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35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所述内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为铁和铝合金的复合板结构,且外侧为铁层(11),内侧为铝合金层(12);形成在锅体(1)的内表面上的不粘涂层(2);以及形成在锅体(1)的外表面上的搪瓷层(3)。所述内锅不仅具有大功率IH加热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中高端电饭煲及压力锅的发展趋势是IH(电磁感应)加热,因为IH加热不仅具有大功率、加热过程可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多段加热,智能加热的效用,而且IH加热相比传统底盘加热更具有立体化,能效的利用率更高的众多优点,因此,市场上主流高端的饭煲、压力锅等的加热方式均采用IH加热。IH加热是通过线圈盘产生涡流,再使金属内胆切割磁力线产生热量,实现加热。因此饭煲或者压力锅内胆需为导磁性材质,传统的导磁性材料为铁、镍、低碳钢等合金,市场上使用最多的为铸铁锅、430不锈钢-铝合金复合锅具等。铁锅最主要是要解决其易生锈的问题,市场上几种铁制锅具采用的方法为磷化、高温氧化,然后再表面制备不粘涂层,其结构为铁-氧化膜-表面涂层,该方法工艺成本高,并且环境污染大;还有通过在表面制备搪瓷涂层,该方法也有制程复杂,工艺不稳定等缺点。另外,铁锅表面制备不粘涂层的性能较差,有厂家采用热喷涂的方法在铸铁内锅表面喷涂铝或者氧化铝涂层,进而在表面制备不粘涂层,该方法生产效率较低,并且良品率也不高。因此,开发新型IH加热材料或者制造工艺已成为电饭煲内胆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该内锅不仅具有大功率IH加热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其特征在于,该内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为铁和铝合金的复合板结构,且外侧为铁层,内侧为铝合金层;形成在锅体的内表面上的不粘涂层;以及形成在锅体的外表面上的搪瓷层。优选地,所述搪瓷层的厚度为100-300μm。优选地,所述铁层和所述铝合金层的总厚度为1.5-4mm。更优选地,所述铁层和所述铝合金层的总厚度为3-3.5mm。优选地,所述铁层的厚度占铁层和铝合金层总厚度的50-90%。优选地,所述不粘涂层为两层或三层结构。优选地,所述不粘涂层为氟树脂涂层和陶瓷不粘涂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20-50μm。优选地,所述内锅的锅沿上具有环形的包边,以包住所述不粘涂层和所述搪瓷层。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内锅。按照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锅体外侧的铁层在电磁感应中发热,锅体内侧的铝合金层导热性较好,热量由外至内传递,使得内锅的整体保温效果和传热效果均衡;而且,通过在锅体外表面上形成搪瓷层,不仅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还具有高硬度,隔热保温,并且提供光滑的表面质感;另外,不粘涂层可以直接形成在锅体内侧的铝合金层上,生产效率较高,并且良品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的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体2不粘涂层3搪瓷层11铁层12铝合金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为铁和铝合金的复合板结构,且外侧为铁层11,内侧为铝合金层12;形成在锅体1的内表面上的不粘涂层2;以及形成在锅体1的外表面上的搪瓷层3。在本技术中,所述搪瓷层3是将无机玻璃材料如通过喷涂涂覆在锅体表面上并通过烧结形成的复合材料层。所述无机玻璃材料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通常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硅酸盐等。所述搪瓷层3不仅具有强的防腐蚀效果,还具有高硬度,隔热保温以及光滑的表面质感。在本技术中,所述搪瓷层3的厚度可以为100-300μm,具体地,例如可以为100μm、120μm、140μm、160μm、180μm、200μm、220μm、240μm、260μm、280μm、300μm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在本技术中,所述锅体1为铁和铝合金的复合板结构,也即锅体1为铁层11和铝合金层12的复合层。该复合层的总厚度可以为1.5-4mm,具体地,例如可以为1.5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3mm、3.2mm、3.3mm、3.4mm、3.5mm、3.6mm、3.8mm、4mm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在优选情况下,所述铁层11和所述铝合金层12的总厚度为3-3.5mm,最优选为3.3mm。在优选情况下,在所述复合层中,所述铁层11的厚度占铁层11和铝合金层12总厚度的50-90%。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内锅具有较好的电磁感应加热性能,并且内锅比较厚重,内锅的整体保温效果和传热效果均衡。在本技术中,所述铁层11的材质可以为精铁、低碳钢等。所述铝合金层12的材质可以为3系铝合金或5系铝合金。所述复合层可以通过将两种材料进行热轧或爆炸焊等方式制备形成。在本技术中,所述不粘涂层2可以为单层结构或两层以上的结构。优选情况下,所述不粘涂层2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不粘涂层2可分为底油和面油形成的两层结构,也可以为底油、中油和面油形成的三层结构。在本技术中,所述不粘涂层2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不粘涂层,例如可以为氟树脂涂层和陶瓷不粘涂层中的至少一种。在本技术中,所述不粘涂层2的厚度可以为20-50μm,具体地,例如可以为20μm、22μm、24μm、26μm、28μm、30μm、32μm、34μm、36μm、38μm、40μm、42μm、44μm、46μm、48μm、50μm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内锅的锅沿上具有环形的包边,以包住所述不粘涂层2和所述搪瓷层3。在本技术所述的烹饪器具中,其中的内锅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在本技术中,所述烹饪器具可以为高压锅、电饭煲等。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其特征在于,该内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为铁和铝合金的复合板结构,且外侧为铁层(11),内侧为铝合金层(12);形成在锅体(1)的内表面上的不粘涂层(2);以及形成在锅体(1)的外表面上的搪瓷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其特征在于,该内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为铁和铝合金的复合板结构,且外侧为铁层(11),内侧为铝合金层(12);形成在锅体(1)的内表面上的不粘涂层(2);以及形成在锅体(1)的外表面上的搪瓷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搪瓷层(3)的厚度为100-3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层(11)和所述铝合金层(12)的总厚度为1.5-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层(11)和所述铝合金层(12)的总厚度为3-3.5mm。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航曹达华王琦李洪伟吴培洪钟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