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852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包括下壳、上壳、螺丝、拉环、拉环座、出气口、散热孔、电源接口、显示屏、控制按键、进气口、安装柱、配气室、进气口电磁阀、出气口电磁阀、连接管、PCB板和橡胶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型动态配气仪设计合理,散热孔位置靠近PCB板上的单片机,且散热孔内部安装有防尘网,由于配气仪在工作时单片机会产生大量的热,散热孔主要起到给单片机散热的作用,保证电子元件不会被烧毁,防尘网起到防尘的作用,电源接口上下两侧通过两颗螺丝呈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为了给配气仪提供稳定的电源,使配气仪工作的更加的稳定,进气口的数量为四个,且均与进气口电磁阀连接在一起,进气口连接的气体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气仪,具体为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属于仪器仪表

技术介绍
配气仪是用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市面上多为两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混合并输出设定浓度气体的仪器,在环境、卫生监测及科研、教学、计量等机构经常要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调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配气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多见的有两种原理的配气仪,一种是三通电磁阀原理,另一种是质量流量计原理,根据用户需要可自行选择。目前市面上的两种配气仪都存在一些不足,其一、价格较高,适用范围较小,需要经过特殊的设置或换算才可以使用,其二、智能配置设定出场设置浓度范围的气体,对于不同种类的气体,需要采用不同的配气仪,其三、体积较大,搬运不便,且内部线路较为脆弱,稍有不慎会损坏电路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包括下壳、上壳、螺丝、拉环、拉环座、出气口、散热孔、电源接口、显示屏、控制按键、进气口、安装柱、配气室、进气口电磁阀、出气口电磁阀、连接管、PCB板和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上壳(2)、螺丝(3)、拉环(4)、拉环座(5)、出气口(6)、散热孔(7)、电源接口(8)、显示屏(9)、控制按键(10)、进气口(11)、安装柱(12)、配气室(13)、进气口电磁阀(14)、出气口电磁阀(15)、连接管(16)、PCB板(17)和橡胶垫(18);所述上壳(2)与下壳(1)通过螺丝(3)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拉环(4)两端安装在拉环座(5)上,所述拉环座(5)通过螺丝(3)呈可拆卸连接于上壳(2)上表面,所述出气口(6)设在下壳(1)左侧,所述散热孔(7)设在下壳(1)左侧,所述电源接口(8)固定在显示屏(9)左侧,所述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动态配气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上壳(2)、螺丝(3)、拉环(4)、拉环座(5)、出气口(6)、散热孔(7)、电源接口(8)、显示屏(9)、控制按键(10)、进气口(11)、安装柱(12)、配气室(13)、进气口电磁阀(14)、出气口电磁阀(15)、连接管(16)、PCB板(17)和橡胶垫(18);所述上壳(2)与下壳(1)通过螺丝(3)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拉环(4)两端安装在拉环座(5)上,所述拉环座(5)通过螺丝(3)呈可拆卸连接于上壳(2)上表面,所述出气口(6)设在下壳(1)左侧,所述散热孔(7)设在下壳(1)左侧,所述电源接口(8)固定在显示屏(9)左侧,所述显示屏(9)安装在配气仪前方正中间,所述控制按键(10)安装在显示屏(9)两侧,所述出气口(6)设在下壳(1)右侧,所述安装柱(12)固定在配气仪内部,所述配气室(13)设在配气仪内部,所述进气口电磁阀(14)与进气口(11)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口电磁阀(15)与出气口(6)连接在一起,所述配气室(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亮张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