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包括机壳,机壳内分为上机舱及下机舱,机壳上设有与下机舱连通的清灰口及可盖住清灰口的清灰门;机壳上设有吸尘管,车板底部设有容槽,吸尘管下端处在容槽内,吸尘管下端设有浮动管机构,浮动管机构包括内滑管、外套管及浮动弹簧,内滑管与吸尘管滑动密封配合,浮动弹簧上端连接吸尘管下端,浮动弹簧下端连接外套管上端;浮动管机构还包括前辅架及设置在前辅架上的前辅轮,前辅架上端处在容槽内,前辅架与外套管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能有效对厂房、车间内灰尘进行有效清理,具有可浮动的吸尘结构,能针对不平的地面进行自适应调节,既能保障清理效果,又可避免吸尘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厂房除尘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尘、除灰、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厂房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厂房、车间内经常会产生大量灰尘,而整洁干净的工厂生产环境又是大家所需要的。当灰尘量很少时,直接用扫帚进行清理即可。但当灰尘量较大时,扫帚清扫效率低、效果弱的缺点就很明显了,且工人清扫的劳动强度也很大。而若不对厂房内的灰尘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容易导致地面积灰、积垢,会进一步导致生产环境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厂房除尘设备,操作简单,能有效对厂房、车间内灰尘进行有效清理,具有可浮动的吸尘结构,能针对不平的地面进行自适应调节,既能保障清理效果,又可避免吸尘结构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包括推车、设置在推车上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吸尘电机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机壳内部分隔成上机舱及下机舱,吸尘电机处在上机舱内,下机舱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滤筒,滤筒上端与横隔板密封连接,横隔板上设有穿过横隔板的进风管,进风管上端连通吸尘电机进风端,进风管下端处在滤筒内,机壳上设有与下机舱连通的清灰口及可盖住清灰口的清灰门,机壳上设有穿过机壳顶部的排风管,排风管下端连通吸尘电机排风端,排风管上端处在机壳外;所述推车包括车板、与车板固定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推动扶手、两个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前轮及两个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后轮;所述机壳上设有穿过机壳底部及车板的吸尘管,车板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容槽,吸尘管上端处在下机舱内,吸尘管上端所处位置高于进风管下端所处位置,吸尘管下端处在容槽内,吸尘管下端设有浮动管机构,浮动管机构包括内滑管、套设在内滑管上的外套管及套设在内滑管上的浮动弹簧,内滑管上端处在吸尘管内,内滑管与吸尘管滑动密封配合,浮动弹簧上端连接吸尘管下端,浮动弹簧下端连接外套管上端,外套管下端与内滑管下端齐平,内滑管下端与地面之间具有吸尘间隙,内滑管下端所处位置低于车板底部处位置;所述浮动管机构还包括前辅架及设置在前辅架上的前辅轮,前辅架上端处在容槽内,前辅架与外套管固定,前辅轮与前辅架转动连接,前辅轮处在内滑管与任一车前轮之间,外套管最低点所处水平面与前辅轮最低点所处水平面的间距为3-6厘米。作为优选,所述浮动管机构还包括后辅架及设置在后辅架上的后辅轮,后辅架上端处在容槽内,后辅架与外套管固定,后辅轮与后辅架转动连接,后辅轮处在内滑管与任一车后轮之间,前辅轮最低点与后辅轮最低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前辅轮轴线平行于后辅轮轴线。作为优选,所述车板底部设有后挡结构,后挡结构包括后挡卡座及后挡橡胶片,后挡卡座与车板底部固定,后挡橡胶片上端与后挡卡座卡接,后挡橡胶片处在浮动管机构与任一车后轮之间作为优选,所述车后轮上设有车轮刹车。作为优选,所述滤筒包括侧筒壁及底筒壁,底筒壁设置在底筒壁下端,滤筒上设有多个滤孔,所有滤孔均设置在侧筒壁上。作为优选,所述滤筒上端与横隔板螺纹连接,清灰门的最小口径大于滤筒的最大口径。作为优选,所述上机舱内设有切换清理结构,切换清理结构包括横套管、与横套管滑动密封配合的横芯柱、与横芯柱连接的内杆、与机壳滑动连接的内座板及与横隔板固定的切换缸体,内杆连接内座板,内座板上设有若干穿过机壳且与机壳滑动密封配合的外杆,各外杆平行布置,机壳外设有用于接触墙体的触墙板,触墙板连接各外杆;切换缸体内设有与切换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切换主活塞,切换主活塞将切换缸体内部分成切换气腔及切换空腔,切换主活塞设有穿过切换空腔的切换活塞杆,切换主活塞滑动方向平行于内座板滑动方向,切换缸体上设有与切换气腔连通的气腔孔及与切换空腔连通的空腔孔,上机舱与大气连通,切换气腔内设有切换限位体,切换空腔内设有切换弹簧,切换弹簧一端连接切换主活塞,切换弹簧另一端连接切换缸体,推动扶手、切换气腔、切换空腔、内座板、限位板、任一外杆及触墙板沿任一外杆轴向依次布置;横套管顶部设有顶一孔及顶二孔,横套管底部设有底三孔,横芯柱上设有内一孔、内二孔、内三孔、内四孔及内气道,内一孔、内二孔、内三孔及内四孔均连通内气道;车板上设有喷角机构,喷角机构包括与车板固定的喷角支架、处在机壳外且与喷角支架连接的外管及多个用于向墙角吹气的喷管,外管水平布置且两端封闭,喷管设置在外管上,喷管的进气端与外管内部连通,横套管上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一端连通顶二孔,输气管另一端连通外管内部,喷管轴线与水平面之间成60-85度角,推动扶手、喷管的进气端及喷管的出气端沿任一外杆轴向依次布置,外管轴线、喷管的进气端及喷管的出气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各喷管沿外管轴向依次均匀分布,外管轴线垂直于任一外杆轴线;当内座板接触限位板时,吸尘电机排风端、底三孔、内三孔、内气道、内一孔、顶一孔及排风管下端依次连通,顶二孔被横套管封住,内四孔被横套管封住;当切换主活塞接触切换限位体时,吸尘电机排风端、底三孔、内四孔、内气道、内二孔、顶二孔及输气管依次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切换清理结构还包括与机壳固定的外调缸体、与机壳滑动连接的支架板及两个对称布置的侧橡胶挡板,外调缸体内设有与外调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外调主活塞,外调主活塞将外调缸体内部分成外调气腔及与大气连通的外调空腔,外调主活塞上设有穿过外调空腔且与支架板连接的外调活塞杆,外调主活塞滑动方向竖直且平行于支架板滑动方向,外调空腔内设有外调弹簧,外调弹簧一端连接外调主活塞,外调弹簧另一端连接外调缸体,外调缸体上设有外气管,外气管一端与外调气腔连通,外气管另一端与气腔孔连通,外调气腔、外调空腔、支架板及外管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前轮处在两个侧橡胶挡板之间,侧橡胶挡板上端与支架板卡接,侧橡胶挡板与机壳外侧壁滑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能有效对厂房、车间内灰尘进行有效清理,具有可浮动的吸尘结构,能针对不平的地面进行自适应调节,既能保障清理效果,又可避免吸尘结构损坏;使用者只需要维持推动动作,即可快速、方便地对地面边角处进行灰尘清理,且清理效率高、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1中车后轮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图8是实施例2中切换缸体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中E处的放大图;图10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推车1、车板11、容槽11a、车架12、推动扶手13、车前轮14、车后轮15、车轮刹车16、机壳2、横隔板21、滤筒22、滤孔22a、清灰门23、吸尘管24、吸尘电机3、进风管31、排风管32、内滑管41、外套管42、浮动弹簧43、前辅架44、前辅轮45、后辅架46、后辅轮47、后挡结构5、后挡卡座51、后挡橡胶片52、横套管61、顶一孔61a、顶二孔61b、底三孔61c、输气管611、横芯柱62、内一孔62a、内二孔62b、内三孔62c、内四孔62d、内气道62e、内杆63、内座板64、外杆641、限位板642、切换缸体65、切换气腔65a、切换空腔65b、切换主活塞651、切换活塞杆652、切换限位体653、切换弹簧654、触墙板66、基板661、弹性板662、外调缸体67、外调气腔67a、外调空腔67b、外调主活塞671、外调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推车、设置在推车上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吸尘电机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机壳内部分隔成上机舱及下机舱,吸尘电机处在上机舱内,下机舱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滤筒,滤筒上端与横隔板密封连接,横隔板上设有穿过横隔板的进风管,进风管上端连通吸尘电机进风端,进风管下端处在滤筒内,机壳上设有与下机舱连通的清灰口及可盖住清灰口的清灰门,机壳上设有穿过机壳顶部的排风管,排风管下端连通吸尘电机排风端,排风管上端处在机壳外;所述推车包括车板、与车板固定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推动扶手、两个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前轮及两个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后轮;所述机壳上设有穿过机壳底部及车板的吸尘管,车板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容槽,吸尘管上端处在下机舱内,吸尘管上端所处位置高于进风管下端所处位置,吸尘管下端处在容槽内,吸尘管下端设有浮动管机构,浮动管机构包括内滑管、套设在内滑管上的外套管及套设在内滑管上的浮动弹簧,内滑管上端处在吸尘管内,内滑管与吸尘管滑动密封配合,浮动弹簧上端连接吸尘管下端,浮动弹簧下端连接外套管上端,外套管下端与内滑管下端齐平,内滑管下端与地面之间具有吸尘间隙,内滑管下端所处位置低于车板底部所处位置;所述浮动管机构还包括前辅架及设置在前辅架上的前辅轮,前辅架上端处在容槽内,前辅架与外套管固定,前辅轮与前辅架转动连接,前辅轮处在内滑管与任一车前轮之间,外套管最低点所处水平面与前辅轮最低点所处水平面的间距为3‑6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推车、设置在推车上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吸尘电机及设置在机壳内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机壳内部分隔成上机舱及下机舱,吸尘电机处在上机舱内,下机舱内设有上端开口的滤筒,滤筒上端与横隔板密封连接,横隔板上设有穿过横隔板的进风管,进风管上端连通吸尘电机进风端,进风管下端处在滤筒内,机壳上设有与下机舱连通的清灰口及可盖住清灰口的清灰门,机壳上设有穿过机壳顶部的排风管,排风管下端连通吸尘电机排风端,排风管上端处在机壳外;所述推车包括车板、与车板固定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推动扶手、两个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前轮及两个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后轮;所述机壳上设有穿过机壳底部及车板的吸尘管,车板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容槽,吸尘管上端处在下机舱内,吸尘管上端所处位置高于进风管下端所处位置,吸尘管下端处在容槽内,吸尘管下端设有浮动管机构,浮动管机构包括内滑管、套设在内滑管上的外套管及套设在内滑管上的浮动弹簧,内滑管上端处在吸尘管内,内滑管与吸尘管滑动密封配合,浮动弹簧上端连接吸尘管下端,浮动弹簧下端连接外套管上端,外套管下端与内滑管下端齐平,内滑管下端与地面之间具有吸尘间隙,内滑管下端所处位置低于车板底部所处位置;所述浮动管机构还包括前辅架及设置在前辅架上的前辅轮,前辅架上端处在容槽内,前辅架与外套管固定,前辅轮与前辅架转动连接,前辅轮处在内滑管与任一车前轮之间,外套管最低点所处水平面与前辅轮最低点所处水平面的间距为3-6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浮动管机构还包括后辅架及设置在后辅架上的后辅轮,后辅架上端处在容槽内,后辅架与外套管固定,后辅轮与后辅架转动连接,后辅轮处在内滑管与任一车后轮之间,前辅轮最低点与后辅轮最低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前辅轮轴线平行于后辅轮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车板底部设有后挡结构,后挡结构包括后挡卡座及后挡橡胶片,后挡卡座与车板底部固定,后挡橡胶片上端与后挡卡座卡接,后挡橡胶片处在浮动管机构与任一车后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车后轮上设有车轮刹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滤筒包括侧筒壁及底筒壁,底筒壁设置在底筒壁下端,滤筒上设有多个滤孔,所有滤孔均设置在侧筒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滤筒上端与横隔板螺纹连接,清灰门的最小口径大于滤筒的最大口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房除尘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机舱内设有切换清理结构,切换清理结构包括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铁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