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740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振荡器,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顶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试管座,试管座内设置有试管容置腔,试管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托盘,旋转托盘由设置于其下方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安装在工作室内,工作室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两组弹簧,缓冲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端部安装有滚轮,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端部安装有凸轮,凸轮由设置于壳体外部的第二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涡旋振荡器使置于试管内的试剂产生稳定的漩涡,达成优异的混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旋振荡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旋振荡器。
技术介绍
涡旋振荡仪适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化学、医药等研究领域中,是实验室对各种试剂、溶液、化学物质进行固定、振荡、混匀处理的必备常规仪器。实验室常用涡旋振荡仪来摇匀样品。一般实验室内,都配备有涡旋震荡仪,然而,市面上涡旋振荡仪功能单一,操作复杂,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改进,且大型的涡旋振荡仪由于结构复杂,因此造价较高,小型实验室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购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涡旋振荡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涡旋振荡器,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盖合壳体的顶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试管座,所述试管座内设置有试管容置腔,所述试管容置腔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试管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由设置于其下方的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工作室内,所述工作室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两组弹簧,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安装有滚轮,所述壳体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盖合壳体(1)的顶盖(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试管座(3),所述试管座(3)内设置有试管容置腔,所述试管容置腔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试管座(3)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托盘(4),所述旋转托盘(4)由设置于其下方的第一电机(5)驱动,所述第一电机(5)安装在工作室(6)内,所述工作室(6)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缓冲板(17),所述缓冲板(17)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两组弹簧(7),所述缓冲板(17)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的端部安装有滚轮(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能够打开和盖合壳体(1)的顶盖(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试管座(3),所述试管座(3)内设置有试管容置腔,所述试管容置腔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试管座(3)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托盘(4),所述旋转托盘(4)由设置于其下方的第一电机(5)驱动,所述第一电机(5)安装在工作室(6)内,所述工作室(6)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缓冲板(17),所述缓冲板(17)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两组弹簧(7),所述缓冲板(17)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8)的端部安装有滚轮(9),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的端部安装有凸轮(11),所述凸轮(11)由设置于壳体(1)外部的第二电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容置腔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研艾福森皮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禾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