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75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搅拌釜,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搅拌釜的底壁并延伸至搅拌釜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搅拌杆,且每个搅拌杆均位于搅拌釜的内部,所述搅拌釜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相对的一端共同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力矩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利用力矩传感器对涂料的湿润度进行检测,同时自动添加湿润剂,实现了对制粒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
本技术涉及制粒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
技术介绍
高速混合制粒机是一种将粉状涂料通过混合、切碎制成目数在25-80目之间的颗粒状涂料的设备。现有的混合制粒机在加入涂料混合一段时间后,需要打开加料锅盖,人工用勺加入湿润剂,然后再混合、制粒,一般还要再打开观察,加湿润剂,反复几次才能完成制粒,不能同步完成湿润剂的加料工作,使涂料混合制粒的时间长,均匀性差而且操作麻烦,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制粒机需要反复加入湿润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搅拌釜,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搅拌釜的底壁并延伸至搅拌釜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搅拌杆,且每个搅拌杆均位于搅拌釜的内部,所述搅拌釜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相对的一端共同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力矩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壁上开设有药剂盒,所述药剂盒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放道,且排放道与安装座的底侧相互连通,所述排放道远离药剂盒的一端连接有添加管,且添加管位于搅拌釜的正上方。优选地,所述排放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挡板槽,所述挡板槽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安装有圆齿轮。优选地,所述圆齿轮位于挡板的上侧,且挡板的顶壁上开设有与圆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槽。优选地,所述力矩传感器的扭杆贯穿安装块并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力矩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力矩传感器为CD1095扭矩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为可编程80C51单片机。优选地,所述搅拌釜的一侧连通有制粒机,且制粒机同样位于底座的上方。本技术中,使用者打开整个装置的电源,当搅拌釜内的混合涂料湿润度不够时,搅拌杆感受到的阻力变小,力矩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圆齿轮旋转带动挡板移动打开排放道,然后立刻关闭排放道,单片机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数据分析,每次只释放出少量湿润剂。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利用力矩传感器对涂料的湿润度进行检测,同时自动添加湿润剂,实现了对制粒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安装腔、3搅拌电机、4搅拌釜、5转轴、6搅拌杆、7安装杆、8安装块、9力矩传感器、10支撑架、11安装座、12药剂盒、13排放道、14添加管、15挡板、16伺服电机、17圆齿轮、18挡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3,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搅拌釜4,搅拌电机3的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5,且转轴5贯穿搅拌釜4的底壁并延伸至搅拌釜4的内部,转轴5的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搅拌杆6,且每个搅拌杆6均位于搅拌釜4的内部,搅拌釜4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杆7,两个安装杆7相对的一端共同安装有安装块8,安装块8的内部安装有力矩传感器9,底座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顶壁上开设有药剂盒12,药剂盒12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放道13,且排放道13与安装座11的底侧相互连通,排放道13远离药剂盒12的一端连接有添加管14,且添加管14位于搅拌釜4的正上方。本技术中,排放道1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挡板槽18,挡板槽18的内部设有挡板15,移动挡板15即可实现排放道13的开启和闭合,安装座11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6,伺服电机16的驱动端上安装有圆齿轮17,圆齿轮17位于挡板15的上侧,且挡板15的顶壁上开设有与圆齿轮17相互啮合的齿槽,伺服电机16工作即可对挡板15进行左右移动,力矩传感器9的扭杆贯穿安装块8并与转轴5的顶端固定连接,力矩传感器9对转轴5的阻力进行检测,安装座11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力矩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16的输入端电连接,力矩传感器9为CD1095扭矩传感器,单片机为可编程80C51单片机,搅拌釜4的一侧连通有制粒机,且制粒机同样位于底座1的上方。本技术中,使用者打开整个装置的电源,当搅拌釜4内的混合涂料湿润度不够时,搅拌杆6感受到的阻力变小,力矩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16驱动圆齿轮17旋转带动挡板15移动打开排放道13,然后立刻关闭排放道13,单片机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数据分析,每次只释放出少量湿润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3),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搅拌釜(4),所述搅拌电机(3)的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5),且转轴(5)贯穿搅拌釜(4)的底壁并延伸至搅拌釜(4)的内部,所述转轴(5)的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搅拌杆(6),且每个搅拌杆(6)均位于搅拌釜(4)的内部,所述搅拌釜(4)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杆(7),两个所述安装杆(7)相对的一端共同安装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的内部安装有力矩传感器(9),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顶壁上开设有药剂盒(12),所述药剂盒(12)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放道(13),且排放道(13)与安装座(11)的底侧相互连通,所述排放道(13)远离药剂盒(12)的一端连接有添加管(14),且添加管(14)位于搅拌釜(4)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电机(3),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搅拌釜(4),所述搅拌电机(3)的驱动端上安装有转轴(5),且转轴(5)贯穿搅拌釜(4)的底壁并延伸至搅拌釜(4)的内部,所述转轴(5)的外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搅拌杆(6),且每个搅拌杆(6)均位于搅拌釜(4)的内部,所述搅拌釜(4)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杆(7),两个所述安装杆(7)相对的一端共同安装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的内部安装有力矩传感器(9),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顶壁上开设有药剂盒(12),所述药剂盒(12)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放道(13),且排放道(13)与安装座(11)的底侧相互连通,所述排放道(13)远离药剂盒(12)的一端连接有添加管(14),且添加管(14)位于搅拌釜(4)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英博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