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距双夹施夹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距双夹施夹钳。
技术介绍
临床中,腹腔镜是目前外科手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血管结扎用到最频繁的器械是施夹钳。手术医生施夹完一枚生物夹或钛合夹后,需要寻找合适的位置对血管的另一头再施夹闭合扎紧,具体血管的另一头结扎在什么位置,手术医生只能凭目测感觉,基本都是多结扎了血管。血管两头闭合扎紧后,有的时候还需要将施夹钳移出腹腔,重新安装组件,严重影响手术时间及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专利号为CN105476690、名称为一次双夹切断施夹钳的施夹钳进行施夹操作,该施夹钳的双夹之间距离为恒定的,无法进行间距调节。然而,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根据血管的大小,粗细,位置,以及动静脉不同,使得血管结扎切断的两个夹子之间的距离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双夹之间间距的准确调整,是保证手术安全,预防出血的关键,而上述专利的施夹钳无法随时调整间距,因此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具有手术失败、出血的风险。另外,在常规操作中,血管结扎后需要经直视下观察后,确定结扎牢靠后才能进行切断血管,这也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而上述专利在对血管结扎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距双夹施夹钳,包括:一对第一施夹杆,每个第一施夹杆前部与第一夹头连接;一对第二夹头,每个第二夹头与对应第一夹头尾部转动连接且可相对第一夹头张合;与一对所述第二夹头的尾部分别连接的一对第二施夹杆;与一对第二施夹杆分别连接的用于驱动一对第二夹头相对一对第一夹头张合的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一对所述第一夹头分别连接的用于调节一对第一夹头之间的间距的调距装置;与调距装置连接的用于支撑调距装置且便于进行施夹操作的握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距双夹施夹钳,包括:一对第一施夹杆,每个第一施夹杆前部与第一夹头连接;一对第二夹头,每个第二夹头与对应第一夹头尾部转动连接且可相对第一夹头张合;与一对所述第二夹头的尾部分别连接的一对第二施夹杆;与一对第二施夹杆分别连接的用于驱动一对第二夹头相对一对第一夹头张合的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一对所述第一夹头分别连接的用于调节一对第一夹头之间的间距的调距装置;与调距装置连接的用于支撑调距装置且便于进行施夹操作的握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距双夹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装置包括:便于握持的握持柄;与握持柄顶端固定连接的安置套,其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施夹杆的中心轴平行;其中,所述安置套为其前端开口的套筒,且套筒内壁设置用于与所述调距装置连接的第一滑槽和用于与所述张合装置连接的第二滑槽;其中,所述套筒侧壁还设置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通的第二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距双夹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装置包括:滑动安置在所述安置套的所述第一滑槽内的调距连接套;与调距连接套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一对第一夹头连动的连杆机构;与调距连接套侧壁连接的用于带动调距连接套沿第一滑槽滑动的调距控制手柄;其中,所述调距控制手柄末端经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出于所述安置套外,以便于施夹操作时扳动所述调距控制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距双夹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一对第一夹头的上表面分别转动连接的一对连杆;与一对连杆的末端同时转动连接的调距杆;其中,所述调距连接套内部设置用于插置所述调距杆的调距孔。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典荣,陶连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