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45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结构包括存水体、绑带、吸管;所述的存水体整体为立体环形结构包括气囊、储水区、充气口、进水口;储水区在气囊外圈,充气口在气囊上,进水口在储水区上,吸管与存水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靠近末端位置设有绑带,整体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时把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储水区,存水体套在大臂上,给气囊充气固定在大臂上,吸管一端的绑带固定在小臂上,运动时抬起小臂即可喝水;气囊的作用保证与手臂固定,不同的手臂围度可以调整气囊的充气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运动时随时都可以饮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盛水器具领域,特别是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城市运动包括跑步、竞走、骑行爬山等项目。长时间的运动体内水分流失,需要补水,大多数人选用带水杯运动,但是在运动中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舒适,解决了运动过程中缺水的问题。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结构包括存水体、绑带、吸管;所述的存水体整体为立体环形结构包括气囊、储水区、充气口、进水口;储水区在气囊外圈,充气口在气囊上,进水口在储水区中,吸管与存水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靠近末端位置设有绑带;气囊的作用为了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与手臂的紧密度,不同的的手臂围度可以调整气囊的充气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储水区与气囊一体成型为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吸管出水口与绑带距离不低于10厘米,便于饮用时不触碰绑带。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绑带与存水体之间的吸管长度不低于30厘米,防止吸管过紧运动不畅。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存水体的长度为15cm-40cm,最小值保证存水的容量,最大值考虑大臂的长度。附图说明图1公开的是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使用示意图。图2公开的是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存水体俯视示意图。图3公开的是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存水体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结合图1、图2所示,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结构包括存水体1、绑带3、吸管2;所述的存水体1整体为立体环形结构包括气囊4、储水区7、充气口5、进水口6;储水区7在气囊4外圈,充气口5在气囊4上,进水口6在储水区7中,吸管2与存水体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靠近末端位置设有绑带3;气囊4的作用为了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与手臂的紧密度,不同的的手臂围度可以调整气囊4的充气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储水区7与气囊4一体成型为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吸管2出水口与绑带3距离不低于10厘米,便于饮用时不触碰绑带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绑带3与存水体1之间的吸管2长度不低于30厘米,防止吸管2过紧运动不畅。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存水体1的长度为15cm-40cm,最小值保证存水的容量,最大值考虑大臂的长度。图1的俯视图中存水体为立体环形结构,由于人体的大臂从手肘到肩膀直径呈小到大,因此增加一种示意图,存水体的形状如图3所示设计。使用时把水通过进水口6进入储水区7,存水体1套在大臂上,给气囊4充气固定在大臂上,吸管2一端的绑带3固定在小臂上,运动时抬起小臂即可喝水。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舒适,运动时随时都可以饮水,解决了运动过程中缺水需要补水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结构包括:结构包括存水体、绑带、吸管;所述的存水体整体为立体环形结构包括气囊、储水区、充气口、进水口;储水区在气囊外圈,充气口在气囊上,进水口在储水区中,吸管与存水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靠近末端位置设有绑带。

【技术特征摘要】
1.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所述的结构包括:结构包括存水体、绑带、吸管;所述的存水体整体为立体环形结构包括气囊、储水区、充气口、进水口;储水区在气囊外圈,充气口在气囊上,进水口在储水区中,吸管与存水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靠近末端位置设有绑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运动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区与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