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44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羊臀部或者背部皮料;S2、剪出羊皮鞋面的各部位;S3、处理鞋面弯折区;S4、缝合半成品鞋面;S5、将半成品鞋面包裹并固定在提前做好的鞋楦上;S6、第一次抛光打蜡并晾干;S7、将内底粘合到半成品鞋面上,之后将外底粘合到内底底面,最后将鞋跟粘合到外底底部并用小钉子钉紧,再用高温加热的辊轮沿鞋跟粘合处滚动一周;S8、二次抛光打蜡;S9、出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提高了由羊臀部或背部的皮料制成的羊皮鞋面弯折区的延伸性,避免了长期穿用使鞋面弯折区产生折痕,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羊皮鞋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柔软。羊臀部或背部的皮料纤维编织紧密,粒面细致,占全皮面积和质量的45%~55%,是全皮品质最好的部位,也是成革使用价值最大的部位。但由于羊臀部或背部的皮料纤维编织比较紧密结实,所以其延伸性小。人行走时有一个脚后跟抬起前脚掌着地的过程,脚背呈弯曲状态,鞋面自然产生弯折形成一个弯折区,若鞋面弯折区延伸性不足,则长期走路使鞋面弯折区产生明显的折痕。由羊臀部或背部的皮料制成的羊皮鞋,因鞋面弯折区延伸性不足,长期穿用,会产生明显折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解决了由羊臀部或背部的皮料制成的羊皮鞋,因鞋面弯折区延伸性不足导致产生明显折痕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羊臀部或者背部皮料;S2、皮料剪裁师将设计师设计的样式转化成纸样,根据纸样用S1所选羊皮裁剪出羊皮鞋面的各部位,其中包含具备鞋面弯折区的部位;S3、取出含有鞋面弯折区的部位,将韧性好、反应活性大的高温胶涂抹在鞋面弯折区表面,待高温胶凝固后,先用干抹布覆盖鞋面弯折区,再通高温蒸汽作过热处理,高温蒸汽仅覆盖鞋面弯折区;S4、将步骤S2和步骤S3得到的鞋面各部位用经过打蜡处理的防水线缝合成半成品鞋面;S5、将半成品鞋面包裹在提前做好的鞋楦上,接着把鞋楦上多余的鞋面折到鞋楦底部,用钉子定位后再把所有钉子拆掉;S6、在半成品鞋面上鞋乳打蜡,先将棕色鞋乳涂于鞋面,再将黄蜡涂在羊毛轮上,进行第一次抛光打蜡并晾干;S7、将内底粘合到半成品鞋面上,之后将外底粘合到内底底面,最后将鞋跟粘合到外底底部并用小钉子钉紧,再用高温加热的辊轮沿鞋跟粘合处滚动一周;S8、更换大直径羊毛轮,在羊毛轮上涂上白蜡,进行二次抛光打蜡;S9、出楦。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高温胶选用耐温环氧胶。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高温蒸汽为气压0.7MPa、温度150-200℃的低压过热蒸汽,过热时间1-2秒。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钉定位钉时,须在鞋楦两侧对称交替进行。可选地,所述步骤S7中,每次粘合后均需用30-45℃干燥空气将粘合处的胶水烘干。可选地,所述步骤S6和步骤S8中,羊毛轮转速保持在每秒15-20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羊臀部或者背部皮料;S2、剪出羊皮鞋面的各部位;S3、处理鞋面弯折区;S4、缝合半成品鞋面;S5、将半成品鞋面包裹并固定在提前做好的鞋楦上;S6、第一次抛光打蜡并晾干;S7、将内底粘合到半成品鞋面上,之后将外底粘合到内底底面,最后将鞋跟粘合到外底底部并用小钉子钉紧,再用高温加热的辊轮沿鞋跟粘合处滚动一周;S8、二次抛光打蜡;S9、出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提高了由羊臀部或背部的皮料制成的羊皮鞋面弯折区的延伸性,避免了长期穿用使鞋面弯折区产生折痕,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羊皮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羊皮鞋面、2-内底、3-外底、4-鞋跟、5-鞋面弯折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请参阅图1,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羊臀部或者背部皮料;S2、皮料剪裁师将设计师设计的样式转化成纸样,根据纸样用S1所选羊皮裁剪出羊皮鞋面1的各部位,其中包含具备鞋面弯折区5的部位;S3、取出含有鞋面弯折区5的部位,将韧性好、反应活性大的高温胶涂抹在鞋面弯折区5表面,待高温胶凝固后,先用干抹布覆盖鞋面弯折区5,再通高温蒸汽作过热处理,高温蒸汽仅覆盖鞋面弯折区5。涂抹高温胶,增强了鞋面弯折区的韧性;过热处理使羊皮的纤维束适度松散,增加鞋面弯折区的延伸性。S4、将步骤S2和步骤S3得到的鞋面各部位用经过打蜡处理的防水线缝合成半成品鞋面,缝制时,边距针距均匀,只要有一处断线,则将重新剪裁皮料制作以保证最好的品质;S5、将半成品鞋面包裹在提前做好的鞋楦上,接着把鞋楦上多余的鞋面折到鞋楦底部,用钉子定位后再把所有钉子拆掉;S6、在半成品鞋面上鞋乳打蜡,先将棕色鞋乳涂于鞋面,再将黄蜡涂在羊毛轮上,进行第一次抛光打蜡并晾干,羊毛轮转速保持在每秒15-20圈;S7、将内底2粘合到半成品鞋面上,之后将外底3粘合到内底2底面,最后将鞋跟4粘合到外底3底部并用小钉子钉紧,再用高温加热的辊轮沿鞋跟4粘合处滚动一周,使粘合更牢固;S8、更换大直径羊毛轮,在羊毛轮上涂上白蜡,进行二次抛光打蜡,羊毛轮转速保持在每秒15-20圈;S9、出楦,经检验合格即可包装待售,若不合格,重复上诉步骤重新制做。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高温胶选用耐温环氧胶,因其耐高温、韧性好、反应活性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所述高温蒸汽为气压0.7MPa、温度150-200℃的低压过热蒸汽,过热时间1-2秒。因为臀部或者背部的羊皮延伸性小,固采用高温蒸汽瞬间过热,使纤维束适度松散,增加羊皮的延伸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中,钉定位钉时,须在鞋楦两侧对称交替进行,避免鞋面偏斜而导致要拔除定位钉、重新进行调整和定位。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7中,每次粘合后均需用30-45℃干燥空气将粘合处的胶水烘干。粘合后再烘干,使粘合后更牢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羊臀部或者背部皮料;S2、皮料剪裁师将设计师设计的样式转化成纸样,根据纸样用S1所选羊皮裁剪出羊皮鞋面(1)的各部位,其中包含具备鞋面弯折区(5)的部位;S3、取出含有鞋面弯折区(5)的部位,将韧性好、反应活性大的高温胶涂抹在鞋面弯折区(5)表面,待高温胶凝固后,先用干抹布覆盖鞋面弯折区(5),再通高温蒸汽作过热处理,高温蒸汽仅覆盖鞋面弯折区(5);S4、将步骤S2和步骤S3得到的鞋面各部位用经过打蜡处理的防水线缝合成半成品鞋面;S5、将半成品鞋面包裹在提前做好的鞋楦上,接着把鞋楦上多余的鞋面折到鞋楦底部,用钉子定位后再把所有钉子拆掉;S6、在半成品鞋面上鞋乳打蜡,先将棕色鞋乳涂于鞋面,再将黄蜡涂在羊毛轮上,进行第一次抛光打蜡并晾干;S7、将内底(2)粘合到半成品鞋面上,之后将外底(3)粘合到内底(2)底面,最后将鞋跟(4)粘合到外底(3)底部并用小钉子钉紧,再用高温加热的辊轮沿鞋跟(4)粘合处滚动一周;S8、更换大直径羊毛轮,在羊毛轮上涂上白蜡,进行二次抛光打蜡;S9、出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皮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羊臀部或者背部皮料;S2、皮料剪裁师将设计师设计的样式转化成纸样,根据纸样用S1所选羊皮裁剪出羊皮鞋面(1)的各部位,其中包含具备鞋面弯折区(5)的部位;S3、取出含有鞋面弯折区(5)的部位,将韧性好、反应活性大的高温胶涂抹在鞋面弯折区(5)表面,待高温胶凝固后,先用干抹布覆盖鞋面弯折区(5),再通高温蒸汽作过热处理,高温蒸汽仅覆盖鞋面弯折区(5);S4、将步骤S2和步骤S3得到的鞋面各部位用经过打蜡处理的防水线缝合成半成品鞋面;S5、将半成品鞋面包裹在提前做好的鞋楦上,接着把鞋楦上多余的鞋面折到鞋楦底部,用钉子定位后再把所有钉子拆掉;S6、在半成品鞋面上鞋乳打蜡,先将棕色鞋乳涂于鞋面,再将黄蜡涂在羊毛轮上,进行第一次抛光打蜡并晾干;S7、将内底(2)粘合到半成品鞋面上,之后将外底(3)粘合到内底(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镇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鸿驰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