绕组供电,实现系统供电结构与供电方式的最优化,取消车载逆变器,有效减少轴重,实现列车轻量化,提高功率密度,提高列车承载效率。二、通过地面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经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给列车三相驱动绕组供电,通过调频调压直接进行列车驱动与运行的自动控制,实现无人驾驶,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运行。三、造价低,经济性能好。四、地面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不在电网中产生负序电流,确保电能质量。五、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思路,现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与既有短定子列车相比,可以取消车载逆变器,有效减轻列车轴重,提高功率密度和承载效率,实现系统供电结构与供电方式的最优化,通过地面的三相交流供电回路调频、调压对列车的三相驱动绕组供电来直接实现列车驱动和运行控制,实现无人驾驶,通过车载整流储能装置向列车辅助用电设备供电。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轨1、设置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的感应板7、走行轨R,设置于列车4上的车载集电器2、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通过供电轨1、走行轨R和车载集电器2向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和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供电;所述供电轨1分为第一供电轨1a和第二供电轨1b;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所述走行轨R接地;所述车载集电器2包括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第三集电器2c,其尾端分别连接所述列车4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三相端子,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走行轨R接触受电;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轨1a和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第二集电器2b、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第三集电器2c向所述列车4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供电,并通过控制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的调频、调压来控制列车4的启停以及运行;所述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的三相交流端子与所述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三相端子连接,其直流端子与所述辅助用电设备连接(图中未画出,下同)。所述走行轨R分为第一走行轨R1和与第一走行轨R1并联的第二走行轨R2。所述第一供电轨1a、第二供电轨1b铺设在第一走行轨R1和第二走行轨R2之间的轨枕或道床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板7分为第一感应板7a和第二感应板7b;所述第一感应板7a铺设于所述第一走行轨R1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所述第二感应板7b铺设于所述第二走行轨R2和供电轨1之间;所述第一感应板7a和所述第二感应板7b与所述列车5的三相驱动绕组6对应,感应工作。所述列车4的辅助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列车空调、照明等;所述辅助用电设备与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采用同一电压等级。所述车载集电器2均安装于列车4转向架端头且与列车4的转向架绝缘,所述车载集电器2的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和第三集电器2c相互绝缘。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通过变电所三相电缆供电。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轨1、走行轨R、设置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的感应板7,设置于列车4上的车载集电器2、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包括走行轨(R)、与走行轨(R)并行铺设的供电轨(1)以及设置于列车(4)上的车载集电器(2)、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设有感应板(7),所述供电轨(1)包括第一供电轨(1a)和第二供电轨(1b);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所述走行轨(R)接地;所述车载集电器(2)包括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第三集电器(2c),它们的尾端通过电缆分别与所述列车(4)的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的三相端子连接,它们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走行轨(R)接触受电;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轨(1a)和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第二集电器(2b)、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第三集电器(2c)向所述列车(4)的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的调频、调压来控制所述列车(4)的启停和运行;所述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的三相交流端子与所述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三相端子连接,其直流端子与辅助用电设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定子列车三相供电控制系统,包括走行轨(R)、与走行轨(R)并行铺设的供电轨(1)以及设置于列车(4)上的车载集电器(2)、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供电轨(1)之间设有感应板(7),所述供电轨(1)包括第一供电轨(1a)和第二供电轨(1b);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与所述走行轨(R)构成三相交流供电回路,由设置于地面的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供电;所述走行轨(R)接地;所述车载集电器(2)包括第一集电器(2a)、第二集电器(2b)、第三集电器(2c),它们的尾端通过电缆分别与所述列车(4)的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的三相端子连接,它们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轨(1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走行轨(R)接触受电;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轨(1a)和所述第一集电器(2a)、所述第二供电轨(1b)和所述第二集电器(2b)、所述走行轨(R)和所述第三集电器(2c)向所述列车(4)的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交直交变频变压装置(3)的调频、调压来控制所述列车(4)的启停和运行;所述车载整流储能装置(6)的三相交流端子与所述车载三相驱动绕组(5)三相端子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